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单就是不给美国,特朗普火速请求和解
据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消息,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影响,中国炼油企业大幅削减了从美国的石油采购量,降幅高达90%。与此同时,中国从加拿大的原油进口量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今年3月,从加拿大温哥华港运往中国的原油量飙升至730万桶,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4月这一数字还有望继续攀升。
马克·卡尼(资料图)
加拿大是全球重要的原油出口国,拥有丰富的油砂资源,特别是其西部的油砂储量可观。加拿大西部输油管道扩建项目(TMX)在去年投入商业运作,为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获取艾伯塔省油砂区的原油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通过温哥华港口,加拿大的原油可以直接出口至亚太地区,运输成本较低且供应稳定,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
近年来,中国积极与中东、俄罗斯等传统能源供应大国保持稳定合作,同时也在不断拓展新的能源合作伙伴,如加拿大、巴西等。这种多元化的能源供应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中国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增强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减少对美国能源的依赖,转向加拿大等其他供应国,是中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
中国将石油订单转向加拿大,给美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直以来,美国凭借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地位,在能源出口方面占据着优势。然而,中国这一订单的转移,让美国石油产业感受到了切肤之痛。美国石油出口量大幅下降,大量石油订单流失,按照当时61.5美元一桶的国际原油价格计算,直接损失就高达十几亿美元。
马克·卡尼(资料图)
不仅如此,这一变化还对美国国内的供应链和就业市场造成了连锁反应。石油产业是美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涉及到众多上下游企业和大量就业岗位。订单的减少,导致相关企业营收下滑,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进而引发裁员等问题,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沉重压力。
当地时间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面对记者明确表示,他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甚至还表达了降低关税的想法。他担心持续提高关税会使两国贸易陷入停滞,影响美国商品的出口。这是特朗普在发动贸易战后,首次在公开场合,就对华关税问题释放出明显的松动信号。此前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发起关税战,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改变美国的贸易逆差状况,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如今他态度的转变,正是美国在贸易战中受挫的有力证明。
除了石油领域,中国在其他商品贸易上也做出了调整。例如在大豆进口方面,中国从巴西大量进口大豆,在短短一周内就至少进口了240万吨,这使得原本属于美国的大豆订单被巴西获得。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雷格兰对此表示不满,认为美国农民不应成为贸易战的牺牲品。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在贸易战中积极应对,通过调整贸易结构,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让美国切实感受到了贸易战带来的巨大代价。
石油(资料图)
中国的能源战略调整也改变了国际间的力量平衡。美国长期以来凭借其在能源和经济领域的优势,在全球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加强能源合作,打破了美国在能源领域的部分垄断,使得地缘政治格局更加多元化。
中国将730万桶石油订单转向加拿大,只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全球能源格局调整中的一个缩影。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积极调整能源战略、推动贸易多元化的决心和智慧。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布局,通过加强与各国的能源合作,提升自身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同时也为全球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而对于美国来说,特朗普政府需要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思考如何在全球化的今天,通过合作而非对抗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