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要“张艺兴”不要?

科技 05-07 阅读:0 评论:0

流量明星和国民品牌,搭吗?

7日,有传闻称茅台将官宣张艺兴为首位代言人,#茅台 张艺兴# 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有媒体就此向茅台求证,官方回应称:将跟相关部门核实,网上看到的多为个人言论,请以官方消息为准。

对此,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茅台布局年轻化市场、通过代言人拓展新生代消费者的转型战略之一。

也有质疑声称,茅台本身的市场认同度无需借助明星效应,其高端的品牌调性、商务的消费场景与张艺兴粉丝群体并不适配。

但茅台在年轻化上的态度,确实令人玩味。

在去年贵州茅台股东大会上,首次以董事长身份参会的张德芹对外表示,如果市场上某些创新不合适茅台,公司就会停止去做。

而在年初,茅台冰淇淋再次冲上热搜,不是因为开新店,而是闭店。

其实,早前市场就已有茅台冰淇淋店撤场或停售的传闻。

更早之前,茅台+瑞幸的酱香拿铁产品,已在部分城市的瑞幸菜单上陆续消失。

随后,消息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2025年糖酒会上,茅台冰淇淋“缺席”了。

据相关经销商透露,茅台冰淇凌事业部在今年2月已经解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旗舰店陆续关闭,i茅台App上相关产品全面下架。

而除了茅台冰淇淋,茅台集团历史上还推出过一些生命周期较短或市场反响不佳的产品,这些尝试往往与品牌多元化、年轻化战略相关。

比如,2000年推出茅台啤酒,后被华润雪花收购。

2002年推出“茅台干红”,随着2018年剥离非核心资产,茅台红酒逐渐边缘化。

2015年推出,主打女性低度果酒市场,悠蜜(UMEET)蓝莓酒。

2021年后转向定制渠道和联名款。

2022年与蒙牛合作推出,单价39-66元,定位高端冰淇淋,现在基本已经在主流渠道消失。

此外,还有茅台与瑞幸推出的酱香拿铁,巧克力等产品。

去年4月,执掌习酒两年的张德芹回归,正式掌舵贵州茅台。作为从茅台车间里成长起来的老茅台人,已定调公司发展方向,聚焦白酒主业。

同时,张德芹也强调,能给茅台酒赋能的创新都会尝试,但是创新一定是基于坚守茅台品质的底线上。

茅台,似乎又有放弃年轻化的打算。

复盘茅台的年轻化战略,看上去到底是否有价值?

对此,潇湘晨报记者陈诗娴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不管请不请张艺兴,茅台都需要年轻化,不为当下,而是为了未来。

茅台需要改变自己过于高冷的形象,在年轻人中建立未来“流量池”和“销量池”。

不得不说,进行各种蹭热点式的奇葩联名或跨界尝试,来迎合年轻人求新求变的需求,对茅台来说是一种刚需。

同时,如今供不应求,但主打产品单一的茅台,需要通过年轻化试错,来寻找新的产品线和衍生链条可能。

高频试错、快速迭代的打法,看似失败率高,但存在感也高。

其话题热度无论正面、负面,只要不涉及食品安全和售后服务,对于茅台自身的品牌形象并无实际影响,反而都是加分。

此外,茅台也试错出一些新品线,都为后续拓展茅台品牌的产业衍生创造了机会。

事实上,出现张艺兴代言茅台的传闻,或许也代表着某种期待茅台年轻化的潮涌。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