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乐园惊现杀人魔,母亲复仇计中计

推荐 05-07 阅读:0 评论:0
我带着女儿在滑梯处玩耍,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问我:“叔叔,能把你女儿送给我吗?” 童言无忌,我笑着回应他:“她可是我的宝贝疙瘩,哪能轻易给你。” 男孩又追问:“那要是她死了,你会很难过吗?” 我顿时警觉起来。 这个儿童乐园是附近商户集资建的,常来玩的孩子我大多认识,可这孩子我从未见过。 怀疑他是人贩子同伙,我带女儿离开,回去后叮嘱她别再去那个乐园,远离那男孩,更不能吃他给的东西或跟他走,女儿点头应下。 几天后,女儿告诉我,她看到那男孩带着对门烘焙店店主的女儿不知去向。她本想跟上,想起我的话便没敢。 开烘焙店的是对离异母女,母亲韩雨,女儿小琦才四岁。街坊们体谅韩雨独自带娃不易,一直很照顾她们。 我赶忙给韩雨打电话,可她好像出去送蛋糕了,电话无人接听。 约一个半小时后,韩雨疯了般冲进我店里,抓住我女儿急切追问:“小琦去哪了?快说!” 女儿吓得语无伦次,我让韩雨赶紧报警,随后一起去找,可线索到马路边就断了。 警察效率很高,根据我的描述和附近监控,当晚就找到了男孩,他叫刘启。 刘启坚称没拐带小琦,他父母也帮着撒谎,说儿子一直在家。 警察拿出监控戳穿谎言,刘启这才支支吾吾道:“我没到十二岁,不用坐牢吧?” 刘启把我们带到附近一个烂尾楼,指着地上的小土坑说:“她在那。” 警察刨开浮土,发现坑里埋着个快递常用的泡沫箱子。 打开盖子,小琦蜷缩在里面,眼睛睁着,嘴巴微张,满是恐惧。 韩雨当场崩溃,想扑上去伤害刘启,被警察拦住。 警察让刘启讲述作案过程,他思路清晰得让我脊背发凉。 刘启说,他在工地发现这个坑后,就想“活埋点东西进去”。 起初想埋野猫,可野猫跑太快,他失败了。 于是目标变成“小孩”。 但坑太小,他用两根鞋带绑一起量坑的尺寸,遇到合适目标就先用鞋带量,再实施拐带。 他还说,选目标只挑小女孩,一是小女孩不易反抗,二是身体柔软,易折叠。 “你先杀了人,再埋进去的?” 刘启摇头:“我让她自己躺进去的。” 他设了个骗局,先拿来两个大纸箱,让小琦躺进去,给她巧克力吃,让小琦以为在做游戏。 后来让小琦钻进坑里的泡沫纸箱,小琦毫无怀疑。 “她躺进去后,我就盖上木板,压几块地砖,然后埋土……” 刘启说过程中小琦一直在挣扎,他跳到木板上踩了几脚,小琦就不动了。 韩雨没听完就晕了过去,警察送她去医院抢救。 我听到老警察们气愤地说:“干这么多年警察,从没见过这种畜生,要不是他父母在,真想打死他……” 书名【童案复仇计】,内容来自 「纸糊」。 小琦的事传开后,街坊们找我要刘启家地址,想为韩家母女出气。 但未成年罪犯隐私受法律保护,警察要求我不能泄露刘启信息,否则要担责。 过了几天,韩雨到我店里哭诉,说警方准备撤案。 原因是刘启不满十二岁,无刑事责任能力,警方只能依法撤案。 我惊呆了,刘启明明杀了人,别说坐牢,连法庭都不用上,这算什么道理? “警察说就算我自己去告,检察院也不受理,最多走民事诉讼让刘启父母赔偿……可我女儿的公道谁能赔给我……”韩雨哭得眼角渗血。 更气人的是,刘启父母不仅不道歉,还不接韩雨电话。 即便通过警方沟通,他们也只说忙,没时间理会。 老婆心疼,给韩雨熬了汤:“都是做母亲的,有些悲剧发生了也没办法,你还年轻,再找对象生一个,就当小琦轮回转世了。” 韩雨声音沙哑:“我过不去这道坎!一闭眼就好像听到小琦在哭,说死不瞑目,我心如刀绞啊!” 都是为人父母,我们理解韩雨的痛苦,劝她先领回孩子尸体,办好后事,再考虑打官司。 灵堂设在韩雨的烘焙店,街坊们都来了,翻来覆去都是那些安慰的话,韩雨哭累了,也麻木了。 吃白事饸络时,卖烤鸭的老张说小琦这事怪韩雨没操心,被几个女人一顿怼:“你们男人带一天孩子试试,难道一天不吃饭盯着孩子?” 卖肉的王胖子猛抽着烟:“要是这事儿发生在我身上,坐牢我也要把那小畜生剐了,可惜韩雨这么好的女人,没男人帮她出气。” 韩雨亲戚少,忙不过来时我和妻子就帮忙招呼。 女儿在门口独自玩耍,我叫她过来,叮嘱不许乱跑,女儿乖乖点头。 我很纳闷,这小丫头平时爱顶嘴,今天咋这么听话? 女儿嘿嘿一笑,张开嘴露出牙上的巧克力。因为她蛀牙严重,我们不许她吃甜食。 “是韩阿姨给你的吗?” 女儿摇头:“是哥哥给的。” “哪个哥哥?” “就是带小琦走的哥哥呀,他说这些巧克力小琦没吃完,就送给我了!” 我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把女儿交给老婆,让她看紧了,一秒都不能离开。 我带几个人在周围找了一圈,没发现刘启的踪迹,看来他已经跑了。 我越想越怕,万一刘启带走我女儿,也找个坑埋了怎么办? 我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晚上,我悄悄把刘启来找女儿的事告诉韩雨。韩雨怒目圆睁,抓住我的胳膊:“你下次早点说,我来杀了他!” 看着小琦露着虎牙微笑的黑白照片,我默默做了个决定: “你真想报仇吗?我有办法,还能让你不用坐牢。” 韩雨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于是,我让女儿像往常一样玩耍,实则暗中留意,寻找刘启行踪。 我和韩雨轮流盯着,坚持了近一个月,我终于看到鬼鬼祟祟的刘启出现在儿童乐园附近。 我给女儿打电话,让她马上回家,刘启果然跟了上去。 我开着面包车悄悄跟在刘启身后,在一条没监控的路上绑架了他。 书名【童案复仇计】,内容来自 「纸糊」。 我把刘启带到韩雨的仓库,韩雨拿来小琦的照片,点上一炷香:“琦琦乖,妈妈今天让你安息。” 刘启哭闹挣扎:“叔叔,阿姨,我还是个孩子啊!你们怎么忍心伤害我?” 韩雨没有丝毫犹豫,抓住刘启就往揉面机里塞。 刘启体重约五十公斤,揉面机最大容量六十五公斤,但想把人完全塞进去太难了。 刘启一条腿卡在外面,韩雨拿敲面饼的大木槌,对着刘启的关节猛砸,把腿掰断后塞了进去。 说实话,我不清楚韩雨具体打算怎么处置刘启,我们原本只约定我负责绑架,她为小琦复仇。 韩雨打开开关,转动的搅拌臂剐下刘启一大片肉。 刘启尖叫:“我以后再也不杀人了!我一定做个好孩子!叔叔阿姨,求求你们原谅我!” 我忍不住拍停机器:“别这样,给他个痛快吧。” 韩雨瞪着通红的眼睛,把一样东西拍到我面前。 那是一条崭新的鞋带,两条连在一起,和我女儿身高差不多。 我只好让开,任由韩雨把机器开到最大。 刘启的尖叫声渐渐被机器轰鸣声掩盖,半小时后,我们把一盆不成人形的东西送进了韩雨的面包炉。 韩雨扔了几个面团进去掩盖尸油焦味,这时本就是她做面包的时间,即便浓烟滚滚也不会有人怀疑。 烧完刘启的尸体,韩雨把炉膛骨渣清理干净,在店里摆上从别处买来的面包。 我把准备好的口供和说辞交给韩雨:“接下来才是关键,警察肯定会反复盘问你,准备好了吗?” 韩雨语气平静得可怕:“放心,我不会为一个畜生赔上自己。” 刘启失踪第二天,五六个警察来到韩雨店里。 我赶紧通知街坊来给韩雨助威,大家同情韩雨,一下来了几十人,把警察吓了一跳:“干什么?袭警可是重罪!” 王胖子喊道:“领导,我们不想闹事,就想问问,你们不抓杀人犯,来调查受害人算怎么回事?” 一个肩上两杠两花的老警察站出来:“我理解大家心情,但警方撤案是按法律程序来的,我们得照章办事。” 老张不服气:“上次一个老头在我门前摔倒,非要讹我两万,最后警察说老头是弱势群体,让我赔了一万五,那时怎么不照章办事?” 老警察被怼得无言以对,大家群情激愤:“小雨,别怕,如果谁闹得凶谁有理,我们天天陪你上公安局闹!” 最后,韩雨主动出来安抚大家:“感谢大家照顾,小琦被害不是警察的错,他们很快找到凶手,我很感激,大家散了吧,别干扰警察办案。” 韩雨表现出色,我之前叮嘱过她,要在警方心中树立主动配合调查的好形象。 警察也是人,办案会代入情绪,要是同情韩雨,就不会深究,韩雨就能过关。 老警察擦了擦汗:“嚯,这么大场面,看来你人缘不错。” 韩雨一边泡茶一边苦笑:“我们做小生意的,和领导您不一样,没人发工资,出了事也没人管,大家只能互相帮衬,您今天来有什么事?” 她给老警察倒了杯普洱,老警察感激地笑了笑,递上名片——吴峥: “找小琦那天我也在,对那孩子的遭遇我很抱歉,今天来是因为刘启的事。” “昨天接到他父母报案,说儿子失踪了,考虑到你们的纠葛,警方怀疑你可能与此案有关,但别激动,这只是例行程序,不代表你是嫌疑人。” 我知道吴峥在说谎,要是按失踪案处理,用不着来这么多警察。 他们就是怀疑韩雨杀了刘启,今天来搜查证据。 不过,这难不倒韩雨,应对警察盘问我们排练过很多次。 可韩雨的举动让我吃惊,她把手腕往桌上一放:“没错,人是我杀的,你们抓我吧。” 我和吴峥都很惊讶。 “韩小姐,你说的每句话都要负法律责任,你真承认自己谋杀了刘启?” “对,我承认,要是不能亲手杀了害我女儿的凶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韩雨开始哽咽,吴峥有些手足无措,赶紧叫随行女警安抚韩雨情绪。 我暗自佩服韩雨的高明,她的回答比我预想的还好。 刑侦是专业学问,有心理学、生物学和多年办案经验支撑。 想在刑讯时骗过警察,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几乎不可能,他们能从细节察觉嫌疑犯是否说谎。 我原本打算让韩雨尽量沉默。 但韩雨主动出击,把问题抛回给警方:我告诉你事实,信不信由你。 吴峥显然没把韩雨的话当真,觉得她在发泄,这一关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吴峥拿出笔记本,开始询问韩雨事发时的行踪,整理时间线。 警方根据监控能推算出刘启失踪时间,但这没用,因为绑架刘启的是我,韩雨一直在店里,有很多顾客能作证。 只要警方不往有同伙的方向想,韩雨的不在场证明就很牢固。 吴峥也得出同样结论,即韩雨不具备作案条件,他拿出一双医用橡胶手套:“韩女士,不介意的话,我们在你店里查看一下,放心,不会乱动东西。” 警察们立刻行动,拿了十几个证物袋,把韩雨的擀面杖、面包刀、黄油刀等可能当凶器的东西都装了进去。 一个警察仔细检查仓库、衣柜、冰箱,另一个用透明胶带在地上粘取毛发和指纹,还有一个用棍子敲打墙壁、掀开吊顶,确认店里没有藏东西的死角。 吴峥对店里的烤炉很感兴趣,说自己是新疆人,家里也有类似烤炉,平时做馕和烤包子,不过个头小很多: “顺便问一下,这个炉子最高能烧到多少度?” “五百度左右,我用的时候最多到三百度。” 吴峥心不在焉地点点头,我猜他在推算这烤炉能不能用来焚尸。 人体骨骼分解温度在六百度到八百度,达不到这个温度,烧出来是碳化骨架,处理起来很麻烦。 但我做了个工具,临时加高烤炉烟道,让炉膛温度升到八百度以上,所以才能处理刘启的尸体。 书名【童案复仇计】,内容来自 「纸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