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埃及计划引进生产039A型潜艇,性能超越地中海周边诸国
最近有消息披露,埃及与中国采购039A型潜艇的谈判出现了新加入的内容,即埃及希望得到该型潜艇的技术转让,从而实现在本国生产先进常规潜艇的能力。
据分析,如果埃及能够成功完成谈判,那么意味着埃及不仅将跻身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生产国,而且潜艇作战水平也将超过地中海周边诸国。
据中东媒体《战术报告》披露,埃及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与中方就采购039A型潜艇进行了高级别谈判,目前谈判仍然在进行中。但是该媒体披露双方探讨的内容包括了“技术转让和本地化协议”,这个细节包含的信息量就有些大了。
保加利亚军事网分析称,039A型是一款以“隐身”和“AIP推进系统”而闻名的先进常规潜艇,被北约称为“元”级。埃及如果获得这款“无声海洋捕猎者”的本地生产许可证,不仅意味着埃及将增强海军实力,而且还将改变埃及海事战略的游戏规则。
该文章指出,039A型潜艇是中国第一艘配备独立于空气推进系统(AIP)的常规潜艇,该技术能使潜艇在水下保持数周不用浮出水面。不仅如此,039A型潜艇还有出色的低声学特征,七叶螺旋桨和消声瓦技术可以大幅减少水下噪音,使得该潜艇成为当代最安静的常规潜艇之一,这是躲避敌方声呐的关键优势。
该媒体引用美国海军新闻的说法,认为039A型潜艇采用双壳体设计,水下排水量为3600吨,航程约为12000公里,最高潜航速度可达20节。但是该潜艇最独特的设计,还是中国自行开发的AIP系统,该技术可允许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运行,相当于让常规潜艇具备了近似于核潜艇的一部分能力,而且静音性更好。
正是由于AIP技术,039A型可与瑞典“哥特兰”级、日本“苍龙”级等先进西方潜艇相媲美,后两者也都采用了AIP技术,但存在不小的差异。039A的排水量比“哥特兰”级更大,因此能够装备更多的武器。部分“苍龙”级和后续的“大鲸”级改用锂离子电池,续航性、安全性和造价成本存在一定争议。
该媒体认为,039A型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强大的武器配置,专为在近海和公海行动中实现多功能性。该潜艇拥有六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一系列不同种类的武器,包括射程45公里的线导鱼雷、被动寻的鱼雷、射程200公里的YJ-18超音速反舰导弹等等,此外还可以携带24-36枚水雷,能够有效阻断战略水道。
该媒体还引用美国USNI(海军学会)的文章称,美国智库曾将039A型潜艇视为针对近海优化的反舰导弹平台,但该潜艇随后却发展出较强的远海作战能力,反映了该潜艇出色的通用适应性。
对于埃及而言,引进039A型潜艇也是一种历史延续。该国拥有一支规模适中的潜艇舰队,其中主要为4艘德国的209/1400型潜艇。但是更早时候,埃及还曾在装备过中国制造的033型潜艇,直到2010年后才逐步退役,该潜艇曾进行过现代化改进,能够在水下发射“捕鲸叉”导弹。033型潜艇作为中国现代潜艇的技术源头,也有利于埃及海军更快掌握039A型潜艇。
更重要的是,039A型潜艇在多个方面的领先性能,不仅给埃及海军战力带来飞跃性提升,而且将对地中海周边邻国形成潜艇技术的相对优势。而且039A型融合了耐力、火力和经济性,凭借这种高性价比,使其成为全球潜艇市场的强大竞争者。
以意大利和德国海军使用的212A型潜艇为例,该艇虽然拥有AIP系统,非磁性钢制艇体拥有较好隐身性,但是排水量相对较小(1800吨左右),武器只能依靠鱼雷,只适合沿海作战。以色列海军的“海豚”级潜艇,同样也以212级为蓝本,优缺点大致相同。
还有法国和西班牙联合研发的“鲉鱼”级(“天蝎座”级)潜艇,曾出口智利、印度和马来西亚,该艇虽然性能先进,但是缺少AIP系统,水下续航力受到限制。俄罗斯的“基洛”级在各方面都已经相对落后。
保加利亚军事网文章分析称,埃及海军的作战需求与经济、安全利益密切相关。苏伊士运河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动脉,每年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而地中海的海上气田也是埃及能源命脉所在。保护这些资产需要强大的海军存在,能够监控海上交通并威慑潜在威胁。039A型潜艇的隐身性和续航性使其成为秘密巡逻、情报收集和对海上事件的快速反应的理想选择。
外媒认为,埃及的039A潜艇可以在主要航道或天然气平台附近徘徊而不被发现,对潜在的敌对国家造成足够的威慑力,为埃及在保护经济生命线方面提供战略优势。此外,039A型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的能力比埃及现有潜艇更强大(209/1400型潜艇理论上可潜射“飞鱼”或“捕鲸叉”导弹),而且射程更远。
但是外媒还指出,将中国潜艇整合到埃及海军中会带来后勤和训练方面的挑战。209型和“基洛”级潜艇分别依赖于西方和俄罗斯的系统,并拥有既定的维护协议和训练渠道。采用039A型需要埃及机组人员掌握新技术,需要在中国进行广泛的培训。埃及艇员可能会在中国接受严格的培训,学习管理潜艇的低噪音作和协调导弹发射,此外还有各种潜艇作战的战术战法,例如利用温跃层躲避声呐。
另外,埃及直接在本地生产先进潜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据“战术报告”网站披露的内容,双方谈判包括关于技术转让的讨论,这可能涉及在埃及本地组装或维护潜艇,虽然可以提升国产化率和创造就业机会,但需要对埃及本国的基础设施和人员进行大量投资。例如,AIP系统的复杂性需要专门的维护以确保可靠性,即使是先进的海军在采用这些新平台时也面临着这一挑战。
外媒最后指出,尽管埃中两国的谈判仍在进行中,尚未确认最终协议。但是加入技术转让的内容表明,埃及寻求的不仅仅是获得硬件,还希望获得在国内维持和建造这些潜艇的专有技术。类似的案例,还有埃及探讨与俄罗斯联合生产T-90坦克,以及获得法国“追风”级护卫舰的许可组装,这些都体现了埃及正在追求军事工业的自给自足。(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