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是否应破“唯论文论”?妇科论文中何以频现“男性病例”
青锋
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发表在某学术期刊的论文被指“男性患子宫肌瘤”后,又有媒体曝出,一篇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发表的论文——《腹腔镜联合GnRH-a对不孕伴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中收集的该院的100例患者样本中,男性患者达64例,引发不少网友质疑:男性也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的确确,从一般人的常识来看,作为男性身上没有的器官,说男性患有此类疾病的可能几乎没有。有关专家从医学研究规范角度也给出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通常不会将男性纳入样本”的结论等方面来看,“该论文出现较高的男性患者比例数据,明显违背医学常识,缺乏科学研究意义与必要性”,更不要说论文中男性患者的比率还大大超过女性。
如此违背常识,且有关专家也明确表示从医学研究角度子宫内膜异位临床研究也不会纳入男性样本的论文,何以能够刊登到有关学术期刊?而且,多年后因局外人关注,方才被暴露出来?
一是正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在对相关当事人公开处理意见中所说那样,相关涉事人员“科研诚信”存在问题。
二来很可能与有关学术期刊以经济效益作为导向。如先前极目新闻报道披露的,有关刊物能被“知网万方收录”,且“录用快,也可收护理作者”外,明码标价“版面费预计5000左右”。相关刊物为了经济利益,根本不看作者要发的论文水平如何,是否存在问题,而是只要钱款到位,就予以公开刊发。若一旦事发,如某学术期刊公开声明的那样,以“已对编辑予以辞退”,将责任推到编辑头上回应大众,过后,依旧该收钱收钱,该收钱后刊发论文刊发论文,一切如被曝光的事情从未发生一样。
三则问题的要害恐怕就在于,当下但凡职称评定,或者专业人员职务晋升,不少地方、不少单位均以发表多少论文来定,而且,动辄就要求所发论文要上某网等,迫使相关人员不得不自己粗制滥造,或者花钱请枪手代写论文,进而促生了网络论文掮客,让一部分人员通过代写论文、代发论文先富起来。殊不知,那些代写论文、代发论文的有些连高中都没毕业,只是通过网络扒文,东拼西凑,通过金钱开路,所谓的论文就见诸权威学术期刊。
因此,如果要彻底改变当下学术论文粗制滥造,破除学术不端等不正之风,除了要对相关涉事人员作出惩戒,以儆效尤外,还必须对滥发粗制滥造论文的学术期刊予以惩戒,该停刊整顿的停刊整顿,该吊销刊号的吊销刊号,同时,对于某些岗位不需要论文来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否应该取消要求在某级别刊物发表“论文”这一条件,彻底破除“唯论文论”,来一个“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