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有高血脂和脂肪肝,这种方法全解决
一,什么是高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类脂总称。而高血脂则是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的情况。
1、高血脂具体分析
高血脂是血液之中某些物质含量出现上升等异常,上文四项我们称之为血脂四项,这是检查我们血脂健康的重要指标。关于血脂四项的概念,【医有我伴】简单讲述下他们的利害:
总胆固醇 (CHOL)是血液中胆固醇之总和,该指标升高则表示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呈现负相关,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常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指标越高,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越大,称为“坏胆固醇”。
甘油三酯 (TG):TG升高容易造成“血稠”,引起肥胖、血管斑块、脂肪肝等,高TG明显升高时还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一般情况下,当符合以下血浆检查指标≥1项,可诊断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TC)≥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mmol/L;甘油三酯(TG)≥2.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时;
TC≥5.2mmol/L和LDL-C≥3.4mmol/L定为边缘升高,旨在提醒患者加强血脂检测。
2、那么血脂为什么会出现异常呢?
高血脂升高,出现异常,目前而言,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疾病、药物等原因引起的,称为继发性高血脂症。常见疾病引发: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襄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糖皮质激素、噻嗉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部分抗肿瘤药物等;
另外,雌激素缺乏也可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3,另外一种则是遗传或者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血脂异常的,被称为原发性高血脂症。相关环境因素有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足、肥胖、抽烟、酗酒以及年龄增加。
①饮食不健康饮食:经常吃脂肪含量过高或过于油腻的食物。比如,肥肉和油炸的垃圾食品,长期以往会让血浆中的脂质变多,形成高血脂。
②运动太少:运动太少会导致身体脂肪难以消耗,也会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造成毒素垃圾的堆积。
③经常吸烟酗酒:吸烟过多,不仅会损伤肺部,也会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酒精中所含的乙醇不仅会刺激到人体内各个器官,还会影响到人体内脂肪的转化。
④熬夜:长期熬夜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影响晚上肝脏、肾脏的排毒功能,会影响血脂代谢情况,从而使血脂升高。
4、如何预防高血脂出现
预防高血脂上,【医有我伴】在之前回答之中有过详细的讲述,总的来说,高血脂预防一定要尽早,可以从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运动量等方面入手。
超重及肥胖者应积极减轻体重,使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正常BMI范围为:18.5~23.9,低于18.5为过轻,超过23.9为肥胖。
少吃或不吃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单糖或双糖类食物,尽量选择食用全谷物、粗粮、杂豆等多糖类食物,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且血糖生成指数低;
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紫苏油、亚麻籽油、核桃油、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豆油、花生油、青稞胚芽油等,用以替代一部分日常的烹调食用油。
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或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多食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虾类、核桃等;其富含丰富的Omega-3可以帮助溶解油脂,降低体内甘油三脂水平。或者服用相关食品如紫一南极磷虾油,其磷脂型结构能高效的溶油溶脂,是鱼油的6倍,吸收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尽量少吃冰淇淋、含有动物油成分的酥皮点心,少吃煎炸食品、快餐及方便食品,以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久坐不动等。每周可以进行慢跑快走、羽毛球等锻炼,一周五次,每次30分钟左右;
二、降脂护心,离不开这4种营养素
想要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最重要的是防大于治。日常可以通过补充以下四种营养素,帮助人体降血脂、清血管、强心脏!
1、卵磷脂
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血液中的过氧化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沉积,防止血管内膜损伤。
由于卵磷脂易被氧化,建议选择添加维生素E的卵磷脂补剂。维生素E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可以“牺牲”自己来保护卵磷脂的活性,使其充分发挥“血管清道夫”的功效。
2、辅酶Q10
辅酶Q10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调节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提供每天心脏跳动所需的能量。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辅酶Q10水平会逐渐降低。人体每天需摄入辅酶Q10至少30mg,普通膳食很难达到需求量,因此建议选择辅酶Q10补剂。
在辅酶Q10的选择上,一看含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定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用量范围在30~50mg/天;二看配方,补剂中同时含有辅酶Q10和维生素E,更有助于辅酶Q10的吸收利用;三看原料来源,微生物发酵合成的辅酶Q10相比化学合成的辅酶Q10,纯度更高,效果更好。
3、鱼油
鱼油中富含EPA和DHA,能够起到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其中,EPA可减少血栓形成、降血脂,对血管内皮结构的影响更显著;DHA,又被称为“脑黄金”,在脑细胞中大量存在,促进大脑发育。因此,补充鱼油可以帮助维持血脂健康。
在鱼油挑选上要注意,首先要选深海鱼油,可以避免水体污染问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丰富;其次要选择添加维生素E的产品,防止鱼油氧化失效。
4、茶黄素
茶叶中特有的茶多酚、茶黄素,可有效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调节血脂,呵护心血管健康。
三,什么程度的高血脂需要服药
降脂药一般也就是降的这三种,即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甘油三酯
先说甘油三酯,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应该小于1.7mmol/L,如果甘油三酯大于2.2mmol/L就会被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在1.7-2.2mmol/L之间就是提示您高甘油三酯的临界状态,一般控制饮食多运动就能降下来,可以不用服药。如果甘油三酯超出了5.0mmol/L,发作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需要用药物把它降下来,降下来之后如果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能够控制在2.2mmol/L以内,也不用服药,>2.2mmol/L则需要服药。
2,总胆固醇(TC)
在化验单上还有一项:总胆固醇,如果总胆固醇超过了7.2mmol/L,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很大了,需要服药治疗;如果小于7.2mmol/L,可以暂时观察,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运动量,可以达到目标范围。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是对人体好的胆固醇,他的作用是把坏的血脂运送到肝脏里给代谢掉,因此他的值越高越好,这样就能把血脂运送到肝脏多一些,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指标非常关键,他是否正常因人而异,如果只看化验单上的参考范围,就会误导很多人,其实他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危险分层来控制不同的目标范围。
假如你是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正常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3.4mmol/L以内;但如果您患有糖尿病的中危人群,那至少要控制在2.6mmol/L以内;如果你患有冠心病或者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的高危患者,LDL-C需要低于1.8mmol/L;如果您是超危的患者,比如患冠心病,近期有心绞痛、心梗、脑梗,冠脉搭桥后的患者,最好控制在1.4mmol/L以内。
最后一点很重要,如果您是已经确诊了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和超危患者),不论血脂是否增高,都需要长期口服他汀类的降脂药,因为他汀不光能降低血脂,还能抗炎稳定斑块,甚至逆转斑块的作用,除非出现了他汀的严重副作用才需要根据病情来换药,切忌私自停药。。
注:版权声明,本网站平台所有注明来源”医有我伴”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有我伴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进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有我伴”,本平台所转载的文章目的是信息的传递,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涉及请与我网站联系,进行删除。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给个关注并赞一下,【医有我伴】将持续分享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