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怀孕为“身怀六甲”?起源竟然跟道教有关

推荐 05-07 阅读:14 评论:0

无论是影视剧,还是现实中,人们总用“身怀六甲”这个成语来形容女性怀孕,自古以来皆如此。

“身怀六甲”一词,意思简单,很容易理解。只是,“六甲”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偏偏是“六甲”,而不是“五甲”或“七甲”呢?

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计时,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其中,“六甲”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个组合的统称。

这些看似枯燥的干支符号,在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被赋予神格,化身为六位执掌生命的神将——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这六位神将分别掌管天干地支中的“甲”日,象征时间和宇宙的循环。最有趣的是,六位神将的组合为男女混搭——三位男神,三位女神。

古人认为,怀孕是天地灵气与人体结合的结果,而“六甲”神将正是这种灵气的象征,展现了古人突破性别的生命崇拜。

因此,“身怀六甲”最初的意思是女性体内孕育了神灵赐予的生命,带有一种神圣的意味。

东晋葛洪的《神仙传》记载,当时孕妇会在衣襟缝制六甲符箓,这种用朱砂绘制的神秘符号,就像古代的“防辐射服”。

宋朝的《癸辛杂识》更透露了有趣细节:孕妇会定期焚香供奉六甲神像,把肚皮当“显示屏”,通过胎动强弱来占卜胎儿性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怀六甲”逐渐从道教术语演变为日常用语。到了唐宋时期,这个词已经广泛用于形容女性怀孕的状态。

古代医学对怀孕的理解也与“六甲”有关。中医认为,胎儿在母体中需要经历六个重要的发育阶段,古人将胎儿发育与“六甲”时序相联系。

到了现代,“身怀六甲”已经完全脱离了道教含义,成为怀孕的代名词。但为什么是“六甲”,而不是其他数字?比如,“五甲”或“七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六”代表顺利、和谐(如“六六大顺”),用“六甲”形容怀孕,寄托了对母子平安的美好祝愿。

此外,在“十天干”中,“甲”排第一位,象征生命的开端;同时,“甲”也有“保护”的意思(如“盔甲”),“六甲”暗指母亲对胎儿的呵护。

“身怀六甲”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医学和宗教的缩影。从道教神将到现代俗语,它承载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