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想要客场挑翻巴黎圣日尔曼,阿尔特塔可以在这4点上发力

体育 05-07 阅读:29 评论:0

本文编译自 BBC News,作者 Alex Keble

#米克尔·阿尔特塔表示,#阿森纳将凭借 “怒火、愤懑、沮丧” 以及 “肚子里的难受劲儿”,努力在#欧冠半决赛次回合中扭转首回合 0 比 1 落后的局面。

对于周三前往巴黎的阿森纳队支持者来说,那里是 2006 年欧冠决赛失利之地,想到这里,心里就不是滋味。

阿森纳队在过去的七场半决赛(包括所有赛事)中均未进球(五负两平)。

但#巴黎圣日耳曼队也有自己的欧冠梦魇,也曾创造自己的崩盘纪录。这场比赛的胜负仍难料。

托马斯·帕泰重返阿森纳中场可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自从周一才开始训练的#奥斯曼·登贝莱能否恢复健康也至关重要。

接下来是战术层面的较量,首回合#路易斯·恩里克占得上风,但得益于米克尔·阿尔特塔在中场时的调整,或许这场较量会朝着阿森纳有利的方向发展。

克服紧张情绪和历史创伤,阿森纳的支持者们有理由感到乐观。确切地说,有四个理由。

1. 保持阿尔特塔在首回合中场调整时改用的4-2-3-1阵型的逼抢强度

对于那些悲观的球迷来说,有个好消息:阿森纳首先要做的可以归为 “继续以往的策略”。即最后 70 分钟,而非前 20 分钟。

在酋长球场的前 20 分钟,巴黎圣日耳曼队完全压制了阿森纳队,他们在中场的推进如入无人之境。在这段时间里,巴黎圣日耳曼队的控球率高达 77%,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将主队压制在后场。

恩里克最初的布阵让阿森纳的 4-4-2 阵型陷入混乱。法比安·鲁伊斯和若昂·内维斯位置靠前,压制住了德克兰·赖斯和米克尔·梅里诺,这使得奥斯曼·登贝莱得以从锋线回撤,成为中场的自由人。

每当阿森纳的双人中场试图盯防登贝莱,那两个高位的八号球员中总有一个处于无人盯防的状态。

在这个例子中,正如《比赛日》节目中所展示的那样,当阿森纳队最初以 4-4-2 阵型布阵时,鲁伊斯和内维斯都在两线之间处于无人盯防的状态

在《比赛日》节目中,评论员斯蒂芬·沃诺克解释说,阿森纳队的布卡约·萨卡过早地脱离了 4-4-2 的阵型,这使得巴黎圣日耳曼队得以在左路打开缺口。

于是阿尔特塔将阵型调整为 4-2-3-1,如下图所示,将马丁·厄德高从锋线撤下,放到中场去盯防维蒂尼亚。

阿森纳现在在中场多了一名球员,得以应对维蒂尼亚、内维斯和鲁伊斯之间那些聪明的换位,再加上中后卫更积极地前压去拦截登贝莱,这使得巴黎圣日耳曼无法占据主导地位。

开场 20 分钟过后,阿尔特塔将阿森纳的阵型调整为 4-2-3-1。厄德高盯防维蒂尼亚,阿森纳中场五人组每人只需盯防一名球员,从而巩固了中场

阿森纳队信心渐增,在中场成功抢断,逐渐占据优势,让前锋获得更多控球机会。从第 21 分钟到第 95 分钟,阿森纳队控球率达到 55%,射门次数以 10 比 7 超过巴黎圣日耳曼队。

帕泰的回归应该能帮助球队再次做到这一点,而且会做得更好。上周他很可能已经察觉到危险从而阻止了登贝莱的制胜球,而且他应该能比梅里诺更聪明地盯防巴黎圣日耳曼的中场球员。

但所有人都应关注这场比赛的关键对决:厄德高对位盯防维蒂尼亚,后者是恩里克流畅传控足球的节拍器和组织者。

在欧洲五大联赛中,维蒂尼亚每 90 分钟的触球次数(117 次)和成功传球次数(98 次)仅次于拜仁慕尼黑的约书亚·基米希,排名第二。

限制住维蒂尼亚,巴黎圣日耳曼队可能就难有作为。

无论是赖斯还是梅里诺,都应当在第 4 分钟登贝莱进球之前移动过去防守他的

2. 让厄德高回撤,与萨卡一起掌控比赛节奏

在 4-2-3-1 的阵型下,阿森纳应该能与巴黎圣日耳曼势均力敌,这能立刻解决很多问题,并在场面上让双方更加均衡。在此基础上,阿尔特塔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阿森纳控球时如何更好地发挥#厄德高的作用上。

这位挪威球员因在重大比赛中表现不佳而受到一些球迷的批评。

阿尔特塔在首回合赛后表示:“我们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在 15 到 20 分钟后得到了纠正。我们在比赛剩余时间里一直保持住了这种状态,我认为这扭转了比赛局势。”

当被进一步追问他的意思时,阿尔特塔告诉记者,这是 “我们控球时出现的问题”,他还补充道:“在某个特定时刻,你没有机会现身,他们决定把所有中场球员都撤回来,那你就很难应对了。”

阿尔特塔可能指的是厄德高在阿森纳控球时未能 “接应”,他在前 20 分钟里仅触球三次。

如下,在第11分钟,厄德高不见踪影,迫使威廉·萨利巴和大卫·拉亚两次交换传球,之后巴黎圣日耳曼赢得球权:

厄德高身处高位,远离球门,使得萨利巴(控球时)无法向前传球

随着比赛的进行,厄德高的表现愈发出色,帮助阿森纳在三个区域推进,不过以他的高标准来看,他的影响仍然有限。

他30次传球中只有10次向前推进超过一码。

厄德高在与巴黎圣日耳曼首回合比赛中的传球图——他的很多传球都是横向的

解决办法是让厄德高更靠后一些。

这位阿森纳队的队长在被允许于中场右侧拿球时如鱼得水,先感受一下球权,然后再与队友进行传接配合。

请注意厄德高在巴黎圣日耳曼首回合比赛中的热区图与他在阿森纳7比1大胜埃因霍温的比赛中(这场比赛被普遍认为是这位挪威球员本赛季的最佳表现)的热区图之间的差异:

图1:厄德高在对阵埃因霍温的比赛中回撤到右中场的较深位置,掌控者比赛节奏

图2:厄德高对阵巴黎首回合比赛时的平均活动区域更加靠前

阿尔特塔需要让厄德高位置更靠后,这样他就能通过摆脱逼抢的一脚出球来掌控节奏,这不仅能让阿森纳避免被逼抢,还能与萨卡更流畅地配合。

3. 下半场像维拉那样展现出勇气和攻击性,向对手发起猛攻

这就是阿尔特塔从首回合比赛中所能学到的全部了。

他本该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仔细研究阿斯顿维拉在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的出色表现——当时他们以 3 比 2 击败巴黎圣日耳曼,但总比分 4 比 5 落败。

“我认为我的球队从未以这种方式被另一支球队压制过,”路易斯·恩里克说道,“但这个对手必须冒险,因为他们即将被淘汰出局。他们进攻的强度非常大。”

这就是阿森纳需要做的。

维拉的紧迫感、直接性和无畏精神让巴黎圣日耳曼队陷入混乱。或许是因为过去崩盘的阴影,他们逐渐陷入被动,最终被摩根·罗杰斯的带球和马库斯·拉什福德的速度所压制。

我们已经讲过阿森纳如何能遏制住巴黎圣日耳曼并掌控局面。

如果他们在控球时也敢于冒险,他们就能效仿维拉,把对手搅得晕头转向。

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途径是迈尔斯·刘易斯 - 斯凯利。

上周,他一度成为比赛的关键球员,当时他开始控球并绕过阿什拉夫·哈基米,为球场打开了局面。

图1:刘易斯-斯凯利的反向跑位吸引了哈基米

图 2:一旦转身,阿森纳的左后卫便向前推进,将球传给马丁内利,后者得以从身后插上

哈基米在盯防加布里埃尔·马丁内利和补防内收的刘易斯·斯凯利之间左右为难,可能会再次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尤其是如果赖斯——随着帕泰回归而得以前插——能像维拉那般通过带球推进制造混乱的话。

4. 将冒险的足球风格转化为定位球优势

如果上述情况都按计划进行,阿森纳应该会比首回合获得更多的任意球和角球机会。这仍是他们在巴黎取得进球的最佳途径。

阿森纳本赛季在英超联赛中通过定位球打进 14 球,定位球的预期进球数(xG)达到 15.91,这一数据在欧洲五大联赛中无人能及。

与此同时,巴黎圣日耳曼在法甲联赛中已因定位球失球10个(其中6个来自角球),占其总失球数的30.35%。这一比例在法国联赛中遥遥领先,在欧洲五大联赛中也位居第六。

整个赛季,恩里克的球队在攻防两端的角球防守上都存在问题

在首回合比赛前,人们对此悬殊差距议论纷纷,然而阿森纳在巴黎圣日耳曼的半场仅获得三次角球和六次任意球。

如果阿尔特塔的战术安排得当,这些数字还会攀升,进而创造出阿森纳过去几年乐于见到的那种定位球机会。

以上就是在巴黎取得辉煌胜利的四点战术路线。

采用4-2-3-1阵型遏制巴黎圣日耳曼的中场轮转;让厄德高深入参与比赛掌控局势;控球时大胆冒险,充分利用定位球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