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副主席黄文欢拒绝反华投奔中国,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 05-06 阅读:87 评论:0

除了越南的建国领袖胡志明,我们最铁的越南革命伙伴得数黄文欢。他也是位老资格的革命家,一辈子都在为中越两国老百姓的友好关系使劲儿。

胡志明逝世后,越南政府内部变得动荡不安。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黄文欢也没法躲开这摊子事,但他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离开了越南,跑到了中国。

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了全球,连国外媒体都说黄文欢是“逃到中国去的最高级别外国领导”。那么,黄文欢当年到底是遭遇了什么,才会铁了心离开自己的国家?他又在中国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呢?

【少年与中国结缘】

黄文欢是个老资格的革命者,他1905年在越南的一个农村呱呱坠地。他的父亲是老师,不过不固定在本地教书,而是四处奔波,在越南各地转悠,所以一年到头能跟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黄文欢的妈妈为了让他能上得起学,到处找人借钱,还靠卖绸布来挣钱。虽然家里不富裕,生活挺拮据,但她从没忽视过黄文欢的教育问题,早早就决定把他送到外公那里去求学。

黄文欢六岁那年,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特别好奇。他外祖父特别疼爱他,还专门教他学汉字,这让他第一次间接地和中国有了联系。

但外公心里明白,光靠他那点学问,没法把黄文欢培养成大器。于是,他带着黄文欢在越南到处求学,增长见识。到了1919年,外公决定把黄文欢送到法越学校去接受教育。

在上学那会儿,黄文欢碰到了好多思想觉悟高的人,他心里也老想着怎么救自己的祖国,毕竟那会儿祖国正被法国统治着呢。所以呀,他刚一毕业,就开始到处打听,看能不能找到参加革命的路子。

那时候,胡志明刚好在我国广州忙着革命事业,第二年,他搞了个革命培训班,打算培养一批为了越南独立而奋斗的进步青年。

黄文欢正烦恼没地方发挥才能,就马上和十几个年轻人一起,经过好多波折,从越南翻山越岭到了中国。胡志明特别高兴地接待了他们,这对黄文欢来说,是革命路上的第一站。从那以后,他和我们国家就有了很深的联系。

在广州这个以前被誉为“革命摇篮”的城市,黄文欢碰到了好多有见识的年轻人,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难能可贵的优点。

现在的黄文欢,早就不再是那个只有一腔热情的年轻小伙了。他成长为一个有着铁一般信念的人,精通无产阶级的革命道理,变成了无产阶级战士,还是越南革命的重要领头人之一。

没过多久,黄文欢又回到了越南。他表面上是去教书,但实际上是在搞革命宣传。不仅如此,他还跑到泰国去,向人们讲述党的革命思想。

1930年的时候,黄文欢又一次回到了中国。从那时候起,一直到1942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忙着搞革命。他去过好多地方,像南京、武汉、昆明,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黄文欢对中国的情感越来越浓厚,说到底,两国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太像了,而且从历史角度看,两国之间的往来也十分频繁。到了这个时候,中国对他来说,简直就像第二个家一样。

【为中越友谊奋斗】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起来后,发现自己在国际上挺孤单的,没哪个国家站出来说他们的政府是合法的,因此在国际事务上处处受制。

到了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毛主席就立马发话,说咱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打算认可越南民主共和国了。

毛主席去苏联访问那会儿,为了让越南得到更多帮助,他提议苏联得承认越南政府的合法地位。他还叫上了胡志明一起来苏联,和斯大林一块儿商量怎么支援越南对抗法国的事儿。

胡志明跑到苏联商量完事情后,黄文欢就接下了当驻华大使的重任。不过说实话,这些年越南一直在忙活着打独立战争,这种外交上的大事儿,他们还真没碰上过。

黄文欢正犯迷糊,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这时候我们党又伸出了援手。说起来,咱们的外交部那时候正巧在筹备一个培训项目,目的是给将来要派到世界各地的外交人员打基础。

黄文欢扮成“新来的海归华侨”,参加了这次培训班的练习。他从小就会说中文,这些年又在国内到处跑,所以除了外交部的二把手李克农,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真面目。

后来,有了李克农的帮忙,黄文欢决定把越南驻中国大使馆设在北京的史家胡同。而且,黄文欢还成了第一任驻华大使,为我们国家和越南早期关系的良好发展出了不少力。

在这段时间里,黄文欢的本事越来越凸显,他不仅受到了我们党的看重,就连胡志明也特别信赖他。没过多久,胡志明就提拔黄文欢,让他去当蒙古和朝鲜的特命全权大使。

接下来的八年时光,黄文欢一直留在中国。他以前帮过中国的革命事业,现在又在努力促进中国和越南的友好关系,中国成了他第二个家。

黄文欢是个十足的“中国迷”,他特别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这辈子,他用中文创作了好多诗歌和对联。

这样的身世和经历,原本足够让他在越南政坛一帆风顺的。但胡志明逝世后,一切却发生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变化。

那时候,越南政府里头,要说谁跟黄文欢资历差不多,那就得提黎笋。可别看两人起步差不多,黎笋爬得那叫一个快,特别是1965年之后,越南政府的大权,基本上都被黎笋攥手里了。

要是黎笋能像胡志明和黄文欢那样,心里琢磨着跟咱们和平友好相处,那倒还说得过去。可问题是,黎笋这家伙压根儿就不是个对咱们友好的领导。

1969年胡志明去世后,黎笋接着带头指挥越南百姓打抗美援国的仗。但慢慢地,他在想法上跟胡志明的路子不一样了,反而跟苏联那边越来越亲近。

他们心甘情愿地做了苏联的小跟班,对中国搞起了包围那一套。中越两国的关系,因为老是出问题,慢慢就走下坡路了。好多在越南的华侨,结果还被赶走了,有的甚至被抓了起来。

当越南国内多数人选择支持黎笋,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时,黄文欢却坚持站在我们这边。他不希望中越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断送。

但这却让黎笋心里不太痛快。尽管那时候黄文欢已经坐上了国会常委会副主席的位置,但在庆祝越共成立四十周年的大会上,这位资历非常深的老同志,却没能捞到在主席台上坐一坐的机会。

后来,当黄文欢会见其他国家的外交大使时,越南国内竟然一丝关于他的新闻都不报道。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哪怕黄文欢已经坐在了主席台上,摄影师也只会拍那些把他挡住的画面,根本不会展现他的身影。

现在的黄文欢,政治上孤立无靠,连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整个人身心俱疲。但即便如此,他心里还是想着要为中越两国出点力。

越南那边没打算给黄文欢机会,他们私下总说黄文欢“没本事”。到后来,在全国代表大会上,越南方面干脆拿“黄文欢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当理由,直接把他从中央给挤兑走了。

尽管黄文欢还挂着国会副主席的名头,但他心里清楚,实际的权力早就跟他没关系了。他自个儿知道,留在越南,想给中越友谊再添把劲儿,怕是难了。

在跟越南的那场自卫反击战里,越南那边还是不肯放过亲中派的黄文欢,硬拉他去参加一个叫“越南人民打败中国入侵者”展览的开场。他们打的算盘,就是想趁这机会挑拨我们跟黄文欢的革命交情。

黄文欢打算来个大的回击,他参加了当天的开幕活动,特意穿上了一套中国风格的军装,还戴上了中国式的军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深厚情谊。

【借病逃离越南】

越南政府心里头其实挺想把黄文欢给解决掉,但考虑到黄文欢的地位和经验,他们也就没敢轻举妄动。而且那时候的黄文欢,身体是真不行了,连着烧了好几天,他自己都琢磨着,这回怕是熬不过去了。

越南的医生们聚在一起给黄文欢看病,但还是没弄清楚他到底得了啥病。看他们盯着他肺部的那些黑斑,猜测可能是肺结核。于是,就建议他去医疗水平更高的东德去看看。

黄文欢很快就打包好行李,准备启程去东德。但因为路途实在太远,再加上他年纪也不小了,身体受不了长时间的旅途劳累。所以,飞机就在巴基斯坦那边停了几个小时,让大家休息一下。

越南大使馆派了个秘书来照顾黄文欢,但聪明的黄文欢却跟秘书说,自己有点累,想再多歇会儿,建议秘书先去东德那边,把手术的事儿给安排好。

于是,秘书搭上了这趟飞机,一路向东德飞去。另一边,黄文欢直接走到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门前,他向里面的人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帮忙安排去北京。

大使馆知道这位老人的真实身份后,惊得不行,赶紧给北京那边打了电话,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了。咱们国家对这位老朋友可上心了,二话不说,就派了中联部的一位部长,亲自跑来接他。

黄文欢经过我们周密的策划,平安无事地重返北京。北京,这个他一直努力打拼、心心念念的地方,对他来说就像第二个家。

到北京没多久,上面就发了话,说一定得给黄文欢好好看病。经过咱们这边医生反复检查,最后确定黄文欢得的是肺癌。

为了帮这位朋友治好病,中共中央专门请了个日本的肿瘤专家和肺癌专家来一起看看。中日专家商量了好几次,最后决定给他做了个彻底的手术。

之后,中央特别给黄文欢派去了两个大夫和四个护理人员,专门负责他手术后的生活照顾。过了好几个月,又带他去做了一次检查,结果黄文欢的癌症全好了,彻底没事了。

黄文欢心里头那个高兴啊,马上就写了一首诗,来谢谢中央。他是这么说的:病了一年多,差点儿就没救了,好在在咱神州大地上碰见了神医华佗。现在啊,这病是从根儿上给治好了。我呢,就想把剩下的这点儿心劲儿,都用到唱响战斗的歌儿上。

黄文欢到了中国后,病不仅痊愈了,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但越南那边可就不高兴了,他们在报纸上直接骂黄文欢是“背叛国家,投靠敌人”。

黄文欢终于不再沉默,他在一场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直接发表了一份给全国同胞的信。在这封信里,他猛烈批评了越南中央内部的那些反华做法,还直接点出了越南当局对柬埔寨的侵占行为,以及对老挝的控制。

越南政府一接到黄文欢提出的一连串指控,吓得不行,立马给各级党组织下了命令,说:“以后看党员觉悟高不高,就看他认不认清现在的新形势、新任务,还有他到底反不反华。”

随后,越南那边气急败坏,干脆把黄文欢给踢出了党,而且到了1980年,他们还给黄文欢定了个“死刑”。

黄文欢根本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他说黎笋他们背离了真正共产党人的初心,而自己则会坚定不移地继续革命,守护好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革命情谊。

听说,那时候中共的领导人们商量后,都同意给黄文欢最好的待遇,就像多了个政治局委员一样对待他。

1983年那会儿,邓小平老先生在钓鱼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外国朋友,跟黄文欢进行了面对面的聊天,并且一块儿吃了午饭。他们聊得很投机,就像老朋友一样,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之后,黄文欢就留在了中国,他写了很多回忆书籍,里面讲了他一辈子拼搏的经历。

1991年的时候,黄文欢老先生已经86岁高龄了,他又一次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尽管我们这边一直用心给他治疗,他的病情也确实有了点起色,但无奈的是,年纪实在太大了,身体里的好多重要器官都不中用了。就这样,老先生在5月18日那天,还是离开了我们。

黄文欢病得很重那会儿,中央的好些大领导,像江泽民主席,都亲自去医院探望他。他走了之后,被安排葬在了八宝山那个革命公墓,葬礼上,好几位中央领导也都到场送了他最后一程。

黄文欢同志绝对是越南革命队伍里的老前辈,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特别敬重的一位老伙伴。他大半生都在为中越两国的友情努力,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他的那种精神会一直传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