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人:一年捞400具尸体,曾遇见听懂话的尸体,一辈子都忘不了

社会 05-04 阅读:97 评论:1

捞尸人这个职业,估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更别说了解了。他们常年跟水里的尸体打交道,干的是脏活累活,还得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可就是这些人,用自己的双手,把逝者从水底捞上来,让家属能有个告别。

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位捞尸人,叫万述国,他一年能捞400具尸体,其中还有一具似乎能听懂人话的,让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捞尸人是干啥的

捞尸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打捞水里尸体的人。在中国,这种活儿不算新鲜,尤其在江河湖海多的地方,捞尸人一直都有。

过去可能是村里会水性的人临时干,现在更多是受雇于政府、救援队或者私人公司,专门负责把溺亡的人捞上来。

随着城市化发展,水上事故一年到头都没断过,捞尸人的活儿也就越来越忙。

据一些公开数据,中国每年溺水事故好几万起,像万述国这样的捞尸人,一年下来少说也得捞几百具尸体。

这活可不好干。首先环境就够呛。夏天水面热得像蒸笼,尸体腐烂快,臭味能熏死人;冬天水冷得刺骨,泡久了手脚都冻麻。

其次是心理负担重。天天跟尸体面对面,有的泡得面目全非,有的被水草缠得死死的,捞上来时家属哭天抢地,这些场面谁看了不难受。干久了,好多人心理都出了问题,有的甚至抑郁了。

不过,这行当在社会上却没啥存在感。不少人对捞尸人有偏见,觉得他们晦气,碰都不想碰。有的地方甚至把他们当“脏人”看,避之不及。

这种误解让捞尸人挺憋屈的,辛辛苦苦干活,却换不来一点尊重。

万述国的捞尸人生

万述国1947年出生,湖北荆州高桥村人。那地方三面环水,他从小就跟水打交道,游泳潜水对他来说跟吃饭一样自然。

1970年代,他受一个退伍海军潜水员的启发,开始学潜水,后来成了专业潜水员。到了1990年代初,为了养家,他改行干起了捞尸人,从那以后就跟尸体脱不开干系。

他的工作地主要是长江、珠江这些大水域,一年捞几百具尸体是常态,最多的时候一年捞了400具。

这些尸体啥样的都有,有的是失足落水淹死的,有的是自己跳下去的,还有的是被人杀了抛尸。

每次有任务,他得赶紧到现场,穿上潜水服,下水去找。别看这活儿听着简单,水下暗流、杂物、低能见度,哪样都能要命。

干了20多年,万述国见过的死人比活人还多,也碰上过不少吓人的事。

有回在珠江口捞沉船上的遇难者,水下两具尸体漂在船舱里,泡得皮都掉了,血管露出来,头发也全没了,成了秃子。

那场面他硬着头皮捞上来,之后连着两个月做噩梦,闭眼就是那两具尸体。

“听懂话的尸体”

万述国捞尸这么多年,最让他忘不了的,是2015年6月1日那次。

那天,长江湖北监利县段出了大事,“东方之星”客轮被暴风雨掀翻,船上454人,442人死了,只有12个活下来。他接到通知,带着团队赶去救援。

现场乱成一团,江面风大浪急,救援船晃得厉害。他穿上潜水服下了水,水浑得啥也看不清。

在沉船附近,他发现一具遗体,手死死抓着栏杆,像是翻船时挣扎过。他想把遗体带走,可那双手抓得太紧,怎么掰都掰不开。

试了好几次没辙,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想法,凑近遗体低声说了句:“别怕,我带你回家。”结果,那双手竟然慢慢松开了,遗体也沉下来。他愣了一下,赶紧抱住浮上水面,交给岸上的人。

这事他到现在也想不通。有人说是水流弄的,有人说是巧合,可他总觉得,那一刻遗体像是听懂了。

捞尸人这行的意义

捞尸人这活其实挺重要的。

首先,他们给家属一个交代。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尸体捞不上来,家属心里总有个疙瘩。捞尸人把人带回来,家属能办葬礼,心愿也就了了。

其次,尸体不捞上来,泡久了污染水源不说,漂来漂去还容易吓着人。再者,有时候捞尸还能帮警方破案,发现点线索。

可这行当也有不少难处。危险先不说,水下作业每次都是拿命赌。社会认可度也低,偏见多,尊重少。

还有一点那就是保障差,干这么重的活,收入却不高,连个像样的保险都没。不少捞尸人干到最后,身体垮了,心里也垮了。

要改变这情况,得多方出力。政府可以给点政策支持,提高待遇,完善保障,让更多人愿意干这活。媒体也可以多报道报道,让大家知道他们的辛苦,少点误解。

结语

万述国的经历,其实是捞尸人这群人的每天工作。

他们不声不响,却在生死之间干着有温度的事。这活苦,但也伟大。希望大家看了这文章,能多了解了解他们,给点该有的尊重。也希望万述国那次奇特的经历,能让我们想想生命和死亡,珍惜现在,关爱身边人。

捞尸人这行当不光是捞尸体,更是捞起人间的最后一丝牵挂。

参考资料

1、职业捞尸人:尸臭洗不掉

2、中国捞尸人:一年捞400具尸体,曾遇见听懂话的尸体》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