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居然也有一段人生低谷?可46天的僵持,让项羽等到了机会
大家好,我是小步。
【楚河汉界系列14】呈上,我主页上视频和图文合集都有哦~
一、项羽少见的憋屈局面1、项梁之后,楚国的局势骤变定陶之战,项梁被章邯的20万大军偷袭,这位能征善战的楚国上柱国马革裹尸。
项梁的倒下,让他宝贝侄子项羽的生存环境一下子变得恶劣起来。
之前的楚国,完全是由项氏一族支撑起来的。由江东起兵,到渡江之后一轮轮的融资,才有了后来的声势和规模。
后来为了名正言顺,项梁找到了正在放羊的熊心,将他立为楚怀王。
说白了,就是个挂名的企业法人,大股东是项梁,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说了算。
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楚怀王将会一直安安心心地当个橡皮图章。
可现在项梁没了。
是在楚国形势不错的时候突然没的。
这就让不少人动起了心思。
首当其冲就是楚怀王。
我原来只是一个放牛娃,
我不知道我家祖上是做什么的,
我只知道他们都叫我“熊心”。
我不关心我的姓氏,
我只关心我的羊,和下一顿饭。
有一天,
一群身披铠甲的士卒找到我,
说我是楚王的后裔。
我离开了心爱的羊群,
来到了华丽的宫殿。
这儿有一位威严的将军,他们称他为项梁。
他告诉我,以后我就是楚怀王了。
可是,既然我已经是王,
为什么他们都不听我的呢?
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位项梁将军做主呢?
我不明白,但似乎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至少吃喝不愁。
直到那一天,消息传来,
项梁将军再也回不来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彷徨?恐慌?还是一丝窃喜?
是不是以后就是我说了算了?
-------楚怀王的心路历程 作者:小步

楚怀王熊心:放羊我是专业的
人就是这样,如果放一辈子羊,那么熊心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可他现在是楚怀王了,也许在项梁看来,熊心就是个摆设,没有任何权力。
但谁又能保证楚怀王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本来一无所有就算了,现在突然有了可能,
谁会没点想法呢?
再加上项梁是多么高傲的人啊,又怎么会把这个放羊娃看在眼里呢?
用膝盖想都知道,楚怀王的日子并不好过。
现在压在头上的大石头终于没了,楚怀王当然想当一回真正的老板。
可是光有想法没用,手下还要有人支持才行啊。
2、项氏一族并非100%控股我们看历史上的某个势力,不能光看他表面上的代表人物,还要看他内部都有些什么人、什么派,这才能看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例如楚国,表面上的代表人物是项梁、项羽,但事实上,项家并非绝对控股。
楚国的内部,大致有这么几拨人:
【1】项家:绝对主力,武力担当,楚国的中流砥柱。代表人物:项梁、项羽;
【2】反秦豪杰:在楚国壮大的过程中投奔而来的各地豪杰。代表人物:英布、陈婴、范增;
【3】张楚遗臣:在陈胜被击败后归附楚国的文臣武将。代表人物:吕臣;
【4】楚国故吏:原先战国时期楚国的臣子,由于楚怀王这杆大旗而前来投奔。代表人物:宋义;
【5】前期发育的主角:刘邦,这个不解释~
刘邦:凭啥单独把我拉出来开会?
这么一看,就发现楚国的董事会人还是挺多的。
项梁在的时候,手上的股份占绝对优势,说啥是啥。
可现在项梁没了,项家的兵力也受损严重。
这董事会的座次,是不是该变一变了?

楚国并不是项家100%控股
3、楚怀王的刻意安排所以在将都城搬到彭城之后,楚怀王做了以下的人事安排:
吕臣驻守在彭城东边,封为司徒,他的父亲吕青为令尹;
项羽驻守在彭城西边,封为长安候;
刘邦驻守在砀县,封为武安侯;
从职位上看,楚怀王给了项羽、刘邦两个侯爵,却把拥有实权的司徒和令尹给了吕家。
打压项氏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
军事部署上更是如此,小步不知道这三个人分别有多少兵力,我们只看各自的位置:

刘邦:我就是个炮灰~
这不明摆着让刘邦和项羽当炮灰嘛!
要是章邯冲着楚国打过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刘邦,然后就是项羽。
楚怀王的打算就是借着秦军来进一步削弱项羽的兵力。
真是可笑,如果章邯没有选择北渡黄河,而是真带着20万雄兵杀过来。楚国能不能保住还两说呢,楚怀王还在搞这个。
面对这样的安排,项羽是肉眼可见的憋屈,原本是前途无限的少东家,转眼间变成打工仔。
可又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忍着。
二、悲催的项羽和刘邦1、刘邦无奈被迫西征此时赵国那边巨鹿被围,眼瞅着要完蛋,不得不四处摇人。
尤其是楚国,一天一个电话地催救兵。
再没战略眼光的人都明白,赵国必须得救。
如果连最硬骨头的赵国都被章邯和王离灭掉,那剩下的几国绝对没有幸免的可能。
但是派谁去救,这个就有讲究了。
楚怀王是怎么安排的呢?
《资治通鉴》: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 末将,以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宋义原本是楚国的令尹,职位不低。楚国复立之后,他就加入了项梁麾下。
当初项梁击败章邯,开始变得骄傲,宋义就劝过他不要轻敌。
结果项梁不听,还把宋义给打发走。
半路上,宋义碰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于是劝他慢点走。说项梁那边要出事,去早了就是送人头。
结果全被宋义说中了。
逃得一命的高陵君见到楚怀王之后,就把这事儿说了,力赞宋义有谋略。
小步:具体是如何力赞的呢?
高陵君:当然是点赞、转发、关注!
于是楚怀王在和宋义谈过话之后,就让他担任这次北上的主将。
但我们从宋义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个人其实更像是一个文臣或者谋士,不具备独领一军的能力。
而且一下子把宋义提到主将的位置,无论从资历上还是威望上,恐怕都难以服众。
所以楚怀王的这次人事任命,更多地考虑是通过宋义来制衡项羽。
顺便提一句,刘邦这个时候去哪儿了呢?
这就要提到著名的“怀王之约”。
先入关中者为王。
楚怀王打算派遣在支援巨鹿的同时,派遣一支偏师去进攻秦国的关中。
本来项羽是强烈要求和刘邦搭档去进攻西面,可大家都不同意。说项羽这小子脾气太爆,放出去恐怕要惹事,还是刘邦这样的宽厚长者让人放心啊。

刘邦:我刘老三人缘还不错嘛~
听上去似乎刘邦的威望挺高哈~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别以为进攻关中是什么香饽饽,人人都抢着去。
那时候40万秦军集结在河北,赵国不知道能挺到什么时候呢。
万一赵国凉凉,章邯再回师关中支援。
那西征的那位哥们儿,可不就是千里送人头哦?
反正这老刘头也不是咱自己人,他不去谁去?
《资治通鉴》: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
于是刘邦当了大冤种,悲催地开启了“西游记”。
而项羽则憋了一肚子火,跟着宋义北上。
2、项羽咸鱼翻身的46天宋义带着数万人出发了,这基本上是楚国最后的老本,楚怀王是全压上了。
虽然史书上没有细说,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几万人大概能分为几拨:
1)江东子弟兵:随项梁江东起兵的骨干,项氏一族的自己人;
2)其他将领的麾下:包括英布、蒲将军、陈婴等人的部下;
3)新招募的兵勇:定陶之战后补充的新兵;
这些人当中,除了江东子弟兵会听从项羽的命令之外,其他的士卒项羽还不能直接指挥。
此时的情况,其实和当初章邯临危受命带着骊山刑徒出战的时候很像:
项羽有一批听命于他的种子,必要时刻可以让这些人去带动更大规模的力量。
这是他将来能够干掉宋义,迅速掌控楚军的重要原因。

项羽憋了一肚子火
宋义带着这些人,走到安阳这个地方就不往前走了。
古时候的地名和现在不一样,关于巨鹿之战的安阳具体在那儿,似乎还有一些争议。
有的说是现在山东菏泽东南,有的说是山东东平。
小步没有能力去下定论,不过个人认为在东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理由有三:
第一,在安阳滞留期间,宋义曾经送他儿子去齐国上班,那么安阳应该离齐国更近,毕竟宋义不能离开大营太久;
第二,为了保障王离的粮草后勤,整个巨鹿的南边,从黄河到邯郸这一大片区域已经被章邯清空。楚军从南线支援的距离更长、难度更大,反之从东线切入更为有利。
第三,黄河并不是处处都能渡河,楚军能选择的无非白马津和平原津两个渡口。相比之下,从平原津渡河可以不受秦军的袭扰,更为稳妥。
所以从这三方面看,位于更东面的东平县是“安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楚军停滞不前
宋义在安阳停了46天不动。
这是秦汉时期少有的精确记载,上一次出现“46”这个数字,还是在长平之战。
你说神不神奇?
项羽这边是急得脸上都起青春痘了,找到宋义就催:
巨鹿那边危如累卵,我们在这晃悠啥呢?赶紧过去和赵国里外夹击,我们就赢了。(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表示不急,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到秦、赵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过去收拾局面。(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听上去很有道理哈,鹬蚌相争,坐山观虎斗。
可细细一品味,发现宋义这番话全是扯淡。
首先,秦、赵双方的实力要相仿,才能叫两虎相争。
就比如长平之战,60万对45万,你宋义可以在旁边等一会儿。
可现在是个碾压局啊,赵国残血,剩一口气在那吊着,巨鹿不一定撑到哪一天呢。(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兵少)
这个时候哪来的鹬蚌相争?
另一个,安阳到巨鹿的直线距离差不多200公里,中间还隔着黄河与漳水。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至少也要七、八天,再算上渡河,差不多要十天以上。
请问,那时候还有你宋义啥事?
拜托,坐山观虎斗至少要先看见虎吧?
人家联军作壁上观,好歹也是在巨鹿旁边。
你宋义隔着200公里,是准备用手机看直播吗?
也不怕流量不够?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宋义就是怂了,不敢去巨鹿和秦军拼命。
作为主将,宋义严令:谁也不许动,谁动我砍了谁!
哪怕是项羽,也不能明着违抗军令。

宋义:谁也不许和我提进攻
于是这一等就等了46天。
然而就是这46天,楚军的形势开始变化了。
因为宋义做了一件不得人心的事:他把儿子宋襄送到齐国去上班。
之前宋义和齐国的高陵君不是有交情吗?可见宋义和齐国的私人关系还是不错的。
不仅如此,宋义还亲自送儿子去齐国报到,在无盐还举行了酒会。(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这时候已经是冬天,下着雨,楚军士卒们又冷又饿。(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本来老爹托关系帮儿子找份工作,这无可厚非。
可这个当口,明显不合适吧?
谁不知道齐国的田荣和楚国的关系很僵,你却把儿子送到齐国去上班,几个意思?
而且大战在即,作为主将不考虑仗怎么打,反而第一时间把自己家的事安排明白了。
大家伙在这饿着,只能吃蔬菜和豆子。(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
你居然还亲自出去送儿子?还喝大酒?
如果您是楚军的士卒,会怎么看宋义?
所以这个事一出,宋义算是把人品给败光了。
由于他不在大营,终于让项羽找到机会,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一番慷慨陈词。
《资治通鉴》: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项羽:终于等到机会了!
等到宋义高高兴兴回来,被项羽一剑砍了头。
《资治通鉴》:项羽晨朝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这画面感怎么有点熟悉?
想起来了,当初会稽起兵的时候,太守殷通也是这么挂的。
殷通:来啦,老弟~
大家伙一看,这位爷的武力值真不是吹的。而且宋义那老小子早就看他不爽了,砍了就砍了吧,以后我们跟着羽哥混。
终于,在项梁兵败之后,项氏一族手中又有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项羽一方面派人去齐国追上宋义的儿子宋襄,另一方面派将军桓楚去给楚怀王报信: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看着办吧!
楚怀王能有啥办法呢?现在项家又成大股东了。
于是封项羽为上将军。
结语闹腾了这么久,项羽总算是把楚军整合成一块。
接下来,就是巨鹿的事情了。
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项羽、项家乃至楚国,都要成为墙上的相片。
那么在耽误了46天之后,此时的巨鹿是个什么情况呢?
请看下集。
我是小步,大名“历史步行街”。
【楚河汉界系列14】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转发、评论、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