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宏伟画卷中的伟大时刻

推荐 08-19 阅读:1 评论:0

在看到《开国大典》这幅油画,仿佛被瞬间拉回到那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与震撼。

1951年初,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包括举办党庆画展。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参展地,组织了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这个任务交给了青年画家、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做了充分准备。当时美院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为他准备了开国大典的电影资料片和一些摄影图片资料,但他认为这些资料中中央领导和广场上的群众没在一个足够的图景之中,不能体现自己的想法。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要一个共和国开国领导群体与广场群众囊括在同一画面的“大团圆”构图,且只取领导人的肖像和神态特征。他先画了一张草图,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外,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还放宽了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并抽掉了毛主席右前侧的一根大红柱子,这样的构图处理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董希文拿着草图请教了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画家,以及几位建筑学家,大家对他大胆的构图设想表示赞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据董希文的女儿董一沙回忆,创作时房子太小,母亲把几张床并成一溜,空出地方后父亲把四米多宽的画布钉到墙上,由于房子太矮,只能先把下面的部分卷起来。董希文蹬着椅子在屋里上上下下创作,为了把一个古老国家获得新生的气象表现出来,他运用了很多想象,比如把红灯笼吊在屋顶上使家里喜气洋洋,去故宫观看因年久而发黄的汉白玉栏杆,还让两个淘气的儿子帮忙筛沙子和在画地毯的颜料中,因为他想象铺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一定是崭新而毛茸松软的。后来画被抬到了西总布胡同大姑母一家居住的两层小楼里,那里光线比较亮,秀气的姑母穿着旗袍装扮起宋庆龄,她养的黄菊花也派上了用场。

董希文在创作时废寝忘食,常向其他艺术家请教。关于毛泽东的画像,他接受了艾中信的建议,将人物增高了一寸,使形象看起来更有气势。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高233厘米、长400厘米的巨型油画《开国大典》终于完成。画面采用“左实右虚”的构图布局,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节日气氛。大胆运用碧蓝、大红、金黄组成画面基调,将蓝、棕、绿色调和使用,天空画得干净利落,以风和日丽、富丽堂皇的色彩效果呈现庄严而热烈的盛大场景。努力将西方油画技艺与中华传统审美观相融合,并巧妙结合了中国画、壁画、年画以及苏联油画的特色,比如画天安门城楼上的红地毯时,其装饰风格就源自敦煌壁画,还在颜料里加入沙子以体现地毯毛茸茸的质感,营造出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画面气氛,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理想。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同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发行量达到一个顶峰,使这一“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家喻户晓。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参观这幅画时都很兴奋,毛泽东称赞:“是大国,是中国。”并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从画面的整体构图来看,宏伟壮观而又秩序井然。画家将天安门城楼作为画面的中心,城楼上的领导人与广场上的人群遥相呼应,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庄重与盛大,又展现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热烈拥护。天安门城楼的红色立柱与金黄琉璃瓦交相辉映,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象征着新中国的光明未来。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中央,气宇轩昂,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的诞生。其他领导人的表情也都充满喜悦和期待,他们共同见证着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广场上的人民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手中挥舞着彩旗,欢呼雀跃,展现出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色彩的运用更是为这幅油画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红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喜庆、吉祥的寓意,又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蓬勃生机。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个画面显得格外明亮和开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感觉。

《开国大典》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它也激励着我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站在这幅油画前,我们仿佛能听到那激昂的国歌在耳边响起,能看到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