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来就尔虞我诈的三国纷争中,怎么一记白衣渡江就成了“鼠辈”?

历史 02-16 阅读:101 评论:9

《三国演义》中,东吴成为“鼠辈”,并不只是白衣渡江,白衣渡江只是具象化。

魏蜀吴三方中,曹魏发展壮大起来,那是人家曹操历经苦战打下来的,是汉献帝禅位得来的,有立国的正统性。

蜀汉能三足鼎立,同样是刘备一步步打下来的,有皇室宗亲的加持,蜀汉立国也有正统性。

东吴经过孙氏父子三人的经营,在江东拥有一席之地,充其量是地方军阀,没有立国的正统性,也正是如此,孙权在曹魏和蜀汉双方先后称帝后,又过了8年才正式称帝。

关羽一向看不起东吴,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纵观魏蜀吴三方,曹魏和蜀汉都有战斗力强悍的大将,东吴能拿出手的武将,在曹魏和蜀汉这里还真算不上什么。

孙权三战合肥,就是无法突破曹魏防线,的确是够拉胯的。

东吴打的几次大胜仗,基本上都是靠对方的麻痹大意和偷袭才取得成功。

比如,著名的赤壁大战,东吴趁曹操疏忽,又是借东风、又是黄盖诈降,才将曹操打败。

夷陵之战也是如此,只有防守的能力,要不是刘备粗心大意,鹿死谁手事难料。

白衣渡江更是如此,关羽把荆州兵力几乎抽空了,东吴才用欺诈手段打败关羽,而且还有关羽部将投降的加持。

白衣渡江前,曹魏先是在汉中损失惨重,之后关羽北上围攻襄樊,又水淹七军,曹魏接连不断遭到大败,大量老兵损失,眼看就要顶不住了。

如果这时候东吴不背刺,而是趁机在东部北上,给曹操最后一击,曹操很可能崩溃。

可是,就在蜀汉克复中原有望的时候,东吴用卑劣的手段来了一个突袭,使蜀汉功亏一篑。

从此之后,东吴和蜀汉联手也打不过曹魏,双方注定了最后的灭亡。

白衣渡江留给世人太多遗憾了,关二爷这么正的人遭受小人背刺,怎么不被世人说一句“鼠辈”?

白衣渡江让蜀汉功亏一篑,诸葛亮的《隆中对》被打破,让人不得不遗憾。

东吴在关键时刻背刺,时而背刺曹魏,时而背刺蜀汉,推迟统一大业,而他自己又是不争气的,孙权之后更是昏君不断,内斗不止。

种种因素,让有些人称东吴“鼠辈”。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8 00:32:19

    这不是给你写了,零陵郡的泉陵郡,就是现代永州的零陵古城区,湘关有准确记载的位置,是永州府北十里,属于永州府的东西。那么湘关就一直在湘水划界后的刘备手里。非要细究湘水的左右,也是在左,根据这种情况推断,为何史官不直接用抢,而是取,说明有内情但没人知道~

  • 2025-05-08 17:57:57

    黄鼠狼背刺同宗真光荣

  • 2025-04-11 05:29:53

    对对对,曹操怎么可能迁都,就算三国志里面记载羽威震华夏。曹公词条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也是假的。曹操命令曹仁打关羽带了几万人取结果被人家关羽打的就剩下几千人围在樊城也是假的。关羽怎么可能这么牛逼是不是

  • 2025-04-27 06:23:25

    士族门阀不会让曹孙刘三家做大,司马懿一族就是士族推出来的代言人。

  • 2025-04-02 19:54:09

    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长了个猪脑子,却总认为别人不能比它聪明[得瑟]

  • 2025-05-08 00:26:39

    零陵郡的治所,泉陵郡就是永州啊,湘关也是位于这里。而且泉陵郡的本身,他就是在左岸上。东吴的治所也在附近,但是今天广西的全州,现在地图左南边看看就有。零陵郡就是湘水划界里划分两半,两家都有零陵郡。

  • 2025-05-10 23:57:14

    我虽然是季汉粉但是我承认以关羽的能力想克服中原根本不现实,但是这并不代表关羽能力很弱反而说明关羽能力很强,我个人(仅仅代表个人)首先关羽发起襄樊战役的初衷并非是克服中原而是为了缓解益州大本营的压力,益州在发动汉中之战之后虽然打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但是也是元气大伤需要修养生息恢复实力,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目的就是把曹魏的兵力吸引过来减轻大本营的压力为益州恢复实力赢得时间,其次四大军功先登陷阵斩将夺旗其中斩将是最难的关羽斩杀了于禁庞德(俘虏的处置权),纵观三国时被斩杀的大将于禁的地位除了夏侯渊关羽是最高的,而且关羽的骚扰把曹操逼到讨论迁都的地步足见其能力,更何况关羽的国力本身就比曹魏弱面对的是豪华明星阵容(于禁曹仁徐晃陆逊吕蒙)的攻击虽败犹荣。

  • 2025-04-09 13:54:06

    曹操最多让出襄阳,樊城,关羽三万水军能克复中原就是个笑话,事后证明即使没有东吴偷袭,关羽也打不下樊城,曹仁的能力可不是盖的,水淹七军让吴国误判了蜀军的实力,同样也让刘备误判了荆州军团的实力

史上风云

有趣的历史,就要有趣的表达,简单明了,观点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