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兵到实战:中国坦克头盔的“硬核”转型

军事 05-02 阅读:1694 评论:1

在近年央视播出的专题片和新闻片当中,出现了部分我军装甲兵佩戴新型坦克盔进行作业的画面,这画风和此前均有不同。虽然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新型坦克盔其实就是在软质坦克帽套了一个硬质外壳,但对于坦克装甲车成员究竟应该佩戴软质坦克帽还是硬质坦克盔,这个争论却由来已久。

虽说我军主战坦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师承苏联,在现实使用中也更多采用了老式的苏式坦克帽。但这种帽子的防撞、通话功能和人机交互及防护能力存在严重不足,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成本低廉适合大量配发,其次就是散热相对较好,在出口的VT-4坦克中,买家也选择了软质坦克帽也多多少少说明了这个道理。然而在几次阅兵中,咱们的受阅车组都佩戴了硬质坦克帽,说明在这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完全拒绝,硬质坦克帽还是具有很多优势的。

譬如,硬质坦克盔可以有效的将棱边尖角的冲击分散到面然后由缓冲基底吸收,保护性远好于软皮和橡胶。试想一下,在如今精准制导武器横飞的时代,假如坦克不幸被击穿,从顶部而降的弹片最有可能首先接触的致命部位就是头部,假如没有过硬的保护,很容易造成致命伤,而从侧面进入的碎片,则更多需要防弹背心和头盔的共同协作来抵御。哪怕要丢弃坦克,成员需要暴露在车体外,也需要一顶头盔来抵御弹片,在如今的俄乌冲突中就已经充分说明问题。

说句心里话,虽然咱们的TMT-5型组合式坦克盔从外表看起来,比例好像仍然有点失调,但设计的出发点是没问题的,在散热和保命之间,两者需要选其一,那么毫无疑问将选择后者;坦克盔无论怎样都应该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而软质坦克帽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至于散热的问题,随着中国坦克内部空调系统的普及,也会逐渐得到改善。没有降温的问题是一台空调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么就来两台。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