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崛起的艰难历程
1959年,摩托罗拉第一位教父级人物保罗高尔文去世后,唯一的独子罗伯特高尔文子承父业,开始全面执掌摩托罗拉。那么罗伯特能否顺利接班?

其实啊,并非易事,说是家族企业世袭罔替,可毕竟如今的公司是上市公司。早在1943年,当时摩托罗拉还叫戈尔文制造公司的时候,就已经在美国证交所公开上市。

公司发展到今天,虽然创办人家族仍然有持股优势,实际控制公司,但毕竟此时的摩托罗拉是一家公众公司,而非家族私企。这和我们以前讲过至今没有上市的马氏家族不一样,那个是纯粹的私企。
而当时的摩托罗拉,很多公司的老人、董事会的股东、各方势力都或多或少有闲言碎语,说罗伯特这小子除了姓高还能干啥?

毕竟公司是他爹一手带大的,从车载收音机做到电视,从军用电台干到如今全美国响当当的名号。现在让一个不到40岁的。富二代公子哥来把持公司,这换谁心里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公司要是明天亏了,后天赔了,损失的可不是他高价一家。一时间,公司里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再看罗伯特这边,他走进了那间父亲的办公室,把门轻轻关上。办公桌后,父亲老保罗的肖像挂在那里,熟悉的神情,沉稳的目光,一如当年。
可罗伯特的眼神飘得更远,他想起了另一个画面,母亲莉莲倒在血泊中,家里近的恐怖,唯一的声音是他少年时压着喉咙的尖叫。

十几年过去了,母亲沉冤未血,凶手至今没有找到,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缓步走到父亲的肖像前,目光一动不动,然后伸手摘了下来。
不是不幸,是他要告诉所有人,这家公司从今天起不再是过去的那家公司,他要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既然自己想要立得住,不能光靠嘴,靠的是什么?
动刀子,改革这第一刀砍流程。他发现,现在在公。公司里一个新项目,从提出到市场,中间审批环节复杂,效率拖沓,于是他立马砍掉大半,只留三观,技术审财务和总裁批产品,研发小组可以直接向公司高层提案。这第二刀砍业。
当时摩托罗拉还在做很多在罗伯特看来,今天赚钱但未来没有前途的业务,电视机、收音机、老式留声机,这些是保罗时代的命根子,也是老员工坚守的阵地,现在通通需要转型。

美国国内的竞争无需多言,日本人此时也赶了上来,再守着以前的老路,摩托罗拉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这第三刀就是立研发,把创新放在公司的首位。
他规定公司每年拿出8%的营收投入研发,这远远高于当时行业普遍标准2%~4%。他还拉了一批30多岁左右的年轻技术骨干,成立了名为前沿实验室的技术小组,不归生产,不归销售,直属他本人管理。
小组选人不安,资历按照,谁敢想?敢说敢做,他要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有人说公司没了规矩,如今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刻意打压老人,罗伯特却在员工大会上只讲一句话,我不是要改摩托罗拉,我是要让他走进下一个时代。

在一系列的改革之下,罗伯特不仅立住了他在公司中的威信,也为摩托罗拉未来几十年的路线铺下了最核心的一条路。什么路?1967年,摩托罗拉工程中心走廊上贴着一张内部会议通告,蜂窝网络通信技术研讨会,马丁库珀主持。那么,这位马丁库珀又是何方神圣?
1928年出生,26岁时加入摩托罗拉,干的就是无线通讯设备研发。正如当年老保罗遇到里尔一样,这次轮到库珀出售,他为罗伯特带来了大杀器,划时代的产品dina Tech克大哥大。
1973年4月13日,纽约曼哈顿,他站在第6大道上,盯着一块比砖头还大的手机拨出号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通手机电话,周围人谁也没有见过这种玩意儿。但这些无关紧要。
那一刻,移动通信的时代正式开启。这就是罗伯特口中的下一个时代,摩托罗拉要成为一家综合通信技术公司。注意,我说的是综合通信技术公司,而不是单纯做手机的厂家。

大多数人在讲摩托罗拉发展史的时候,都会把Dana派克大哥大的诞生视作它进军手机市场、迈向巅峰的起点,但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面现象。如果你对摩托罗拉的理解还停留在手机这个物件上,那你就是真的低估了罗伯特高尔文的野心,他要切的是一块更大的蛋糕,而他真正的对手是那个时代通信领域最庞大的巨兽。
这一仗几乎没有人提起,因为他藏在一层层的黑幕,多方势力的角力,技术、政策与资本的缠斗中,这才是摩托罗拉与at TNT的天王山之战。罗伯特高尔文一战封神,咱们先来看他的对手全名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创始人是电话的发明者、大名鼎鼎的贝尔。此时的atnt,他已经是美国国家系统的一部分,是整个20世纪美国政府加技术加资本三位一体结构的典型独角兽公司,你很难轻易撼动它四个字大而不倒。

为什么它控制了全国90%以上的电话网络,长途、短途、国际数据传输,你能想到的通信方式,它全包了,连。乒邦通信委员会FCC名义上是裁判,但实际几十年都靠at t nnt的技术和话语活着。
平谱滑不滑,标准批不批NT,全看at t nnt是不是技术准备好了。而At TNT永远有办法告诉你,他还没有准备好他们的贝尔实验室,那是美国科技界的盛典,晶体馆、通信卫星甚至蜂窝通信的基础理论模型全是他们的发明的。所以当ATT说只有我们能做蜂窝网络,你很难反驳。
外加华尔街背后众多犹太财团势力的支持,At t nnt是寡妇股的代表,安全稳健,每年分红,全国成千上万的养老金、大学基金、保险机构都投在了这家公司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金融市场、国家的稳定,这个风险谁能承担得起?另外,At t nt还承担着美国核心通信安全责任,是军工生态里的老大哥,即便是当年老保罗,喝再多的酒,送再多的礼,往里混圈。在权力的核心,他也只是个小卡拉米。

别人每年通过自己建立的PAC,也就是政治行动委员会,给大量国会议员,特别是通信、司法、商业委员会成员的政治捐款,不知道是你的多少倍。目的只有一个,推动一个国家、一个网络的话术,其实质就是垄断。再看摩托罗拉罗伯特这边,他知道要干翻at t nnt, 你想要上去就贴脸开大,一击秒杀绝无可能,那只会是送人头,要会消耗,会拉扯,要一点点撕开口子,这个口子就是库珀手中的date大哥大at t nnt长久以来的控制力来自于电话网络,你要接他的电话线,用它的电话机。
摩托罗拉的standardna ta克不依赖专线安装,也不是at TNT设计的产品,它可以放在口袋里。它的发明告诉所有人,从现在开始,这个世界上不再只有固定电话一种东西,叫做电话,对于用户而言有了全新的入口。对罗伯特而。虽然还是要依赖atnt的蜂窝网络,但别急,这至少是第一步,先把移动电话设备标准握在了自己手中,从此不再听命于atnt。

就和当年阿里巴巴推出电子商城,通过互联网线上这个载体重开一个客户入口,却干翻传统的实体商城和专业市场,回过头来再重新定义电商环境下的行业标准,割你的韭菜是一个逻辑,很好理解。
第二步,农村包围城市,侧翼进攻,联盟布局。当时FCC还没有决定蜂窝平土怎么分,At t NG说了蜂窝网络技术不成熟,商业化太早,摩托罗拉的大哥大就是个烧火棍,摩托罗拉这边也不和他们争论,跑到小城市找地方无线电运营商合作,在那里落地试验基站网络,你说不能用,我偏炮给你看,不是理论,是实测,是数据,是用户,不是只有at t nnt一家能做蜂窝网络,其实你也可以拥有。这一步让更多第三方小运营商闻到了财富的味道,从此可以不用再看大庄家at t n7的脸色,咱们自己也能坐庄了。
小运营商们是一个个蠢蠢欲动,罗伯特要做的是你at梯不是说我的东西是烧火棍吗?行,不让我上桌吃,老子今天把桌子都给你泄露。于是第三步以市场化的名义要求电信运营牌照开放。

罗伯特并不是自己跑去说,我摩托罗拉要一块牌照,那个吃相太难。看,而是在游说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一个市场不能只发放一块牌照,要多元化竞争。他将自己放在了捍卫自由市场经济、反垄断抗争者的位置上。
你想想那帮小运营商们听到那还不一个个直夸大哥句句说的在理,潜台词是肉也不能让你at天NT一价吃了。舆论开始倒向摩托罗拉,当然这光说不练也是不行的。
从1970年开始,摩托罗拉也成立了自己的PAC,开始积极行动,该花的钱不能省,该送的毛子华子是一样不能少。虽然没有at t nnt花的多,但在特定时期,例如FCC关于蜂窝频谱听证期间反对限制开放网络等议题上,摩托罗拉也会有针对性的支持市场派议员,押宝关键委员会成员或电信领域有影响力的州代表。
于是,在一连串的操作下,局势开始发生质变。1981年,FCC决定每个地方市场发放两张蜂窝网络运营牌照,1982年,美国司法部对at TNT提起反垄断诉讼,1984年,At TNT被正式拆分,美国通信市场政府全面开放。

而到这一天,从1973年马丁、库珀在街上打电话这十年,罗伯特的摩托罗拉已经把设备、专利、基站、各运营商的合作体系全都铺好了。所以我在第一集的开篇就说,1973年推出大哥大原型机,1983年正式推向市场。
而扳倒atnt才是摩托罗拉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从此之后,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为了争市场、抢客户,那是打的不可开交。而摩托罗拉就像军火商一样,专门负责提供设备、系统、基站技术支持,供你们开战,就像今天的老黄,你们为了AI。
互相开打,他就专门负责给你们送武器。所以天底下没有新鲜事,从古到今,逻辑没有变故,只是换了个剧本,换了个人而已。

1990年,罗伯特高尔文卸任董事长,但并未就此隐退,而是以民誉主席的身份继续坐镇公司。他明白,真正的权利从来不是职位给的,而是影响力留下的。之后几年时间,虽然公司的CEO由非家族成员的职业经理人担任,但是他早早为儿子克里斯托福接班铺好了路,轮岗历练家族的未来需要延续。紧接着,他开始布局更大的一盘棋。
1991年,由其幕后主导的一星计划正式启动,用66颗低轨卫星打造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话网络。很多人把一星计划当成摩托罗拉一次技术冒险失败的教训,可你要从罗伯特人性的角度来看问题,因为每一个屠龙少年最终一定也想要成为恶龙。
在这十年来的全球发展中,摩托罗拉的设备还是要依靠东欧网络,需要全球各国政府批准,受政府监管,他不甘心摩托罗拉只是参与通讯。他要的是。重建与主导通信秩序。蜂窝网络受限于地面,受制于国家。罗伯特想要跳出这个框,摆脱审批,摆脱运营商,摆脱地缘政治。太阳让摩托罗拉成为全球通讯网络的天神,不归任何人管,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这已经超越了功臣是帝国的王者野心。

但现实是残酷的,高昂的成本、低效的应用、尴尬的市场接受度,让这场豪赌最后烧掉了超过50亿美元。1999年8月13日,一兴公司正式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当时最大的破产。按照当时法院默认的破产处理方案,如果没有新买家接手重组,那么这66颗卫星将被逐步移除轨道,直接坠毁、销毁。这一下,美国军方不干了,为什么?
因为这套系统对美军来说太重要了,尤其是在中东、非洲这些缺乏地面基站的战区,你去阿富汗的山洞里抓本拉登,这玩意儿就是刚需。一旦系统被销毁。军方就将失去全球无盲区即时通信能力这张王牌。接着五角大楼出手,美国国防部承诺,只要有人愿意收购摩托罗拉手中的一星公司,他们就会每年向新公司采购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服务。

最终在前泛美航空高管当克鲁西的牵头下,接盘了这套原本耗资超过50亿美元的完整系统,包括地面站和66颗在轨卫星。克鲁西后来专门出了本书,详细说了当时各方投资人白宫五角大楼为了收购的狗血内幕,因为2500万美元实在是太便宜了,上海市中心你抛两套房子就能还,可有一点你放心,你不在权力中心,这种底你是抄不到的。
所以一兴公司收购这里面一样是一屁股揽上2000年。新一兴公司正式成立,原有的系统得以保留并持续运行,也让美军到今天为止,哪怕是2025年依然是全球唯一一支拥有无盲区即时通信能力的部队。这家公司经营表现稳健,全年总营收达到了8.3亿美元,净利润1.12亿美元。
那在反观高尔文家族这一边,1999年,也就是一星公司破产这年,创始人家族第三代克里斯托夫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但这已经进入了戈尔文家族与摩托罗拉最后的垃圾时间。2003年9月,因与董事会在公司战略和改革节奏上的分歧,克里斯托夫宣布辞职,并于2004年1月正式卸任,戈尔文家族也由此退出了摩托罗拉。

之后,戈尔文家族开始抛售摩托罗拉股份,到2008年,戈尔文家族已将摩托罗拉股份基本全部抛完,当时这些股份的总价值约7.2亿美元。克里斯托夫本人曾表示,摩托罗拉作为创新者已经死去,无法挽回,对第三代克里斯托夫戈尔文而言,创新也许他真的没有这个本事,更无法驾驭摩托罗拉这样的庞然大物,但守城,他还真的有一套,在离开摩托罗拉后,他和兄弟迈克尔戈尔文。
共同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取名哈里森街房地产资本。还记得第一集里保罗最初的公司大楼吗?芝加哥哈里森街847号,他要像他爷爷保罗戈尔文一样,与自己的兄弟一起从哈里森街开始起步。
到今年2025年,他的这家房产公司总共管理了超过550亿美元的资产,已经成为了房地产投资界的巨头,尤其在另类资产赛道中,属于全球头部玩家。他所投资的房地产并非住宅、写字楼、商场这种大众熟知资产,而是学生公寓、老年护理、社区、医疗、办公楼。

这种波动小,租客稳定,不容易被经济周期击穿,属于防御型房地产,看上去不起眼,利润却稳如老狗。美国的大型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都是他的投资者。说到这儿,关于高尔文家族本身在这个系列的故事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咱们来说说之后的摩托罗拉,关于摩托罗拉在手机业务中因为错失智能手机风口。
导致市场份额下降,最终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决定拆分。这些啊,咱们就不讲了,因为太多人讲过,我也就不再赘述,没啥意思,咱们就来讲讲被拆分后的一些有趣的点,以及如今这家公司究竟状况如何。
首先,2011年1月4日,摩托罗拉正式被拆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一家叫摩托罗拉移动,另一家叫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一年后,2012年,Google砸下了120亿美元,买下了快倒闭的摩托罗拉移动。很多人当时觉得Google疯了,花那么大的价格买,但其实Google真正想要的根本不是手机,他们要的是摩托罗拉从保罗时代开始手里那一整套压箱底的宝贝,17000多项通信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有什么用?

因为当时安卓刚火起来,Google却成了整个行业里最没家底的那位,苹果、微软、甲骨文一个比一个能告,全都围着安卓手机厂商打官司,说你的手机厂的项目,你操作系统里面有我家的东。每一个厂商都得打官司、赔钱、授权、低头。Google歌很是尴尬,因为安卓是他家的系统,但他自己手上连能还手的专利都没有,那怎么办?
买下摩托罗拉移动这17000项专利,涵盖了手机天线、无线通信协议、平射结构、图像处理,甚至某些核心功能的底层逻辑。接下来你们不是要告吗?好,我把这些专利拿出来,大家扯皮,我还说你们的手机里有我的专利的,反过来咬一口,这就是Google的防御型专利战略。

三年后,联想用29亿美元从Google手中买下了摩托罗拉移动,Google亏了吗?没有,因为这些专利依然还在Google手中,还在美国人的手里。换句话说,联想花29亿只是买了个贴牌的权利,所以他们生产的手机也不怎么样,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摩托罗拉了,而真正意义上的摩托罗拉则是另一半。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现在4月份最近的股价在420美元左右,去年11月份最高到了507美元。也是摩托罗拉公司股价的历史最高点,现在市值超过了700亿美元。
2024年去年全年营收108亿美元,全年净利润约为15.77亿美元。难能可贵的是,到去年年底,公司订单积压总金额达到了14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约为3%,创了历史新高。

似乎这几年啊,摩托罗拉开始慢慢复苏了,虽然与巅峰时期2006年总营收431亿美元不可同日而语,但依旧是能扛能打。在公共安全通信系统领域,摩托罗拉解决方案拥有了超过70%的全球市场份额,是全球唯一能提供从对讲机到监控系统再到指挥调度平台的整套解决方案公司,并且还拥有超过6500项专利资产,在行业内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竞争对手,是绝对的头部垄断者,唯一能略微抗衡的是国产深圳的海能达,在全球拥有约1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名。

还是因为专利技术和地缘政治关系限制了其全球扩张的步伐,这就是保罗当年说的另一只手,手中的刀照样还能砍出去。今天,摩托罗拉依旧具备实力,他依然掌握着美国公共安全通信系统,从911报警中心,到一线执法的警用无线电,再到应急事件的指挥系统,几乎全链条覆盖,是机场、港口、地铁、能源管线、电网调度中心、边境巡逻、灾害救援、反恐演练不能停的通信保障系统,是美国国家通信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所以,这家公司绝不可能停摆,也并非彻底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