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等1101人拟保送名校引热议,网友:十年寒窗还不如个体育生
估计每一个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文化生,都会不服体育生,觉得他们头脑发达四肢简单。正是因为这个朴素的想法,所以当5月6日下午,体育总局公布了1101名运动员被保送进入大学,其中包括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而全红婵、黄雨婷这些奥运冠军的名字也位列其中。
但是谁能想到评论区间两极分化,不少质疑的声音如往年一样传来。很多人都认为目前的体育早不像以前是力量的体现,一个国家是否富强是否强大还是需要那些工科人才,就算在体育赛场上一塌糊涂,也不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强大。而一个弱小的国,就算体育再好,也是个弱国,比如旁边的那个岛国。
赞成者们则认为以全红婵为代表的这些运动员,当普通孩子还在教室里埋头刷题,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为国争光的旅程。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用汗水和努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保送进大学也是对他们付出的肯定和回报。
不过现在,有网友对于一些运动员不用考试就能进浙大、北体大这样的名校,很多人还是不乐意看到的,他们认为这些运动员实际上体能技巧上很高,可是在文化素养上极低。进入这些高校挤占普通考生的名额,这公平吗?
因为高考可以让普通的孩子改变命运,每一个孩子都在这条独木桥上拼命挣扎,而一些运动员们的保送,在这些家长看来,实际上并无意义。
也有网友评论,十年寒窗不如三代经商,现在还不如个体育生。
其实这次的名单,好在没有高尔夫、马术等通常被视为需要投入巨大,需要很大背景的运动类别,但是有的保送内容还是运动员拿到的成绩,而有些国内的比赛似乎还是有刷名次的可能性。正因为是这些学生的保送引起了部分网友的不满。像全红婵,黄雨婷们这类公众运动员,大家反而没有什么质疑。
但是也有人表示了反对,专门翻出了数据。目前中国注册运动员大约有5万人,可真正能拿到国际赛事奖牌的不到1%。而985大学的录取率还有1.5%呢。这么一对比,拿金牌比考名校难多了。就拿全红婵来说吧,她7岁就开始跳水,每天泡在水里长达7个小时,文化课只能靠碎片时间来学习。射击冠军盛李豪为了备战奥运,整整三年都没进过学校教室。这些孩子付出的,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之路。
其实问题主要在于有很多人的背景大家不知道,保送标准到底是看奖牌数量,还是看家世背景?网友们害怕的是,有人打着运动员的旗号“走后门”,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就像几天前的4+4,当规则不透明,存在暗箱操作,那么这种晋升的渠道就会变得很有深意。
当然在对体育生的培养上,笔者确实觉得现在的方式不如西方一些高校的方式,比如德国运动员可以边训练边读文理中学,他们在追求体育梦想的同时,也不会耽误学业。美国常春藤专门给体育生留名额,为那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他们退役后,并不是只能听从安排进体制,也不是只能去做教练。更多的还是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正常的跟同龄人竞争。
譬如挪威滑雪冠军退役后能转行当工程师,这说明他们的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网友评论
-
2025-05-07 22:33:22
奥运冠军的招牌确实可以,能出几个郭晶晶之类的人物都是赚到,账郭晶晶学习不好吗,可以更多的改变体育规则,起码可以说的上话
-
2025-05-07 21:53:14
奥运冠军为国争光没什么好眼红的,不如把非洲留学生整顿一下,这帮留学生做啥贡献了
-
2025-05-07 21:50:37
我这么说吧,去体校有部分就是不想学习的孩子去的,女的咋样不知道,男的到体校挨揍都是家常便饭,死个人也就50万,天天晚上挨揍你信吗,拎出来一把刀子扎手指你试试,体校的校园霸凌更严重,知道内情的谁敢把自家孩子放体校,你以为体校没有人情世故吗,不是特别铁的关系,没有别的武术生帮你就等着挨揍吧,体校的黑暗你想象不到
-
2025-05-08 09:45:21
本来就是不相干的两条线,互相也没有可替代性,不懂为什么要送学历。今天给运动员送文凭,明天是不是可以给学霸送奥运会金牌?搞不懂,实在是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