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亿!百年名校,“重回”广东!

教育 05-05 阅读:13164 评论:17

近日,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香港岭南大学(广州)项目的公示信息。根据内容,香港岭南大学(广州)项目所在地为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道长岗村,总投资779495万元(约78亿元)。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945678㎡(约1419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628376㎡(约943亩)。项目办学层次包括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校园规划在校生为12000人,高水平教师及科研人才2000人,计划每年向社会输送3000名高端人才。

香港岭南大学始建于广州,其前身是1888年创立的格致书院。它曾经过一系列曲折的重组、迁移、合并,于1967年在香港复校,1999年正名为岭南大学。如今,香港岭南大学正为香港以至邻近地区提供多元化的优质大学教育。

香港是蜚声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国际化科教资源为高等教育及科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潜力。

港澳与内地高校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一流的湾区建设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相配套。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的目标快速推进。

近年来,港澳与内地在高等教育领域交流频繁。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先后造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内地高校,港澳高校与大湾区城市之间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港澳与内地的合办高校、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

2024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举办首届开学典礼。《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出台以来正式落地的第2所合作大学正式启用。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是香港高校赴大湾区内地城市办学的众多成果之一。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对合作办学的大力支持,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趁着春风在这片沃土上“蓬勃生长”。

2005年落地发展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一直以接轨国际的学术标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吸引为抓手,推动国际一流大学建设,推动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系统”构建。今年3月,更名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建校以来,已引进650多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和各国院士超40名,在未来智能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和能源科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南沙方案》发布后第一个落成的重大项目及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2022年正式开学,自设立多来,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学域主任高平团队发明的多功能超强多孔聚乙烯纳米膜,是世界上唯一的极薄的聚合物纳米薄膜,采用此先进技术的新一代电池隔膜,破解了国家35项“卡脖子”技术中的一个科研难题。

除了以上4所已经建成启用的高校,一批新合办高校也正在建设或筹备建设当中。

2021年9月,《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东将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

除合作建立办学机构外,近年来内地与港澳还汇聚了各地精英高校,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等,在联合办学、科研创新、联合育人和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高校间关系日益密切,交流深度不断增强。

对内地高校而言,“落子”港澳,是链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机会。

相比于港澳高校到内地城市合作办学,内地高校在港澳“开枝散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作为内地距离香港最近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先试先行,是第一个到香港办学的内地高校。

2021年,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时任深大校长)在全国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深圳大学正在研究在香港设立办学机构。李清泉表示,深大香港校区的想法是“双赢”的,一旦落实,将有力推动深港高等教育双向的交流和互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2024年2月,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透露,深圳大学已率先设立了香港校区。6月,深圳大学香港学院2024年自主招收香港学生简章发布。此外,深圳大学陈湘生院士还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工程院首个香港院士工作站,对于促进香港和内地在工程、科技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交流融合具有开创性意义。

2024年5月,山东大学香港研究院在香港揭牌成立。山东大学香港研究院也成为内地高校首家在港设立的,以汇聚资源、合作交流、延揽全球人才为主的综合性研究院。同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研究院和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在香港揭牌。

中山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在广州、珠海、深圳这三个湾区核心城市办学。2024年10月,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在香港科技园揭牌成立,开启内地高校跨境办学新尝试。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是利用粤港两地优势打造汇聚世界一流人才的学术重镇。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将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和人文社科交叉三个领域,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未来,中山大学将积极融入湾区,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多所高校相继落户香港,意味着,内地与港澳的教育合作,正从大湾区出发,拓展到内地其他省市和高校。同时,也揭示了越来越多内地高校奔赴港澳,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这几所高校的率先探索,将为更多内地高校到港澳办学提供参考借鉴。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5 20:26:11

    “每年输送3000名高端人才”?请问什么是高端人才?个人觉得大部份刚毕业大学生根本称不上人才,顶多是读书人。

  • 2025-05-06 18:00:39

    前50年世界大牛不少,现在全球大学也没出几个

  • 2025-05-06 08:19:10

    都是为一张纸去努力💪的,才?什么才?

  • 2025-05-05 22:33:43

    好笑,现在都在培养外卖快递人才

  • 2025-05-06 10:58:36

    以现在的中国出生率过几年生源都不够了,建那么多大学有个屁用,还不如将现有的大学建好

  • 2025-05-06 13:47:52

    新生人口悬崖下跌,这头新大学或者新校区雨后春笋一样增加 呵呵

  • 2025-05-09 08:38:37

    乌克兰,大学毕业的人很多!为什么乱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