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现在居然硬刚五国,但问题是莫迪自负和现实的落差还是很大

历史 05-06 阅读:121 评论:0

最近,印度在加拿大境内暗杀了一位锡克教领袖,这一事件引发了加拿大政府的强烈不满。这位受害者拥有加拿大国籍,加上特鲁多政府为了争取国内印度裔选民的支持,决定对莫迪政府采取强硬态度。双方都不肯让步,甚至互相驱逐外交官,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莫迪甚至公开表示,印度当前的头号对手并非巴基斯坦,而是加拿大。

在这件事上,美英等国态度模糊,甚至偏袒加拿大,毕竟他们同属一个阵营,而印度曾是殖民地。莫迪对此极为愤怒,毫不畏惧与美英加等国交恶。印度政府敢在美国家门口挑战其盟友,正是源于莫迪的自信。但问题是,印度的这种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印度裔在全球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激发了印度的大国抱负。以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为例,她拥有印度血统。此外,英国、葡萄牙、爱尔兰的首相以及新加坡总统均为印度裔。不仅如此,印度裔还在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如世界银行行长阿贾伊·班加。在金融界,许多顶尖高管也来自印度裔背景。这些成就显著增强了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全球影响力。在莫迪总理的视角中,印度不仅属于世界,世界也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印度。

俄乌冲突让普京分身乏术,为了争取莫迪的支持,他不得不对印度示好。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较量给印度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为了牵制中国,美国不得不极力拉拢印度,对莫迪政府的种种行为也选择视而不见。莫迪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在外交上灵活周旋,从中谋取利益。在印加外交争端中,莫迪看准了美国的态度,掌握了主动权。

关键在于,把握重大机会离不开坚定的战略决心。当前中美之间的较量确实为印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印度必须展现出强大的战略耐心和精准的时机把握能力,才能将这种外部环境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动力。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莫迪政府似乎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影响力,正在全力拉近与印度的关系。其所谓的“印太战略”正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设计的。如果美国现在与印度闹翻,拜登政府过去八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整个“印太战略”也将宣告失败。届时,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的计划将成为一场空谈,也不会有其他国家愿意继续支持美国对抗中国。考虑到这些因素,莫迪的强硬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印度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莫迪也希望通过这一机会取代中国的地位。因此,莫迪的行为完全符合其战略利益。

国家间的较量,时机、地理条件和民众支持都是关键要素。面对中美对抗、俄乌冲突以及欧洲经济的波动,莫迪觉得印度正处于一个有利的时机,地理位置和民心所向都对其有利。然而,目前印度在这三方面都存在问题,根源在于其宗教纷争,特别是与加拿大的分歧就源于此。虽然印度教是目前印度最普遍的信仰,但信徒数量仅略超十亿,同时还有超过两亿的穆斯林以及众多其他小型宗教、民族和文化群体。这些群体对印度教的统治地位感到不满,因为历史和现实都显示,当宗教与极端的民族主义结合时,国家的稳定将受到严重威胁。

印度至今未能实现中央集权,中央政府难以有效管理地方事务。各邦的行政领导由地方选举产生,而非中央指派,这大大限制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由于各邦边界按语言划分,各邦坚决维护自己的语言特色,视之为重要的权利象征。因此,中央政府的政策在地方实施时常常遇到阻力。即便某些政令在中央通过,地方政府也可能拒绝执行或敷衍了事,莫迪政府对此束手无策。尽管莫迪努力改善这一状况,但成效并不显著。

对印度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将其视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它更像是由多个地区拼凑而成的集合体。印度内部的矛盾错综复杂,这种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少见。一方面,印度严格推行民主制度,坚持一人一票的选举方式;但另一方面,政府却对国内的饥荒问题视而不见,反而大量出口粮食以赚取外汇。莫迪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化的国家,而政教合一似乎只是他在与其他利益集团博弈时的一张底牌。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注定需要漫长的时间。

印度裔在欧美国家担任高级职务,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在国际事务中偏向印度。根据美国的研究,印度裔精英对祖国的情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完全脱离,一种是保持联系,还有一种是在新环境中获得提升。这些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职位,显然都是聪明人,特别是在涉及各自国家利益时,他们绝不会做出越界的行为。因此,印度政府无法通过这些印度裔高官获得国际支持。

母国优先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其实并不成立。就像海外华人的成就并不能直接代表中国的成功一样。同理,莫迪觉得印度裔在欧美国家的兴起就等于印度的成功,这种想法有点太简单了。

莫迪深谙在国际舞台上谋求自身利益的策略。印度始终在美国与西方阵营之间保持平衡,既不愿触怒美国,也不愿沦为美国的附庸。尽管美国长期试图拉拢印度,但印度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美国期待印度在亚太地区牵制中国,然而印度拒绝充当美国的战略工具,明智地避开了美国设下的陷阱。

印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发展确实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这些进步并不足以使其成为超级大国。这一限制主要源于其复杂的宗教体系和政治结构。莫迪作为领导人,尽管在多个方面推动了改革,但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印度的国家架构决定了其无法实现超级大国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