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婆婆家过年,初六在返程路上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我瞬间泪奔了

情感 03-26 阅读:970 评论:1

返程路上,手机铃声响起,是婆婆焦急的声音:“你们到家了吗?”我一边整理后备箱,一边回答:“刚到,妈,您放心。” 婆婆短暂的沉默后,又说了一句让我疑惑不解的话:“小艳,你看看浩浩的红包。”浩浩的红包?我心头一紧,难道里面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挂断电话,我立刻让儿子找出他收到的红包。在众多红包中,一个略显陈旧的红包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一看,一张银行卡静静地躺在里面,那是我和丈夫当年给小叔子盖房子时用过的卡。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张卡的出现,将我带回了十八年前。

2004年的冬天,我第一次踏进婆家的门。那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院落,三间低矮的瓦房,虽然简陋,但却被婆婆收拾得干干净净。当时男友介绍我时,婆婆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这是我们家小艳。” 那时的公婆虽然年纪不大,却因为生活的重担显得格外沧桑。家里不仅有瘫痪在床的奶奶,还有一个患有脑瘫的小叔子。尽管家境贫寒,但我能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我至今仍记得,当时走路不稳的小叔子,执意要给我搬椅子,那份真诚深深地触动了我。

我和丈夫的婚礼很简单,没有繁琐的仪式,没有奢华的宴席,只是在民政局领了证,请两家人吃了一顿饭。当时我们刚在省城买了套45平米的小房子,每个月还要还房贷,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操办婚礼。婆婆知道我们买房后,执意要给我们一万块钱。看着他们家的情况,我说什么也不能收,便让丈夫把钱退了回去。

生活就这样平淡地流淌着。我们有了儿子浩浩,小叔子也成家立业了。为了给小叔子盖房子,我们几乎倾尽所有,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当时很多人都说我们傻,但我和丈夫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思绪回到现在,婆婆在电话里的声音再次响起:“妈,这卡里有五万块钱,是我们这些年存的。你们帮了小叔子那么多,我们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握着电话,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这些年来,我们确实经历了很多:丈夫下岗再就业,我几次换工作,房贷的压力,孩子的教育费用……但我们从未向家里人抱怨过一句。

去年年底,我失业了。44岁的年纪,找工作并不容易,但我不想让家里人担心,过年回去时也一直强颜欢笑。没想到,婆婆还是察觉到了我的难处。“小艳,这钱你一定要收下,”婆婆的声音很坚定,“你们在外面不容易,房贷重,孩子花销大。这是我们这些年省吃俭用存的,不多,但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放下电话,我望着窗外的夜色,思绪万千。婆婆为我们准备的油盐酱醋,小叔子每次见面时真诚的笑容,公公背着手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等我们回家的身影……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爱是相互的。我们付出的不是施舍,得到的也不是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们是一家人,共同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

我转身看向丈夫,哽咽着说:“老公,这钱……”丈夫轻声说:“先收着吧,等他们需要的时候再还给他们。”我点点头,这笔钱,我们一分都不会动,就留给他们养老。新的一年,虽然我还在找工作,但我并不害怕,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支持着我。

生活就像一条长河,有时平缓,有时湍急。但只要我们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多年后回首,或许我们会发现,最珍贵的不是那些富足的日子,而是在困难时期,家人给予的那份温暖与支持。我的婆家,不是外人眼中的“婆家”,而是我温暖的另一个家。

婆婆的这五万块钱,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这份爱,跨越了十八年的光阴,在返程的路上,温暖了我的心房。我们常常歌颂母爱的伟大,却容易忽视婆婆的付出。一份好的婆媳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您觉得呢?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纸鸢寄梦人

放飞纸鸢,让梦想随它飘向远方,分享追梦路上的点滴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