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忆“铃医”效验方——满氏秘而不传的“三回头”方
张志远忆铃医效验方
作者/李玉清,张成博,齐冬梅,王新彦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
介绍:张志远(1920—2017)男,汉族,山东省德州人,自号蒲甘老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三届国医大师,山东名老中医。自幼在父亲寒江遗翁、业师耕读山人的指导下步入医林。1944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57年始先后执教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讲授中医妇科、医学史、各家学说等,医、教、研并举。著有《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空谷足音录》《诊余偶及》《蒲甘札记》《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主编有《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妇科学》等教材及《医林人物评传》《医林人物故事》等著作,发表论文400余篇。门人辑录整理出版有《张志远医论探骊》《张志远学术经验辑要》《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

张志远教授生于1920年,自号蒲甘老人,是山东中医学院建院时期的八大元老之一,山东省名老中医,今已96岁,至今仍在行医。(书友会按:本文发表于2017年,张老还在世,我们转载文章尊重原文内容,一般不做内容改动。)其于民国时期即已悬壶济世,世人对铃医多有偏见,认为铃医能说会道,口吐莲花,将药卖出后便溜之大吉。
在行医过程中,他接触到一些铃医,发现许多铃医虽然理论深化程度较低,但其掌握若干验方,对针灸及外用药物颇为熟悉,手中多有几手绝技,有药到病除之效,并非全部为骗术。
现将张志远从铃医处所师的数首方剂介绍如下。【书友会按:本文一共五个方剂,此文为第四方】
满氏验方三回头
铃医满庭芳老人还藏有1首验方,名三回头。此方可治气郁证,症见烦躁、易怒、孤独、梦多或是抱有怨气无处倾诉、宣泄,起开散、解结之作用,效果较好。张志远曾侧面向满庭芳老人弟子打听此方组成,但其弟子均守口如瓶,不肯吐露一字。
他还曾到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出诊,与一药店经理攀谈,得知满氏曾到药店买药配治气郁证之方,药物组成:香附15g,柴胡15g,栝楼30g,甘松15g,石菖蒲15g,厚朴15g,大黄6g。
张志远悟道:此即为满氏秘而不传之三回头方。张志远于临床治疗精神障碍、忧郁、焦虑、强迫疾患时应用此方,效果较好。他还谈到常于此方中加入莪术15g活血化瘀,效果更佳。
按此方当为治肝郁气滞所致的烦燥等症。
柴胡味苦、平,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之功,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的主要组成部分。香附味辛甘、微苦,功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本草纲目》“发明”曰:“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主药,而兼通十二经气分……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方中香附兼行十二经,能解诸郁。
栝楼苦寒,《重庆堂随笔》云:“栝楼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玉璜先生言之最详。”
甘松,《本草纲目》载:“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石菖蒲,《神农本草经》载其有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之功。厚朴苦温能行滞气。肝郁气滞,久则血行亦不利,故用小量大黄取其活血行滞之功。张志远更用莪术15g,以增行气解郁破瘀之功
网友评论
-
2025-05-06 20:15:28
中医好历害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