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非洲加彭的一个偏远村庄里,村民们食用了一只病死大猩猩,不料一个星期后,他们开始发烧,眼角流出血水,接着全部死亡。 1996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加蓬东部一个名叫恩克鲁的小村落华丽起了层层薄雾,村庄位于一片密林边缘,四周树木参天,蝉鸣声此起彼伏。 村里约有三四十户人家,大多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天清晨,村里十来位年轻力壮的男子穿着简单的麻布衣裳,握着砍刀,从村头鱼贯走入丛林,他们计划去邻村换些盐,以及少女们梳花时用的彩线。 队伍最前面走着两位村里最有经验的猎人,一个叫姆巴基,已年过花甲,一个叫恩科西,正值二八芳龄。 一行人刚进入森林不过百米,姆巴基忽然停下脚步,举手示意大家静默。他的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丛林中不寻常的静谧,这通常代表着某种大型猛兽正在附近活动。 大家立刻停步侧耳倾听,举起砍刀戒备着四周,过了良久,也没觉察任何动静。正待松口气时,恩科西忽然看见树丛后面露出一大片黑乎乎的影子。 众人慢慢拨开树枝草丛,警惕地逼近那未知的生物。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只体型巨大的黑猩猩,已经失去了生机,灵长类特有的聪慧双眼此刻灰暗无光。 姆巴基细细检查了一番,发现这只猩猩是自然死亡,虽然担忧未知病原,但更多的是难掩兴奋——丛林中找到新鲜猎物的日子并不多见。 年轻人纷纷欢呼,用简易绳索捆扎住大猩猩尸体,艰难地运回村子,他们已经好多天没尝到肉的滋味了,今晚想必会开一场丰盛的烤肉宴会。 然而这场宴会却成了邪恶的引子,分享大猩猩肉后的一个星期,参加宴会的村民及家人们陆续发起高烧,眼眶和口腔溢出鲜血,极速衰弱。 简陋的草药根本无力抵抗这突如其来的怪病,村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许多孩子和老人已经奄奄一息。 这天晚上,姆巴基召集村中尚能行动的人,在村中心的火坑旁开了场紧急会议,最终决定派人出去求援。 在场的人默默点头,目光中既有深深的恐惧,也稍带希冀的光亮。他们不知这可怕病毒会带走多少村民的性命,也不知这场灾难何时才会结束。 第二天拂晓,姆巴基带着恩科西等两名年轻力壮的猎人,咬紧牙关踏上了艰险的求援路途。 他们在丛林间踉踉跄跄地走着,步履沉重仿佛抗拒死神的召唤,终于在正午前后,一行人磕磕绊绊地来到了邻城。 姆巴基直奔城区的小卫生所,简短地向负责人描述了村中的惨状,语气中满是歇斯底里的焦灼。 接收到求救信号后,卫生所立即组织了一个由医生、护士、疾控专家组成的小型紧急医疗队。他们迅速准备好药品、防护装备、检测试剂等物资,连夜驱车赶赴这个偏远的小村。 眼前的景象几乎令医疗队人员崩溃,村中已经死了七八个人,其他许多病患奄奄一息。他们立即根据症状情况建立了临时隔离区,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意图找出这可怕疫情的源头。 一周后,实验结果如惊雷般炸响——所有病患血液中都检出了高含量的埃博拉病毒!这是科学家在1976年才首次在非洲发现的一种极为致命的出血热病毒,可通过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尸体而大范围感染。 病毒潜伏期短,症状凶险,无特效疗法,致死率高达90%。 在她温和而坚决的追问下,村中老人终于战战兢兢地揭开了真相——他们捡食了那头死去大猩猩的肉。原本以为是上天的馈赠,谁知道那已经成了病毒栖息的温床,最终酿成了这场浩劫。 了解真相后,医疗队立即展开了紧急行动,他们加大了对病患的隔离和消毒力度,同时积极开展村民的病毒宣教。 卡亚医生用最简单的语言向村民描述了埃博拉的来龙去脉,它可怕的毒性和高死亡率,以及它主要通过野生动物传播感染的方式。 她还特意让他们了解不能食用任何疑似生病死去的野味,以免再次酿成悲剧。 在医疗队的不懈努力下,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终于缓解,病患的数目逐渐减少,他们教会村民建立了简单卫生系统,并储备了防疫药品以准备不时之需。 在卡亚医生最后一次巡视前,恩科西代表全村向她表白了无限感激之情。 这场突发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正视埃博拉等动物病毒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尤其在非洲偏远地区。这绝非一个地区或个人可以独自对抗的敌人,需要全球协作的努力。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尸体,它们极有可能携带致命病原体,不但危害自己,还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灾难性疫情。 选择更加安全卫生的食物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对其他人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