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散户疯狂“抄底”,背后竟是一场惊天豪赌?

在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剧烈动荡后,美国股市投资者的心态正悄然发生转变,开始逐渐尝试接受贸易战这一严峻现实。

自美国抛出 “解放日” 宣言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虽仅出现了2.4%的跌幅,但这看似微小的波动背后,却暗藏着复杂的经济脉络。
当前美国股市的点位仍较2月份的历史高点低出约10%,回溯当时,投资者普遍预期政府在经济政策上,除了削减监管和税收之外,不会再有其他大动作,然而贸易战的爆发,彻底打破了这一预期。

令人惊讶的是,投资者们在对股市进行估值时,既没有将经济衰退的因素纳入考量,更未对可能出现的贸易灾难给予足够重视。
尽管如此,分析师依然给出了年度盈利增长率 12% 的乐观预期,而股市的整体水平也几乎与美国在某些关键政策变化之前的水平持平,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不禁让人对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产生深深的质疑。

事实上,投资者当前的乐观态度,在现实面前显得过于盲目。
美国与中国,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相互征收的高额关税,使得双边贸易往来受到严重阻碍,这种状况几乎等同于一场贸易禁运。

美国对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实施的严厉 “互惠” 关税,虽然暂时被推迟,但并未真正取消,这如同高悬在全球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在贸易战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订单出现显著下降,开往美国的集装箱船订单量更是大幅锐减。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纷纷削减投资规模,消费者也因对失业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担忧日益加剧,而变得愈发谨慎。

支撑市场反弹的论据主要基于三个观点。
其一,尽管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萎缩了 0.3%,但官方公布的数据尚未体现出调查所显示的经济衰退迹象。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美国经济感受到对华贸易减少的影响,还需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在关税生效前,进口商大量囤积商品,加之船只从中国到美国的运输需要数周时间,这使得取消发货所带来的冲击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一旦冲击真正来临,商品供应链将遭受严重扰乱,与贸易相关的运输等服务需求也将被彻底摧毁,届时,美国民众或许将面临货架空空如也的窘境。
其二,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将降息近一个百分点,认为这一举措能够提振经济增长,并提高未来利润的折现值。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降息在面对结构性经济问题时,作用十分有限。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支出和投资的下降,但却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供应链,也无法及时补充缺货商品。
回顾2020年的新冠疫情封锁以及2022年的能源短缺,降息都未能有效阻止经济遭受冲击,反而在能源短缺时期,过度的刺激措施还可能加剧通胀效应,疫情期间的经济状况便是最好的例证。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美国在保护主义政策上的承诺似乎总是在压力下出现松动。
近期的4月29日,美国降低了原定于5月3日生效的针对汽车及零部件的25%关税,并免除了汽车的其他关税。
然而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态度充满不确定性,其痛点也难以准确衡量。4月22日,美国曾宣称已达成200项贸易协议,但却缺乏有力证据支撑这一说法。

即便美国同意在贸易政策上做出大幅调整,对中国的关税也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普遍关税为 10%,未来甚至有可能达到竞选期间承诺的对华60%的高关税水平,这无疑将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更为严重的扰乱。
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对当前局势保持冷静。从市场表现来看,美元的跌幅超过了股市,巴克莱银行指出,海外美国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出,构成了 “美国资产买家罢工” 的一部分。
而强劲的股票需求主要来自美国的散户投资者,他们热衷于 “逢低买入”,但其中部分投资者可能因对美国政策走向的信任,而影响了自身的财务判断。
在这场贸易战与股市博弈的较量中,如果这些散户投资者的信任想要得到回报,美国必须尽快在贸易政策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否则,美国股市未来的走向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文本来源@《经济学人·商论》 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