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北都护府: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

历史 05-04 阅读:40 评论:0

安北都护府(Anbei Protectorate),是唐朝重要的九个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北方边疆的军政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包括今蒙古国和俄罗斯部分地区。

安北都护府通称 (669–757)安北都护府其他名称 (647–663)燕然都护府其他名称 (663–669)瀚海都护府其他名称 (757–784)镇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是唐朝管理铁勒诸族的都护府。可作为对647年之后的几个都护府统称。

历史

唐朝行政区划与疆域图

唐灭薛延陀

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联合回纥等铁勒部落,击灭薛延陀。次年(647年)正月九日,铁勒、回纥等十三个部落内附唐朝,唐太宗以其部落酋帅为都督、刺史,设六都督府七羁縻州:翰海府、金微府、燕然府、幽陵府、龟林府、卢山府。七州:皋兰州、高阙州、鸡鹿州、鸡田州、榆溪州、蹛林州、窦颜州,并从京师长安到北荒设置六十六个驿站,号为“参天可汗道”,作为各部落朝贡道路。四月十日,在阴山之麓的单于台(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设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司马李素立为都护,管理这十三个部落,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回纥的汗吐迷度曾经是刺史。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燕然都护府改为领瀚海、金微、新黎、幽陵、龟林、坚昆六都督府;仙萼、浚稽、余吾、稽落、居延、窴颜、榆溪、浑河、烛龙九州。同年又在云州设立了单于都护府(云州云中县西北也有一个单于台,以此得名),两都护府以沙漠为界,南北分治铁勒(漠北)与突厥(漠南)。

瀚海都护治漠北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二月十五日,燕然都护府改称瀚海都护府,治所迁移到回纥本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单于都护府改名云中都护府,移置云中故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仍以碛为界,碛北诸蕃州悉隶瀚海,碛南并隶云中。

安北都护迁漠南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八月,瀚海都护府又改称安北都护府。不久治所移到漠南隋朝时的大同城镇旧地(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唐高宗末年后突厥兴起,并很快兴师南下,与唐争夺漠南之地。突厥除南下犯唐外,还乘机利用此时期旱灾对漠北铁勒民族的严重影响与其内乱及时向漠北发展,不久铁勒故地皆为所并。在后突厥的攻击下,武后垂拱元年(685年),置大同城镇,安北都护府暂时移到删丹县(属甘州,今甘肃山丹县)西南九十九里处的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为了跨过黄河、处于有效防卫和主动进攻的战略位置,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利用当时突厥全军西击突骑施的机会,夺取漠南地区,并在黄河以北修筑东、中、西三受降城,形成一道联防横线,以便断绝突厥的南侵道路。同年安北都护府从安西城迁到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于安北都护府重新设立单于都护府,治所同在西受降城。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闰二月,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王晙兼安北大都护、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管辖丰安、定远、三受降城等军城兵马。单于、安北二都护府分离,二者皆从西受降城迁出,单于都护府返回故址——云中故城安置,安北都护府移到中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随着朔方节度使的建立,单于、安北二都护府变成了朔方节度使所辖的两个军镇,其原来的都护一职往往成了朔方节度使及其副使的加官或兼职。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张齐丘于中受降城西北五百余里碛口木腊山故可敦城(位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北)置横塞军,以郭子仪为横塞军使,并移安北都护府治所到此。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因横塞军城其地不利于军队屯田,郭子仪在永清栅北(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岸)修筑新城,移横塞军和安北都护府到新城。

改镇北都护

紧接着安史之乱爆发,唐在北疆原来的羁縻府州丧失殆尽,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原有的“掌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离”职能随之彻底丧失,都护府形同虚设。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因安禄山姓安,改安北都护府为镇北都护府。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横塞军改名天德军,镇北府事仍由朔方节度使、天德军使郭子仪兼理,军马权置于永清栅,理所又移西受降城。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镇北都护府被废除。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单于都护府改称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

李素立(647年—649年)

姜简(永徽年间)

任雅相(显庆初年)

刘审礼(661年)

姜协(约龙朔年间)

臧善安(约唐高宗年间)

庞同福(唐高宗年间)

李大志(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后)

孙俊(694年)

王神符(约武后时)

李旦(699年—702年)

臧怀亮(约唐睿宗时)

王晙(?—714年)

臧怀义(约开元初年)

李琮(李嗣直)(716年,遥领)

张知运(716年前后)

臧怀恪(开元年间)

臧希庄(729年前)

田琬(开元年间)

李光弼(745—746年)

李琬(749年)

郭子仪(749年—754年)

李林甫(751年,遥领)

臧方直(约天宝末年)

仆固怀恩(762年)

此后安北都护由单于都护振武节度使兼任。

李忠顺(843年—845年?)

契苾通(852年—854年)

高承恭(861年—863年)

石善友(893年—903年)

李存进(后唐)(923年)

区划军州军州城县现在地名备注(丰州)单于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温更镇阿拉腾胡少647年—663年都护府治瀚海府城天山县蒙古国后杭爱省浩吞特县东北663年—垂拱年间都护府治(甘州)同城镇内蒙古额济纳旗巴彦陶来苏木吉日嘎郎图垂拱年间—693年都护府寄治(凉州)西安城甘肃省民乐县三堡镇693年—708年都护府寄治天德军(横塞军 749年—754年)(天安军 754年—756年)通济县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749年—754年都护府治、横塞军治大同县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754年—758年都护府治、天德军治,758年废大同县,天德军改治今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雅日呼都格西受降城(长宁县)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丰奋斗村708年—714年、758年—845年都护府治中受降城(阴山县)包头市九原区714年—749年都护府治丰州九原县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土城子村722年丰州属安北都护府永丰县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丰安县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金星村羁縻都督府都督府州名现在地名原部落备注瀚海都督府瀚海州蒙古国后杭爱省浩吞特县东北回纥647年设金水州蒙古国后杭爱省巴特曾格勒县回纥燕然都督府燕然州蒙古国中央省西多滥葛647年设龟林都督府龟林州蒙古国中央省东同罗647年设金微都督府金微州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仆骨647年设卢山都督府卢山州蒙古国中戈壁省西思结647年设蹛林州蒙古国前杭爱省北思结别部阿布思647年设幽陵都督府幽陵州蒙古国东方省巴彦乌拉苏木拔野古647年设居延州都督府居延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白霫窴颜州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白霫647年设达浑都督府达浑州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薛延陀姑衍州蒙古国苏赫巴托省额尔德尼查干县薛延陀步讫若州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薛延陀鹘州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薛延陀低粟州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薛延陀贺兰都督府贺兰州蒙古国东戈壁省契苾榆溪州蒙古国中戈壁省东契苾647年设皋兰州都督府皋兰州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北浑647年设坚昆都督府坚昆州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阿巴坎黠戛斯649年设羁縻州州名现在地名原部落备注浚稽州蒙古国前杭爱省博格多县科布多浑别部甸焦溪弹州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南延陀狼山州蒙古国科布多省葛逻禄左厢650年设浑河州蒙古国扎布汗省葛逻禄右厢658年设新黎州蒙古国乌布苏省拔悉密649年设,669年改为州。仙萼州蒙古国库苏古尔省阿拉格额尔德尼县哈德嘎勒都播余吾州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骨利干原名玄阙州,龙朔中更名鸡鹿州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乌兰乌德奚结647年设烛龙州俄罗斯赤塔州俱罗勃稽落州蒙古国色楞格省斛薛鸡田州蒙古国布尔干省阿跌647年设燕山州蒙古国后杭爱省温都尔乌兰县回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