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领域,当前更多使用常住人口来描述一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状况。
但在老百姓看来,自己出生和长大的那个地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在统计指标上,这叫户籍人口。有了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当一个地方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时,表明有一部分户籍人口离开了本地。反之,当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时,表示有一部分外地人来了本地。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得到以户籍人口为基准的、人口净流出或净流入情况。在图表中,用(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X100,得到各地的人口净流入率。如果数据为负,表示人口净流出。

从数据看,2023年各省的人口中,有12个省份人口净流入,分别是京津、浙江沪、辽宁、福建、广东、海南和部分少数民族区域外。其余的19个省份,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从比重看,北京和上海的外地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达到了50%以上,即每两个本地人,就对应着一个外地人。浙江和广东的外省人比例也在25%以上,每四个本地户籍人,对应一个外省户籍人口。论流失率高,从这个指标看,贵州超过16%,排名第一,河南、安徽和广西均在12%以上。换算过来,贵州、河南、安徽和广西这四个省份,每八个户籍人口中,至少有一个人流出到其他省份。另外,黑龙江、江西和甘肃,流失率也在10%以上.很多网友说东北人口流失严重,但结合户籍人口数据看,黑龙江和吉林的流失率均排不到全国前五。人口跨区域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政策或个人的原因,最终无法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安家,也无法享受一部分因纳税带来的社会福利。随着全国人口趋向减少,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本地居住、工作和购买住房,可能成为很多地方努力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