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下单车“爆仓”?无人机“看见”后30多分钟清空

推荐 05-06 阅读:92 评论:0

“起飞!”5日上午10点刚过,一架无人机从沙湖边的机库自动腾空而起,沿着友谊大道、武珞路一路飞去,最终抵达黄鹤楼上空。

“黄鹤楼下的武昌路,共享单车停放过多,立刻转运。”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到武汉市城管执法委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值班人员立即向武昌城管发出指令。

5月5日,武汉城管通过无人机巡查黄鹤楼及周边环境,画面实时传回指挥调度中心。记者陶常宁摄

接到指令后,武昌城管部门迅速联系了相关单车企业。单车运维人员15分钟抵达现场,用时20分钟完成清运。

“根据经验,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骑共享单车去黄鹤楼,习惯把单车停在武昌路,这里都快成单车‘停车场’了。”指挥调度中心相关负责人指着监控大屏对记者说,通过无人机从空中俯瞰,一眼就能看出单车是否堆积,效率大大提高。

无人机发现通往黄鹤楼的武昌路停放了大量共享单车。(无人机拍摄画面)通讯员供图

话音刚落,他又切换了镜头,只见大屏上的黄鹤楼忽然“跳”到江汉关,另一架无人机正在江滩上空巡查,刚刚在码头栈桥附近发现了几块藏匿的旧木板。

记者凑近屏幕仔细观看,无人机实时回传的影像非常清晰。随着无人机飞行角度的变化,画面中的景象也随之变换,时而俯瞰全局,时而拉近镜头聚焦细节。

无人机巡查发现武昌路与武珞路交会处共享单车数量较多,可能会影响游客前往黄鹤楼的通行,城管部门立刻协调相关企业清运。通讯员供图

“这些‘空中城管’比传统的人工巡查快了5倍。”负责人调出了飞行记录,5天假期里,无人机编队已经在黄鹤楼、江汉路步行街、沙湖公园、江滩公园等热门区域发现了30多处问题,包括暴露垃圾、占道经营、共享单车堆积等。其中相当一部分问题都发生在过去人工和车辆巡查的视野盲区内。他指着屏幕上的一个角落说:“比如栈桥下面的空间非常隐蔽,这在以前人工巡查时很难发现。”

目前,武汉正致力于构建新型城市立体监测体系,通过覆盖全域、多维协同、智能高效的“天空低地”四位一体立体监测矩阵,实现城市问题的全面发现。无人机和智能AI的引入,实现了巡查作业从“人海战术”到“智能集约”的转变。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董德禹 孙志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