春燥咽痛别硬扛!中医“灭火护嗓”3个方,声音都好听了

健康 04-10 阅读:0 评论:0

春风拂面,却吹得嗓子冒火?

春季气温多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咽痛高发,仿佛咽喉里藏了座“小火山”。

呼吸科的王鹏主任提醒:别急着狂灌凉茶!中西医结合防治才是科学答案。

01

三种春季咽痛类型

中医认为,咽痛并非一概而论,需根据体质和症状表现来区分类型,才能精准“灭火”。常见的春燥咽痛可分为以下几种:

1.风热袭肺型——喉咙红肿热痛

表现:咽喉红肿、灼热疼痛,可能伴有发热、咳嗽、痰黄黏、鼻塞流黄涕、舌尖红。

原因:外感风热邪气,或肺胃积热上攻咽喉。

2.阴虚肺燥型——干痒嘶哑

表现:喉咙干痒、声音嘶哑、口干舌燥,夜间加重,可能伴有干咳少痰、舌红少苔。

原因:春季燥邪伤阴,或长期熬夜、用嗓过度导致肺阴不足。

3.肝火犯肺型——灼痛伴烦躁

表现:咽喉灼痛、情绪急躁易怒,可能伴有口苦、头晕、胁肋胀痛、舌红苔黄。

原因:春季肝气郁结化火,上攻咽喉。

4.气郁痰湿型——总觉喉咙有东西

表现:情志抑郁,胸闷喜叹气,胁肋或上腹疼痛、酸痛;咳嗽咳痰、痰质黏稠、胸闷恶心、腹胀、不愿意吃饭、头目晕眩。

原因:肝气郁积,全身气机失调,可导致痰湿内阻,出现咽中异物感,痰气积聚于颈部。可用乌梅、陈皮、罗汉果等疏肝解郁、清热健脾。

02

警惕慢性咽炎加重

除了急性的春季咽痛发生外,最恼人的还有反反复复,总无法断尾的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表现为:

长期咽喉不适:如异物感、干痒、灼热感,总想清嗓子;

晨起症状加重:可能伴有少量黏痰,难以咳出;

遇刺激加重:如冷空气、油烟、辛辣食物等易诱发。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咽炎多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或脾虚痰凝有关,临床上最多见以下两种情况:

●肺肾阴虚型:长期熬夜、过度用嗓导致阴液不足,虚火上行,咽喉失养。

●脾虚痰凝型: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痰湿停滞于咽喉,形成“梅核气”(咽部异物感)。

03

中医护嗓食疗妙招

针对不同类型的咽痛,中医推荐相应的食疗方,既能缓解症状,又能调理体质。

1.风热袭肺型——桑菊薄荷饮

材料:桑叶5g、菊花5g、薄荷3g、冰糖适量。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利咽止痛,适合喉咙红肿热痛者。

2.阴虚肺燥型——雪梨百合羹

材料:雪梨1个、百合15g、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切块,与百合一同炖煮至软烂,加冰糖调味。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缓解干痒嘶哑。

3.肝火犯肺型——菊花枸杞决明茶

材料:菊花5g、枸杞10g、决明子5g。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润喉,适合易怒、口苦咽干者。

日常护嗓小贴士

除了食疗,日常调理也很关键:

✅ 多喝温水,保持咽喉湿润。✅ 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减少刺激。✅ 少熬夜,防止阴虚火旺。✅ 适度运动,如八段锦、散步,帮助疏肝理气。✅ 戴口罩,减少花粉、灰尘对咽喉的刺激。

【专家提醒】:咽痛超3天伴高热,警惕链球菌感染,需及时查血象。

春燥咽痛不可轻视,找准类型,对症调理才能事半功倍。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