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国没料到,中国率先获得降税待遇!
据财联社消息,特朗普突然“逆转态度”授权关税暂缓,而后续美媒报道,中国成为首个获美降税待遇的国家,这一情况令75国始料未及。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来势汹汹,一开始以一人之力对抗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对多国实施“对等关税” ,美股因此陷入“跌跌不休”的困境。在这场关税较量中,美国对中国尤为“关照”,加征关税比例一路狂飙至245%,妄图借此让中国在贸易问题上低头。
石破茂和特朗普(资料图)
可美国没料到,中国根本不畏惧这种极限施压。中国迅速展开反制,精准出击直击美国“军工心脏”,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这一举措让特朗普头疼不已。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能源以及波音飞机等领域也进行合理限制。这些反制措施效果显著,美国重要产业和相关企业压力倍增。数据显示,关税战期间,美国中小企业破产率飙升23%,美国家庭每年平均支出增加3800美元,民众生活受到冲击。
美国政府内部也出现反对声音,高级官员纷纷站出来谴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认为其过于荒唐。在各方压力之下,特朗普不得不重新审视中美关税对峙局面。他意识到,即便美国家底厚实,也经不起如此折腾。美媒报道,特朗普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不再“针对中国”,还会下调加征关税比例,甚至自信满满地觉得能很快与中国达成协议。
其实,特朗普做出这样的转变,背后原因很现实。一方面,中国的反制力度强劲,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已经有些吃不消,继续僵持下去,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也把盟友推向了对立面,在国际上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没有谁愿意支持美国继续打这场贸易战。
贸易(资料图)
而在特朗普宣布“暂缓关税”,给75国开出90天期限、10%基准关税等“优待”条件时,还提出新要求,让这些国家90天内和美国达成更多贸易协议,不然就重新加税。可8天过去,没有一个国家响应美国。美国财长贝森特坦言,90天内达成所有关税协议根本不现实。
据俄媒援引《华尔街日报》消息,特朗普让75国签署的协议,核心目的是想以降低关税为诱饵,说服这些国家减少和中国的贸易合作,甚至让它们撤出在中国的生产和贸易机构,阻止中国商品借道这些国家出口。这一招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特朗普打压中国贸易和制造业的野心,想从地缘政治和对外贸易上孤立中国,实现制造业和资本回流美国。
但其他国家也不傻,都清楚和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强国和工业大国,在全球贸易体系和“一带一路”合作中,是众多领域产业链的源头。要是听美国的减少和中国合作,就相当于自断经济命脉。而且中美对待贸易合作的态度截然不同,中国秉持合作共赢,和中国合作大家都能获利;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国合作,这些国家不仅要放弃和中国的合作,未来贸易利益还得让美国占大头,这谁都不会答应。就连美国的忠实盟友日本,首相石破茂都明确表示,不会轻易对美国让步,不着急谈关税问题,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这次提出给中国降税,虽然嘴上说得轻松,可实际上美国还留了后手。美国提出“分级征税”计划,说白了就是“该松的松,该卡的卡”。美国会放宽对中国日用品的限制,借此缓解国内通胀,减轻民众生活压力,但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AI技术等高新产业领域,会加大对中国的打压。这种策略和之前特朗普、拜登政府采取的手段并无本质区别,事实证明效果也不怎么样,美国想借此遏制中国高新产业发展,恐怕没那么容易。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转变,以及对中国降税这一系列操作,表面上看是美国做出妥协,但实际上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博弈远未结束。中国凭借自身实力,在这场贸易战中掌握了主动权,而美国能否通过这些调整达到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后续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会如何发展,全球各国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