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重病缠身,他为何还坚持下水?毛主席最后的游泳故事

情感 05-08 阅读:0 评论:0

1974年的深秋,湖南长沙。

韶山冲走出的伟人毛主席,已经81岁高龄。此刻的他,步履不再矫健,身上缠绕着岁月和疾病的重担:肺气肿、心脏病、白内障、腿部浮肿……每一次呼吸都似乎带着不易,身体状况已然亮起了严峻的红灯。回想这几年,从1970年77岁时的咳嗽低烧,到1972年初的腿部浮肿,他的健康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这年秋天,更是多种疾病缠身。

然而,就在这样令人担忧的身体状况下,这位多病缠身的老人,却做出了一个让身边人都倍感意外、甚至有些“冒险”的决定:他要去游泳。

一生与水为伴:那是他最热爱的“战场”

说到毛主席与水的渊源,那可真是贯穿他一生的传奇。他一生钟爱的两项运动,一个是登山,一个就是游泳。相比于登山的偶尔为之,他对游泳的热爱,简直像对事业一样执着,从未因年龄或环境有丝毫减退。

从家乡韶山的池塘、水库,到养育了他的湘江,再到惊涛骇浪的北戴河,无数水域都留下过他矫健的身影。而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他对万里长江的征服。

从1956年到1966年那十年,他愣是在武汉段长江中,一次又一次下水,累计多达18次!那不是简单的游一下,常常一游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他不仅要征服长江,心里还揣着更大的“野心”——想去游印度的恒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在他心中,大江大河不仅仅是自然的伟力,更是检验一个人意志和体魄的绝佳“战场”。

对毛主席来说,游泳从来不只是强身健体那么简单。那是他放松身心、整理思绪的独特方式。他曾不止一次地感慨:“游泳最大的妙处,就是能让大脑彻底放空,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陆地上,他或许永远在思考、在指挥、在阅读;可一到了水里,那个紧绷的弦似乎就松了下来,只有身体的律动和水的拥抱。

当岁月和病痛找上来

只是,再伟岸的身躯,也难敌岁月的侵蚀。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身体状况开始悄然亮起红灯。回到北京后,这位77岁的老人咳嗽不止,时有低热,身体状况第一次拉响了警报。到了1972年初,又添了新愁,医护人员发现他腿部出现了轻度浮肿,情况令人揪心。

到了1974年春天,情况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他又能在家中院子里散散步了。但医护人员心里明白,这只是表面的平静,更多麻烦缠上了他的身。

那不寻常的深秋,在长沙

时间来到1974年11月19日至12月5日。尽管身体欠佳,正在长沙休养的毛主席,却出人意料地先后五次去了湖南省游泳馆。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81岁高龄,多病缠身,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老人,面对碧波荡漾的泳池,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12月5日这一天,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踏入泳池的时刻。彼时,肺气肿、心脏病、白内障、腿部浮肿……每一种病都在无声地折磨着他。视力已经非常模糊,双腿也因浮肿而显得沉重。

然而,工作人员周福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充满了惊奇。他小心翼翼地搀扶老人家入水,心里还犯嘀咕,担心这么弱的身体能不能适应。可谁知,刚一入水,岸上的病态仿佛被瞬间冲走!

在水里,他简直像换了个人,身姿轻盈得不可思议。不再咳嗽,呼吸也变得顺畅,甚至连面色都渐渐红润起来。他在水中轻松自如地划动,时而捏捏胳膊,时而揉揉腿,享受着这片刻的轻松与活力。每一次下水,他都能坚持长达三个小时。

这简直是精神战胜肉体的奇迹!

“再也没机会与水亲近咯”

当他被搀扶着从水中起身时,望着眼前的池水,说了句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紧的话:“我与水相伴了大半辈子,看来以后是再也没机会与水亲近咯。”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它不仅仅是对一次游泳的结束,更是对自己与水,与那份热爱,与过去那个可以在水中劈波斩浪的自己的,一次深情而无奈的告别。

此后,毛主席再也没有踏入过游泳池。

那份“偏要”的劲头

毛主席对水的这份执着与热爱,并非晚年才有。早在1956年,他就展露出征服大江大河的魄力。

他的卫士田云毓回忆,那一年,毛主席第一次派人去打探长江能否游泳。中队长韩余庆回来汇报,说长江水流太急,漩涡多,不适合。毛主席听了,脸上掠过一丝不悦,问:“你亲自下水试过了吗?”韩队长说没有。

等韩队长离开,毛主席对着田云毓喃喃道:“他们都没下水游过,就断言长江不能游。”随后,他又派了另一名卫士去。这名卫士回来后,毛主席急切地问能不能游,卫士坚定回答:“可以游!”

“这就对了!”毛主席脸上立刻多云转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你们去准备准备吧。”

事实证明了他对实践的信赖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从那年6月30日开始,短短几天内,他就连续三次在长江中畅游,第一次就游了一小时零四十五分钟,那份耐力,让多少年轻人都望尘莫及。

还有1959年,他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听说新修了水库,他兴奋地提出要去“洗个澡”。周围人担心水深水凉,他却笑着说:“在长沙都能游泳,在这儿怎么就不行呢?游泳可是锻炼意志的好方法。”水库边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还热情招呼老人一起游,鼓励说:“只要坚持游泳,你还能多活20年呢。”

他在水里,时而仰泳,时而侧游,身姿矫健,尽情享受,那高超的泳技和洋溢的热情,至今仍是许多人脑海中鲜活的画面。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句他写下的诗词,既是对壮丽河山的描绘,何尝不是他本人在大水中那种自由、豪迈精神的写照?

毛主席一生与水为伴,无论是激流还是泳池,那片水,见证了他的意志,承载了他的思考,也安放了他晚年病痛中的片刻宁静与最后的激情。他最后的游泳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更是他对生命,对挑战,对那份不屈精神的无声表达。或许这就是他留给我们,藏在那片水里,最深沉的人生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