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财经观察 | 五一上海楼市井喷,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
近日,上海楼市在 “五一” 期间呈现出火爆态势。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楼盘售楼处人多到限流,还有项目临时加推一栋楼。专家指出,大家对好房子的需求潜力巨大。自 “金三银四” 以来,不仅买家热情持续高涨,市场供给也开始加大力度。记者从上海网上房地产公告看到,4 月下旬开始,每周公布的本市近期将上市的新建商品房住宅项目一览表中,项目数量显著增加。“五一” 假期首日,又提前公布了 8 个项目的入市信息,其中不乏之前的日光盘。

一直以来,中国楼市状况备受关注,虽有观点认为楼市整体表现不佳,但北京、上海的核心地段始终被视为最具涨价潜力的区域。由于限购政策,外地人若无社保或本地户口,无法购买这些核心地段的房产。以上海为例,其楼市变化格外值得关注。此次楼市的火爆并非普遍现象,而是房地产分化行情以及地域差别的体现。北京、上海等地不仅吸引本地购房人群,还对全国乃至全球的购房者具有吸引力,若不是限购,房价可能早已大幅上涨。
房地产问题原本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但如今需从全国层面统筹考虑。因为房地产与地方财政紧密相连,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进行整体规划。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呈现分化行情,核心地段房产前期抗跌,后期可能暴涨。以上海为例,过去住房紧张,像双人架子床这样的居住方式曾是上海特色,当时主要解决住房刚需,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而现在,随着收入阶层的差异,购房需求已转变为从有到好,且这一改善型购买力尚未完全释放。
一方面,拥有多套房的人再购房受到限制,即便想卖掉其他房子置换好房子,也面临旧房难卖的问题,且他们想换的往往是大户型的好房子,而原本作为刚需的小户型则不再是他们的选择,同时,这类小户型对于其他想买房的人来说,购买能力也可能有限,这使得换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换房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换房需求还导致人群分化,进而使小区也出现分化。高端人群更注重居住品质,当小区因各种原因如拆迁户增多、物业服务不到位等导致品质下降时,高端人群会选择换房,这就造成不同小区房价出现较大差异。在香港和美国,同一地段不同小区房价相差甚远,而中国此前因以解决刚需为主,同一地段房价差异较小,但现在随着需求向改善型转变,这种差异正在逐渐增大。
当前新房价格较高,尤其是带有大户型的新房。房价上涨对购房人群进行了筛选,能购买每平米 10 万 - 20 万房子的人群通常为高收入的高端人群,他们进一步向这些高品质房产集中。而一些老社区,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是以较低价格购入,如每平米不到 1 万元,居住多年后人员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众多拆迁户等。与之对比,新房即便有配售的保障房,也多为人才房或针对高素质公务员群体的房子。新楼盘因人群差异产生溢价,与老楼盘形成鲜明价格对比。

综上所述,房子的分化行情愈发明显,且未来这种趋势可能会更加剧烈。上海楼市的井喷只是地域分化的开始,因为全国其他地区楼市销售情况并非都如此良好。只有认清这种地区性分化加剧的现状,才能全面认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貌。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属地政策或许需要做出调整。以往国税、地税分开征收,后来统一收归国有,这或许能为房地产政策调整提供一定借鉴。此外,香港房地产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与内地其他地方政府管理土地的模式不同,这也为中国房地产深化改革提供了思考方向,房地产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