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达龄!

推荐 05-08 阅读:146 评论:0

“为什么达龄卡的都是青铜一、青铜二?”这是一位铜二在后台的咨询。

新政下,达龄是军官退役最为常态的一种方式,且未来也是一个趋势。

对于现阶段而言,铜一顺调铜二基本没问题,铜二到铜三晋升需要各种考核机制,目前看来,部分铜二为了熬达龄采取拒绝晋升的姿态,是不可取的,有的单位为了杜绝熬达龄的现象发生,采取了干预措施。

达龄的衔级,铜三以上是上岸的一个主流途径,而铜二顺利达龄并且上岸,只能说不多,很少。

而白银一,是达龄退役的一个窗口期。

(一)

在目前的形势下,哪怕是不修改规则,年轻人青铜一达龄可以忽略了,青铜二的达龄可能性也在逐步降低,未来可能更多的集中在青铜三这个级别。但即使是这样,铜三达龄依旧很严峻。

为什么说白银一是达龄退役的一个窗口期?

所谓窗口期,可以用6个字总结一下:进可守,退可攻。

拿青铜二做比较,改革前条件是蹲苗满10年,改革后,干龄满6年,现职3年,实际上是一样的。

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符合条件,不一定能转身。

我曾经蹲苗的公司有一个青铜二,想要转业搞了好几年也没有转成,最后实在不得已就复员了。

这里面不是说他条件不符合,只是可以申请,能不能上岸成功,那还不一定。

有的老铁说,走不了,那我躺平,体能不过不提升的嘛!

据了解,提升的要求是青铜三以下,上年度总体考核为称职;白银一以上为优秀,体能只是总体考核的一部分,体能不合格总评不能为优秀,没有人说过不能为称职。

现在的形势就是年轻的想走,特别是很多人想走复员的路子,能不能走成,单位占主导,年龄大的都在靠退休,退不了休的也在一年靠一年,基本上能走的都是青铜三到白银一这个衔级的。

还有一个现状就是,白银一包括了正副营,还包括“假白银二”,这一范围内的人比较多,而且大部分都符合6+3,且多数发展空间受限,自己也愿意走。

调控控退役时,白银一及以上拿到的名额最多。想要离开,最好的办法还是干到白银一这个级别。

(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晋升到白银一,才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的确,这就好比军士一样,努力干到12年,选择转业安置,也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

据了解,去年有的单位对青铜二的达龄进行了干预,明确了青铜干满一定年限、即将达龄前,是可以晋升的。

从当下的达龄干预政策——超高配的情况来看,青铜三和白银一(正、副)有超高配的机会,而白银二及以上,普遍来说并没有超高配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活在真空中,所以,面对后路,谁也不含糊。

白银一,人到中年,40多岁,处于事业和生活的一个关键期,特别是一些在“新西兰”的,长期两地分居,再加上在晋升上难度系数很大,退役就成了不二之选。

而且,从近几年达龄退役的群体来看,铜一太难,铜二有点难,铜三不会难,白银占主导。如果不信,可以看看单位每年达龄退役的人,大概率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排位。

(三)

话又说回来了,窗口期,只是一个趋势,并非绝对。

为什么这么说?

有的单位铜二达龄并且顺利上岸了,有的单位白银二还在苦苦煎熬着,这跟单位编制和任务属性有关,所以,很多事情或者人,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关系的基础上。

有的粉丝在后台咨询,“白银一转业年龄40+,青铜转业年龄30+,安置待遇却一样,哪个性价比高?”

如果单从地方对军转安置群体的需求来看,越年轻越好,但是按照部分地区对军官安置方式来看,从赋分量化方式,白银一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担任基层主官和从事机关工作经历的,选岗是有优势的。

当下落地的超高配,也可以说设置了浮动岗位,说白了,就是车间增加了白银一正(副)的岗位,未来就有更多的青铜晋升白银一。

这样一方面打开了晋升的编制通道,另一方面也缓解了青铜达龄扎堆、或者干预的现象。

其实从近几年的一些措施或者调整,或者改革来看,都是围绕一个方向,那就是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走向职业化道路上。

还是那句话,当你的能力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不妨停下来,好好想想,到底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看见别人吆喝达龄上岸了,自己动心了。

有的时候,我们缺的不是能力,是运气,是机会!白银一,或将是红利,也是机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