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敛与灵动的和谐,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构造之美

推荐 05-06 阅读:0 评论:0

中国的文化,有自己独立脉络和美学体系。

不管是从文章诗赋,还是书法绘画,亦或是器物服饰,甚至建筑园林,中国的审美文化无不建立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而中国式的审美特色则在于和谐平衡,内敛含蓄的同时又变化灵动。体现在建筑艺术上尤其是如此。中国建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格局,它亦是中国人独特人文价值的体现,其蕴含的“工与巧”“意与境”不仅成就了栖居的大美,更是展现了读书中国文化的意象。

中国的建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屋顶、屋身和台基。

中国建筑屋顶的款式众多,如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就是其基本类型。在传统的建筑群落中,建筑师们就会充分利用屋檐和屋脊的巧妙变化来对屋顶的样式进行微调,既体现了建筑的主次等级,又让整个建筑群落更显灵动和谐。

如建筑群落中庑殿顶等级最高,一般用于中轴线上,但在中轴线上要进一步体现主殿和次要建筑的区别,便会在主殿的屋顶上加设回廊,称为称为“副阶周匝”以此构成重檐结构,来凸显其建筑等级。

立柱与梁枋便是属于屋身部分,他们承担了整座建筑的所有重量。因此建筑的宏伟壮丽又能历经长久岁月,梁柱的选材就尤为重要。据传一棵树木的尺寸、水份和强度便决定了他在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对梁柱的选材尤为苛刻。只因梁柱如人的脊梁,即是承重主力又是串起无数建筑构建的关键。因此我们的古典建筑往往可以做到“墙倒屋不塌”,其精髓便是在梁柱选材和结构上的考究。

若说梁柱是建筑骨架注重的功能性结构,而梁枋不单单起到串联房梁和分担承重的作用,更能起到修饰的作用,让看起来似乎枯燥的梁柱多了几分精致韵味。

廊,亦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魅力之处,他属于传统建筑中的附件,是连接房屋的有顶过道。在园林建筑群落中,他还可以将殿堂馆榭,亭台楼阁连接为一个整体。既起到了遮风挡雨的实际功效,还让建筑群落倍增了几分曲折有致的情趣。

台基则是建筑的基地部分,它一般用砖石或是夯土筑成高处地面的平台,作为建筑的底座,可以起到防水避潮和稳固建筑基础的作用。

台基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台明便是台基的基座,他分为单重、双重和三重台明,当然建筑等级越高,台明的数量就越多了。台阶则是上下台基的踏步,一般有两种类别:踏跺就是普通的台阶,用于我们平时上下台基,礓嚓则是细密的台阶方便车马通行的慢行道。月台可以看作是台基的延伸,因突出建筑部分形成一个小广场,可以用于赏月,因此称其为月台。栏杆则无须赘言,便是起到围栏防护作用部分了。

以上便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大体结构,接下来小君还将就各种细节审美继续和大家慢慢聊,有兴趣可以加关注留言交流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