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健康受损三大元凶:寒邪、气滞、元阳虚,艾灸一下即可调理

健康 04-28 阅读:26 评论:1

对中医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我们体内,气血是不断流通循环的,而气血津液之所以可以正常运行,输布全身,全都依赖于阳气的温通作用,若是阳气出现了虚弱,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寒邪进入体内,进而出现经络阻滞,并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滞体弱。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中医才称:“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那么,身体里的阳气究竟又是如何丢失的呢?这其实与我们的日常饮食以及起居是密不可分的,现如今,有很多人都习惯喝冷饮、吹空调,加上长时间久坐不动,这些都很容易耗损阳气,此外,阳气难以升发,也会导致自身被各种疾病缠身。

其中,寒邪侵袭是疾病产生的外在病因之一,中医将致病外邪称为“六淫邪气”,主要包括了“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原本是自然界里很常见的气候变化,但由于太过或是不及,又或是急剧变化,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出现异常,从而诱发疾病。

而风邪具有游移不定的特点,而且发病比较急促,变化无常,常常会跟其他的病邪一同作用在我们体内,比如风寒、风湿等;而寒邪在症状表现上以寒象为主,寒邪凝滞,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让气血运行出现异常,会使人出现疼痛、筋脉拘急等症状;暑邪容易耗损体内的津液气血,多加暑湿夹杂,湿邪多见头身困重,而且病程也会缠满难愈;燥邪则容易伤津津液,易伤肺;火邪容易扰乱心神。

正所谓“百病寒为先”,寒邪是现代人生病最主要的外因,皮肤、毛孔、口鼻都可以成为外界寒气入侵人体的通道,贪食寒凉、衣着过少等行为也会在无形之中加重体内寒邪,体内的阳气原本可以制约阴气,可若是体内的阴寒过盛,阳气相对减少,阴阳失衡,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而会被阴寒所伤,于是也就有了“阳虚则寒”、“阴胜则寒”的说法。

寒邪属于阴邪,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的特点,而且寒邪很容易伤及体内的阳气,导致阳气的温煦功能大大降低,以至于全身或是局部出现明显的寒象,寒邪若是侵袭了体内脏腑,就会让气机的运行有所收敛,并表现为发热恶寒而无汗、筋脉拘急作痛或四肢屈伸不利等症状,寒性凝滞,容易阻滞经络,致使“不通则痛”,表现为关节疼痛、腹痛、头痛等症状。

不过,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奇怪,明明喝着一样的冷饮,穿着也一样,可为什么有些人在感受到寒邪后很容易出现病症,而有些人却一点事都没有呢?其实,这主要与自身的体质有关,如果体内的元阳虚弱不足,外界风寒湿气就容易乘虚侵入,而寒邪凝结、停滞的特性则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诱发各种疾病,所以,由此可见,影响我们健康的三大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寒邪、气滞、元阳不足。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健康,预防病症的出现和发展呢?首要,是远离致病因素,同时还要注意自身阳气的养护,培养正气,以此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其次就是艾灸,艾灸用于扶阳,对此,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相关记载。

而艾灸的主要成分就是艾叶,在《本草从新》里就有提到过,艾叶辛苦,“生温熟热,纯阳之性”,具有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的特点,可以“透诸经而除百病”。不仅如此,艾灸还具有局部刺激、经络调节的作用,能够补火助阳、散寒祛湿,让我们身体里的阳气更加充足、气血运行更加畅通,进而增强自身抵御病邪的能力。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5 21:15:11

    中医变态们的可调理很了不起.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神希园

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