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续3次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2次担任国务院总理,子女都是栋梁
聊起咱们国家的领导人,有这么一位,他最开始就是从最底层干起的,后来一路上升,三次坐上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位置,还两度出任国务院总理。他对咱们国家的发展,那真的是出了不少力,功不可没。而且啊,他教育出来的孩子,也都是国家的顶梁柱,特别出息。
这家伙到底是谁呢?他都为中国的发展做了哪些好事?
【从基层做起,当个好官】
李鹏出身革命家庭,从小就被浓厚的革命精神包围。他妈妈赵君陶是个坚定的革命者,总会在参加革命活动时跟李鹏说:“你爸是为了革命献出了生命,你得把他的信念传下去。”
李鹏从小受到的革命熏陶,深深地塑造了他的信念。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君陶觉得是时候给李鹏更好的成长机会了,所以在1941年,她决定把李鹏送到延安,让他在那里接受更为系统的革命培养。
延安是革命的老家,那里的革命气息特别重。要是李鹏能在这儿上学,那他的革命思想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到了延安后,李鹏对革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拼命学习,没多久就树立起了坚定的革命信念。正因为这样,李鹏很快引起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注意。
这位革命战士对国家革命事业有着不小的贡献,周总理时常亲自过问他的学习情况,遇到他不懂的地方,就会耐心给他讲解,帮他弄明白。
学了一段时间后,李鹏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国的发展大事里。按理说,他学了这么久,工作后应该从比较重要的位置开始干起才对。
不过,李鹏没走寻常路,他选择从最底层干起。一到发电厂,李鹏就主动往工人堆里扎,干活儿时,他老爱拉着那些技术工人,一起琢磨和研究各种技术。
李鹏主要是管人和指导工作的,但他身上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每天上班,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下班前,他还得自己去看看那些设备,得确认都关好了,他才安心走人。
碰到工作上棘手的事儿,李鹏回到家还会继续琢磨。有时候,他甚至会整晚不睡觉,非得把这些难题给搞定。经过他这么一番拼劲,工作中碰到的大多数问题都能被他一一化解。
【奔赴灾区,尽一份力】
工人们全都瞧见了李鹏在工作里头下的那些功夫,这让他赢得了大伙儿的敬重。像这样亲自上阵、带头干的领导,才是老百姓打心底里认可的好头儿,能让工人们从心底里服气。
在李鹏的指挥下,那座发电厂顺利高效地运转起来。这给咱国家的电力行业开了个好头,对往后电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后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李鹏为了真切掌握灾民的情况,直接带着救援队火速前往灾区。因为他以前干过发电厂的工作,所以一到灾区,他就迅速察觉到那里已经缺电了。
为了解决眼前这些问题,李鹏赶紧召集大家运来柴油,给救援现场临时供电。但这电也就能撑一会儿,要想长久解决电力难题,最终还得想办法弄来更多电力才行。
商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最终拍板,决定在受灾的地方建个小发电站,好给当地的救援工作供电。
一看这主意能成,李鹏立马带着团队动手建起了发电站。凭着他之前在电厂干过的老本行,这发电站没几天就建好了。
建了发电站后,救援队伍搞救援和重建工作时,就不再因为没电而没法顾及到一些地方。李鹏领头建的这个发电站,真的是帮了大忙,解决了灾后重建时缺电的问题,还大大缓解了救灾的紧张情况。
弄完这些事情,李鹏没打算一走了之,他打算留下来,继续帮忙搞灾后重建。之前在发电厂那段日子,让他深深体会到老百姓有多重要。现在这儿正遭灾呢,得有人站出来领头。
在李鹏的亲力亲为下,当地的重建进度飞快。原本乱糟糟的灾区,经过他的整顿,很快就变得有条不紊。他选择留在当地这个举动,就比很多官员都强多了。
【以身作则,培养子女】
李鹏不光在工作上尽心尽力,在教孩子这事儿上也是亲自上阵,做好榜样。身为革命战士,他教育孩子时,最看重的就是要让他们有颗爱国爱家的心。
国家安稳,小家才能幸福。李小鹏年纪还小的时候,李鹏就经常带着他去山里看看,让李小鹏能亲自瞧瞧那些偏远地方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行动比言语更有力量,要想真正了解山区百姓生活的艰辛,光靠嘴上说破天,说上一万句也比不上亲眼目睹一番。瞧瞧那些年纪相仿,却因为条件限制没法读书,只能在地里干活的小伙伴们,李小鹏心里头顿时领悟了很多。
李小鹏心里有个目标,他梦想着长大后能像老爸那样,给国家出把力。于是,他开始拼了命地学习。后来他真的做到了,还当上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没让大家失望。
李鹏的二闺女李小琳,从小就爱跟着老爸跑各个发电站转悠。天长日久,她慢慢就对电力行业上了心,特别感兴趣。老话讲,爱好才是推动人前进的最大动力。靠着这股子从小培养起来的兴趣,李小琳长大后,在电力行业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顶尖的高手。
李鹏在孩子教育和为国家出力这两方面,都花了老鼻子劲。就因为他这么拼,咱们中国的发展才有了接班人,走得也更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