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不可错过,最精彩的7首晚春诗,精彩无限,带给人诗意和美感

推荐 05-01 阅读:123 评论:0

晚春是最美的季节之一,不冷不热,花红柳绿,是踏青出游的大好时机,自古至今深受诗人们的喜爱。

那流传至今的“晚春诗”都有哪些?本文就分享其中最精彩的7首,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这些诗千万不可错过。

第1首 唐朝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以拟人手法将草木人格化,“知春”二字点出晚春时令特征。前两句描绘群芳争艳的绚烂图景,后两句笔锋突转,通过杨花榆荚的无才思与作雪飞形成反差美。

全诗在热闹中暗含落寞,既赞美生命勃发又暗叹春色将逝,更以杨花自喻,表达诗人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

第2首 唐朝王维的《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诗人以鹊、莺啼等意象勾勒晚春画卷,鹊鸟哺雏与春草共生,黄莺啼鸣与落花同舞,展现生命轮回的哲学意蕴。

结尾“黄发暮”与“惜年华”形成强烈对照,在恬淡的田园画面中注入岁月易逝的深沉感慨,体现王维晚年诗风中特有的禅意与人生体悟。

第3首 唐朝杜牧的《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此诗暗含诗人与少女的错过情缘,蕴含无奈与惋惜。

此诗前两句以寻春来迟隐喻错失良机,后两句借“深红落尽”与“绿叶成阴”的意象转换,既写晚春花谢果成的自然规律,又暗喻少女已嫁的人生遗憾。

全诗在写景中寄寓人生哲理,展现杜牧特有的含蓄蕴藉之美。

第4首 唐朝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打破时空局限,通过山寺与人间的时间差制造诗意惊喜。

此诗前两句形成强烈对比,后两句以拟人手法将春天实体化,“转入”二字灵动传神。

全诗在失望与惊喜的情感转折中,揭示自然规律的深层奥秘,展现白居易平易语言中蕴含的哲理深度。

第5首 唐朝韦庄的《晚春》

花开疑乍富,花落似初贫。

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紫芝虽自唱,白雪少人听。

寂寂空山暮,知音复是谁?

诗人以经济视角喻花事,乍富、初贫新奇贴切。中间直抒胸臆的“唯爱春”强化晚春珍贵,后段用紫芝、白雪典故,在空山暮色中发出知音难觅的慨叹。

全诗将个人际遇融入季节感怀,形成独特的隐喻体系。

第6首 北宋秦观的《三月晦日》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此诗前两句写世人强留春天的徒劳,后两句展现豁达心境。

诗人突破伤春窠臼,以夏木阴阴开启新境,体现辩证思维。

全诗在劝慰中暗含哲理,展现秦观词之外的诗家胸襟,将晚春的终结转化为新生的起点。

第7首 唐朝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

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

嫁与春风不用媒。

此诗以越女娇腮喻花朵,赋予晚春花事以生命质感。

“日暮嫣香落”写尽残春凄美,末句“嫁与春风”将落花飘零转化为浪漫婚嫁,用奇崛想象消解伤感情调。

全诗在凄艳中见壮美,典型体现“诗鬼”李贺鬼才的诗风特征。

朋友们,很精彩的7首晚春诗分享完了,读完这些诗有何感想?欢迎分享高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