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大教授钱理群和妻子同时患癌,而妻子更是被告知只有4个月的生命了。她没有哭,没有绝望,反而淡定地开始安排后事,接着勇敢的做了四件出人意料的事。 2018年北京的一个晚夏,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医师崔可忻几乎同时被确诊患上了绝症,而在前段时间,她的丈夫钱理群也被确诊绝症。 崔可忻更是被宣判只剩4个月的生命,这对学术界双栖的顶尖人才面临生命的终极考验,亲朋好友们深感痛心,纷纷前来看望安慰。 然而崔可忻却出人意料地淡定,她对丈夫钱理群说:“让我安排一下后事。” 崔可忻生于上海名门望族,毕业于著名贵族女校中西女中,她与宋美龄、张爱玲等名人都是这所百年学府的杰出校友。 1960年,崔可忻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系毕业,被分配到贵州小城工作,她的首任工作地便是她邂逅此生挚爱的开始。同为北大毕业的青年教师钱理群也来到这里,两颗心因工作靠近,爱之火由此烧起。 钱理群为人热情随和,教书育人一丝不苟,深受学生爱戴,他致力于鲁迅研究,成果丰硕,被誉为当代“鲁迅”。 崔可忻亦是医德高尚的儿科专家,发表过多篇高水准论文,二人均在学术界小有名气。婚后虽各自忙碌,但两人感情依旧深厚。 直至不幸的病魔来袭,这对携手三十余载的夫妻不得不迎来分别的那一天。 崔可忻告诉对方自己不打算做手术或化疗,她希望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一段路,与家人朋友道别,完成几件心愿,钱理群对此表示理解。 此后,崔可忻开始安排她的最后事务,她利用痛苦稍缓的间歇时间,细细整理书架,挑选几本自己最爱的藏书,要钱理群珍藏。 她还在长椅上翻阅这些书,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再读上一遍,钱理群时常看到妻子抚摸书页的侧影。 崔可忻还写下无数道别信,向亲朋好友们致以衷心感谢,其中一封特别寄给学生们,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自己的离去而放弃梦想,要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 虽然她自己走到生命尽头,仍然怀有对这世间美好事物的深情眷恋,所有信件字字真挚,笔锋未曾颤抖。 同时,这位妻子亦深思丈夫未来生活,将家中杂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她希望自己的离去不成为理群的负担。在她精心布置下,房屋里充满生活气息,一尘不染。 时间飞逝,天命难违,崔可忻明白自己来日无多,但她不流露哀愁,以惊人毅力支撑病体站上演唱会舞台,为理群和老友们献唱了那首《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台下无不动容,83岁的她依然美丽动人,是生命的绚烂绽放,此外,她还在最后时日完成自传,与世人道别。 为自己置办丧事,亦是崔可忻的心愿清单,她安排简约告别式,拍下最后一张照片,种种事宜她都亲力亲为,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化作心血,去温暖与她相守的人。 2019年8月,崔可忻在丈夫陪伴下,安详离世。善始善终,她没有遗憾, 理群止不住老泪纵横,却挤出微笑说:“好像她从未离开一样。” 失去挚爱的痛苦难以言表,但崔可忻就像天使般的存在,永远守候在他心中。 钱理群此后依然按原样过日子,没有改变任何生活习惯,他时常对人忆起崔可忻的点点滴滴,用充满自豪的口吻描绘,没有半分伤怀。 他们的爱情长跑在生命最后一程实现完美交汇,这对携手同行一生的学者夫妻,一直相互尊重,感情与精神同在,让人景仰。 崔可忻勇敢优雅地离开人世,她的人生激励后人在面对死亡时,如何释怀告别。我们都活在时间的长河里,她引领我们思考生命意义,追寻内心深处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