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海天味业:梦想在发酵,美味与工业的完美结合
佛山是一座工业之城,工业总产值排名全国第四,可以说先进制造看深圳,传统制造看佛山。佛山也是美食之城,顺德美食名满天下,而海天的调味品全面现代化生产,海天味业称得上是美味与工业的完美结合。
酱油是一门有趣的生意,它是调味品,但不是必需品。油、盐、糖是人体必需的,价格会被调控,不能涨多了。酱油非必需,但实际需求非常硬,很多菜、很多人的口味,离不开它。比如粤菜里面的猪脚姜,白切和白酌,还有各种红烧、焖、煮、炒,没酱油哪里行?我认为,加盐的姜蓉油蘸白切鸡不正宗,必须蘸酱油!
酱油发源于中国,风靡整个儒家文化圈乃至东南亚。我们看日本动漫,主角穿越到异世界,吃的东西跟原本世界的不一样,往往会执着于酿造酱油。酿制成功之后会感叹,啊,故乡的味道!TVB也有电视剧《大酱园》等等。
这是海天味业佛山禅城总部,也是曾经的老厂区所在地,自1958年建立至今,后来厂区搬到高明,总部用于办公和开会。据老员工介绍,以前这里酱香四溢,堪比茅台镇。
问及在港股上市的目的以及海外扩张的方向和计划是怎样的?
公司表示希望借助港股平台“走出去”,就像当初借助A股平台,让地方性企业的海天在全国范围扩张一样。海天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调味品公司,港股上市可以更规范内部的治理,拔高对标,对标海外先进公司治理,增强内部竞争力。
海天品牌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海外的品牌认知度不高,港股上市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引进先进技术和人力,链接更多资源。
海外占比方面,公司表示比例不高,虽然财报没有单独披露此项,但我们从国内各个区域相加也可以推算出来。目前海外一共覆盖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打亚洲和华人多的地方。
关于海外扩张计划,目前暂时不能直接披露详细内容。公司强调海天的经营一直是很有计划的,管理层理性,面对烹饪需求,调味品最重要的是坚守品质。海天酱油全部用黄豆酿制,不会用豆粕,蚝油则是从蚝的养殖到最后一步,全产业链在做。公司内部态度不是“守业”,而是“永远在创业”。酱油行业分散程度还很高,海外市场非常广阔。
问及如何看待已过去两年的“双标门”和添加剂问题?
公司表示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调和味道,海天一直有做零添加和有添加的品种,两种产品供消费者按需求自主选择。食品添加剂不是工业添加剂,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之中,不应混淆和被妖魔化。海天一直是低调做事的风格,而消费者需要被关心,公司内部对宣传不够,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做不到位进行了反思。
问及公司B端和C端具体比例是多少?
公司回应B端周转得更快,如果B端餐饮没有完全恢复的话可能跟C端比例五五开。
问及公司如何管理经销商?
公司表示主要对一级经销商进行管理。很多一级经销商跟海天一起发展起来,二十多年的都有,然后网络下沉,到二级,到乡镇,一步步铺下去。经销商数量跟地市发展阶段有关,经销商也在努力学习,也在求发展。电商上面,旗舰店是公司直营,其它是经销商的。一级经销商数量大概有三四千,覆盖了国内的全部省份。
问及能否提供线上线下销售终端比例的数据?
公司回应终端不好统计,因为公司产品以经销为主,经销商卖的部分线上线下都有,拿不到数据。公司目前积极拓展线上,在线上投入费用比较多,也把线上管理流程变得有序。经销商订购全部是先款后货,所以公司现金流较好。
问及如何看待港股上市对估值的影响以及会不会在上市前将留存利润用特别分红的方式派掉?
公司回应海天一直保持着高分红,今年也不例外,具体要看公司发展机会和情况。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挺高,有尽力跟外资交流,比起数据或者短期业绩目标,外资机构普遍更看重企业的发展脉络。比如环境差的时候还能做得好的企业一定有其发展逻辑,对产品品质有坚持、管理层不投机,有发展计划和脉络,有长期逻辑,他们就会看好。A股和港股投资逻辑有差异,有可能会像美的一样两边估值差不多,也可能折价,说不准。
高明工厂总占地面积3000亩,其中酱油生产基地面积1500亩,酱油年产能300万吨。目前公司在江苏宿迁,广西南宁和佛山高明拥有生产基地。
酱油分北派酱油和南派酱油,南派酱油的核心在于阳光晾晒。江苏宿迁的纬度日照不足,因此宿迁基地主要生产蚝油、料酒和醋等调味品。高明厂区位于北纬23度18分,紧靠北回归线,属于热带,每年太阳直射2次,是酱油晒制发酵的理想地带。目前,海天的酱油产品全部产自高明厂区,广西南宁纬度跟高明差不多,也是很好的位置,南宁基地的酱油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可以看出工业的力量,对比一下古法制曲和现代化圆盘制曲效率的差距。中国以前没有这种设备,日本制造商报价高,一层要一个亿,海天便组织工程师自主研发制造,建了4层,面积巨大,在规模和技术上完成了超越。
生产酱油的工业设备不像一般民用设备,非常独特,很难买得到,海天70%设备自主研发,也会跟设备商去合作制造。看得出来,为了做调味品,海天把自己逼成了工程师,去攻克一个个困难,实现无人化,使得平均每个员工能够给公司创造370万元的价值。
海天灌装生产线每小时能灌装52000瓶酱油,设备是德国制造,跟我之前在燕塘乳业看过的相似。德国生产牛奶和啤酒灌装设备较多,但因为欧洲没有酱油消费习惯,也就从未生产过酱油灌装设备,酱油灌装设备是供应商根据海天的需求特别定制的。
灌装线的最大误差不超过3克,装箱之后还会进行整箱称重,以确保消费者得到公平对待。公司还有留样检验室,所有流通产品都会在两年内留样保存,便于进行追根溯源。
我还看到自动输送入料的设备和立体彩仓,运输轨道车以履带传输,出入口互相独立,原理与立体停车场相似。立体停车场是近十年才逐渐兴起,海天工厂2011年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在业内是一项革新。立体彩仓可储存200万箱酱油,并实现发货无人化。
从管道输送、灌装、包装、喷码、自动投放纸皮箱到发货,整个车间只需要3~5个人。灭菌过滤工序、搅拌发酵全自动化,不需要人,也就不用开灯,打造无灯工厂。正因为规模、管理和生产技术到位,海天的产品才能做到好吃而不贵。
公司还科普了一些酱油常识,比如发酵时间是3~9个月,如果温度高,时间就短一些,酱油和白酒不同,并不是发酵时间越长越好。酱油会添加盐分,但不是直接加盐,而是把泡好的盐水加进去,加盐可以提升风味,也可以防腐和抑制细菌。吃酱油不会令人变黑,酱油由人体吸收并转化成营养,跟皮肤变黑没有关系。
回顾海天的历史,海天味业1996年完成改制,749名职工认购了7成的股份,国资由控股变成参股,再后来逐渐引入民资、外资,彻底变成民营企业。
佛山工业超强,跟广深比较,外来人口偏少,海天本地员工比例相当高,他们独立自强,打拼出一家家规模化、国际化的公司。
海天味业是本地人致富的榜样,只有干实事,把公司做起来,才是真正的致富。珠三角富裕,但本地人不一定富裕,很多本地人财富还比不上外来人口,近水楼台都没有先得月。大量新兴产业被外来人做起来,比如过去深圳的发展速度就远比广州快。本地有一些城中村土地搭上了时代的快车,村民获益于土地升值和收租,那只是小富,跟真正干事业的没法比。
作为广东人,我希望广东制造、广东味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梦想在发酵,祝愿海天目指全球的鸿鹄之志能够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