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印度用了不到48小时打败了葡萄牙,把被葡萄牙殖民400多年的果阿收回,震惊了整个世界,彼时的印度,把周围一圈打了个遍全胜,不结盟运动有52个国家支持印度,俨然成了美苏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势力。

尼赫鲁在印度算是天降伟人了,国内大搞改革,国际上凭借不结盟运动独树一帜,不但不给美苏当小弟,还时不时参与调解美苏之间的矛盾,也没少跟中国打交道,1954年还曾访问中国,是新中国接待的第一个外国政府首脑。他也许是印度最聪明的领导人,但依然很蠢,因为他盯上了中国,在连续的战争胜利之后,加上其非暴力建国历史,印度人坚信:只要印度表现出坚强的决心,敌人就会逃跑。在这个思维的影响下,印度议会有议员提议:在中国防线后方不断建立哨所,一旦中国人认为印度人是有决心的,他们就会后撤,如此一来采用这种蚕食政策就可以“收复失地”。尼赫鲁同意了这个做法,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前进政策,其实中国一直想跟印度把边界问题通过谈判解决了,但尼赫鲁置之不理,反倒污蔑中国说承诺退兵却始终不退。

中国当时就觉得不太对头,所以一边警告印度一边也在悄悄做准备,只不过囿于当时的条件,即便从1957年开始做准备,储备了5年的弹药,后来7天就给打光了。实际上美苏当时也知道中国在做准备,只不过这哥俩早就瞅着印度不顺眼了,啥身份还想跟他们平起平坐,巴不得中国出手教训下印度,毕竟美苏不可能对印度出手,他们知道中国的厉害,反正打起来对他们没坏处。印度其实也知道中国在做准备,但这对尼赫鲁来说不是什么事,因为印度胜了那可以顺势进逼,就算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打成像俄乌现在这样的烂仗,尼赫鲁要的是战争来帮自己完成改革。

在南亚这片土地上,尼赫鲁确实算得上顶级的政治家了,当时如果印度赢了那么这第三世界的领袖肯定坐稳了,输了也不怕,只要拖下去美苏肯定会援手的,靠国难当头来整合国内势力同样有助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这不就是妥妥地阳谋嘛,抛个硬币正面是你赢,反面你还能赢,但偏偏碰上了中国人,打肯定要打,但是不能打成烂仗,第一我方的补给能力不够,第二就是不能让外部势力借机插手,毕竟美苏都是抓机会高手。当时中国都把印度当成很厉害的对手来准备的,要求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对印军,对印自卫反击战总共历时一个月,第一阶段打了8天,第二阶段打了5天,共毙俘印军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如果当时中国进军新德里,那估计尼赫鲁就封神了,打败中国和被中国占领都能让他名声大涨,偏偏中国短短几天打完就走,不留给对方任何抓手,尼赫鲁除了白白受辱什么都没得到。

战后美苏大肆宣扬印度惨败,然后再援助军火拉拢印度,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就此夭折,可怜的尼赫鲁被中美苏玩弄于股掌之中,赔光了之前积累的所有政治威信,此后便一蹶不振,一年多之后就去世了,活活被气死。这场战争对中国影响不大,甚至经常被遗忘,但印度被打断的脊梁到现在也接不上,一直说要做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但在世界上却无人理会,归根结底,没实力就别玩大的,否则中国给你表演个硬币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