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智驾更名辅助驾驶,马斯克称中国汽车消费领先,卢浮宫淘汰3DS导览机
话说,中国消费力真的已经超越美国了吗?这事儿,特斯拉的掌门人马斯克,跟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俩人隔空battle了起来,一下子就把咱们对全球经济格局的认知给狠狠地冲击了一下。你品,你细品,这背后藏着多少信息量?
那边马斯克刚喊完“中国消费牛逼”,这边股神巴菲特就悄咪咪地减持了比亚迪的股份。5月2号,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平均每股232.3港元的价格,卖掉了117.8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了约2.73亿港元。减持后,股份比例降到了6.9%。这操作,让人不禁想问:难道股神也开始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策略了?这波操作,背后究竟是啥逻辑?
再来看看特斯拉,它家最近动作频频。一方面,坚持用纯视觉方案搞自动驾驶,说白了,就是靠摄像头和算法,不用那些昂贵的激光雷达。特斯拉的理由也很简单粗暴:要让人人都能买得起安全智能的车。特斯拉在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也开工了,预计年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准备供应全球市场。这又是啥意思呢?是不是意味着特斯拉不仅仅想在电动汽车领域称霸,还想在储能领域也分一杯羹?
说完特斯拉,咱们再把目光转向脑机接口。埃隆·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最近搞了个大新闻,他们家的脑机接口设备Link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设备”认证,这玩意儿能帮助语言障碍患者恢复交流能力。更牛的是,首位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的人类患者,已经能用意念玩电脑游戏了,还没啥不良反应。这技术,简直科幻感十足,未来要是普及开来,那还不得彻底改变咱们的生活方式?
科技圈也不是只有高歌猛进,也有一些“小插曲”。小米汽车,最近悄悄地把定购页面上的“智驾”改成了“辅助驾驶”。这波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难道是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遇到了啥瓶颈?小米的财报倒是挺亮眼的,第一季度营收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经调整后净利润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8%。看来,小米在手机、家电等领域的底子还是挺厚的,汽车业务的调整,或许只是战略上的微调。
对了,还有蔚来汽车,新款ET5实车也曝光了,前脸焕然一新,预计5-6月就要上市。不得不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真是越来越激烈了。各家车企都在卯足了劲儿,推出新车型,抢占市场份额。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选择更多了,价格也可能更实惠了。
除了汽车,智能农机也开始崭露头角了。在2025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十堰国科鸿鹄科技旗下的“鸿鹄T70”电动智能农机亮相,据说能实现全程无人化作业,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以后农民伯伯种地,可能就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直接在办公室里操控农机就行了。
说起科技出海,TikTok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9个月内剥离TikTok,否则就要面临在美国被禁的风险。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如果TikTok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出售给美国公司的交易,他愿意再次推迟禁令。这事儿,背后牵扯到的是数据安全、国家安全,以及全球科技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合规问题。
咱们再来聊一个略带伤感的消息。法国卢浮宫宣布,今年9月要停用任天堂3DS语音导览器了。这台曾经陪伴了无数游客的“神器”,终究还是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卢浮宫也表示,将会启用一款全新的语音导览器来替代。这也提醒咱们,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在文章的结尾,咱们不妨再致敬一下两位科技界的风云人物。苹果CEO库克,在巴菲特宣布退休消息后,发文致敬,称赞巴菲特的智慧。而马斯克,他的SpaceX星舰,也在6月6号完成了第四次试飞,虽然最后在溅落过程中解体了,但这次试飞也算成功了。
这科技圈的事儿啊,就像这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
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战略性撤退,全看各自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