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乌杜卡教练防守勇士的战术:双塔,区域联防配合一盯四防
休斯敦火箭在抢七大战不敌金州勇士,遗憾告别赛季。
火箭输球的原因是进攻体系差,当家球星成色不足,但火箭队的防守非常硬朗,正是这套防守体系将勇士拖入泥潭。
火箭队防守体系立体繁复,变化多端,体现了乌杜卡一流的防守水准。甚至勇士当家球星库里在G4、G5被防守得只拿了17、13分。
G6赛后,当谈及火箭队采用区域联防结合“一盯四联”(box-and-one)的原则来防守库里,火箭主帅乌杜卡说道:“当我们开始使用更大个子的阵容时,这是必要的,我们在区域联防时的沟通甚至比人盯人防守时还要好。现在没有很多球队会使用双塔阵容,而我们喜欢这套阵容所发挥的作用。”
乌杜卡揭示了火箭防守勇士的诀窍:
一、双塔:
从G6下图的轮换次序看,乌杜卡重用了亚当斯,并和申京组成双塔,提升了球队的高度,对勇士这种小体型球队实施体型压制。
乌杜卡在凯尔特时期就喜欢用双塔,他的双塔没有其他球队双塔的“笨拙”,镇守禁区护筐,保护篮板,有必要时还能拉得出去换防。
火箭双塔同样做到了,申京和亚当斯有必要时真可以实现无限换防。
你能想象为库里面对亚当斯3投中1吗?是的,下面动图很例子,亚当斯居然能封堵库里的投篮,他的机动性被严重低估了。
双塔后以体型压制了喜欢小阵容的勇士队,再配上小史密斯的“恐怖三高”,场上高度更加恐怖。
当然科尔也不是盖的,G7增加鲁尼时间,减少了波斯特上场时间,提升场上高度,以匹配火箭双塔。
这种临场变化,体现了15大名帅风采,反观湖人队那位只用一种方案、不知变通的主帅…………
二、夹击库里
像库里这样历史级别的三分手,必须施以高压夹击,这大概是乌杜卡从22赛季期间获得的血泪教训。
所以即便乌杜卡喜欢无限换防,在面对勇士时候仍是乖乖实施了夹击库里,尤其将库里往边线逼防造成失误或打铁。
这样同时也在赌库里队友投不进。
当然这种防法存在库里队友爆种的风险,这也是乌杜卡需要承受的。G7希尔德大爆发则让乌杜卡防守体系出现漏洞,最终火箭输球。
乌杜卡的夹击层次性好,变化多,还能在区域联防或者一盯四联的基础上迅速切换成夹击。
这种和迷恋无限换防的湖人主帅,高明得太多了。
三、区域联防
近几场,乌杜卡重用亚当斯,并围绕其为防守轴心,大摆区域联防。
区域联防和人盯人是篮球两大防守阵型,区域联防是防守落位时,每个队员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
区域联防可以把球逼在外围,保护禁区。区域联防包括2-1-2、1-2-2、2-3、 3-2、1-3-1区域联防和对位联防。
NBA这儿,区域联防常用于三种场景:
1、球队体型不够,用团队的力量弥补身高的不足
2、球队有球员防守能力太差,用团队力量隐藏之。
3、球队有大体型内线,用联防最大化其护筐防守能力。
明显,火箭属于第三种。
当然联防很怕三分爆种,当勇士投不进时候,火箭机会就来了。
例如勇士队G6全场三分命中率仅有30.6%,库里的队友三分命中率仅27.3%,这让火箭得以大摆联防。
G7希尔德爆种,则让乌杜卡有点措手不及了,最终G7输球。
火箭联防的轴心是亚当斯,常守2-3联防。
当勇士三分不举想要通过内线得分时,联防遏制了勇士的攻筐,例如G6,勇士内线得分只有32分(火箭是42分);此外联防也保护了篮板,例如G6后场火箭拿了35个后板(勇士只有29个)。
由于火箭队防守悍将多,对抗强,联防同时补位协防及时,破坏了勇士传切内外连线,例如G6造成了勇士16次失误,利用失误得了22分(火箭自己11个,勇士利用失误得了12分)。
当然了,面对库里这样顶尖的三分手,单靠联防有极大的风险,所以基于联防基础,火箭能迅速切换为盯人,夹击,一盯四联。
四、一盯四联
一盯四联是2019年纳斯教练执教猛龙期间,总决赛击败勇士的绝招。这招同样乌杜卡也在用。
一盯四联即用一人守盯人,针对对手最强的得分手(库里),其余四人守区域。四联的站位有两种:矩形站位或菱形站位。
这两种阵型火箭都使用过。下面第一图为矩形站位(常以双内线或单内线守下线),下面第二图为菱形站位(一般中锋守下线)。
一盯四联领防者需要在三分线外对库里实施高压防守。火箭队能拿出来的资源很多,阿门、范乔丹、杰伦格林、伊森和狄龙都对位过库里。
库里如果持球进内线,四联的其他球员则会实施协防夹击。
当然,一盯四防给了库里队友很大的进攻空间,同样在赌库里队友不进。G7同样折于希尔德三分爆种+库里最后时刻收割。
总之,火箭用了丰富的防守体系掐住了勇士的进攻。只是他自身的进攻实在难以匹配,尽管将比赛拉到适合自己的难看的节奏,最终G7折戟,但火箭年轻人这赛季已经做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