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国家最不欢迎中国人,满脸都是嫌弃,却总有国人上赶着去
全球有3个国家“烦透了”中国人,对中国人特别不友好,甚至一看到中国人,就充满了嫌弃和歧视。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批又一批国人,上赶着去这3个地方旅游,大把大把地给他们送钱,为该国的GDP做贡献。
那么,这3个国家都有谁?国人又为何遭到嫌弃还要去?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一直是许多中国人向往的地方。但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和排斥,却在逐年上升。
前几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4%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在美华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命。

廖荣炘是一位87岁的华裔老人,自2000年从中国广州移民到美国旧金山后,多次成为暴力袭击的受害者。
2014年,廖荣炘在前往教堂的路上被一名暴徒殴打,导致右手骨折并失去记忆,警方未能找到凶手。
2020年2月,他在等待公交车时被一名年轻人飞踢,导致后脑勺破裂,陷入昏迷。袭击者最终以“疑似精神病患者”为由被撤诉,仅在监狱中待了七个月。

2021年1月,一名华裔女子在地铁站被一名男子殴打上百次,头部和面部严重受伤。
2024年6月28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奥克兰公交车上遭不明身份人员持械袭击,导致面部严重损伤。

根据美国“停止仇恨亚太裔”组织的数据,自2020年3月以来,共记录了近1.15万起针对亚太裔的仇恨事件。
那么,美国为何有如此多的暴力袭击亚裔的事件?

美国一些政客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故意制造“假想敌”,将亚裔群体作为攻击目标。
此外,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强硬姿态,也使得亚裔群体在美国国内受到更多歧视。
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

当时,1.0版本的特朗普总统,将新冠病毒错误地称为“中国病毒”或“功夫病毒”,这种言论被广泛传播,导致许多人将疫情归咎于亚裔群体。
这种偏见在社交媒体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发酵,使得亚裔成为仇恨的中心。

尽管美国有反仇恨犯罪的法律,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许多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被归类为“普通抢劫”或其他轻罪,导致施暴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种司法系统的不足,使得亚裔群体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那么,既然在美国总遭到歧视和暴力,那么多人为何还总移民到美国呢?

在很多人眼里,和自己国家相比,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先进的科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因此,每年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深造,他们希望通过在美国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
此外,美国的多元文化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也吸引了不少中国人前往发展事业或定居。

与美国的社会误导不同,加拿大社会对华人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投资上。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热门选择。
大量海外资金涌入,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推动了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温哥华的平均房价较2019年上涨了80%,达到170万加元,这种房价上涨使得许多本地年轻人根本买不起房。

于是,加拿大社会中出现了“华人炒房导致住房危机”的舆论。
一些本地居民认为,中国富豪的大量购房行为,是导致房价飙升的主要原因。

为维护本国人的权益,加拿大提高了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的门槛,许多中国申请人因语言要求提高、职业清单缩减而无法顺利移民。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大把大把的人,绞尽脑汁移民到加拿大,这又是为什么?

加拿大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社会福利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因素吸引着大量中国人前往定居和学习。
此外,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也让许多中国人看到了融入当地社会的希望。

根据2022年韩国《朝鲜日报》的民意调查,韩国人对中国的平均好感度仅为2.6分(满分10分),甚至低于曾经侵略过韩国的日本(3.4分)。

韩国反华情绪一直十分高涨,2022年2月,一名中国留学生在釜山南区大渊洞街头,遭到两名韩国人无端殴打,导致头部受伤。
此外,韩国一些大学的网络社区还出现了“如果是中国留学生请自行退学”等,侮辱和歧视性言论。

2023年年初,韩国还对中国旅客采取了一系列歧视性措施,包括对中国旅客进行多次核酸检测,并收取高额费用,要求中国旅客佩戴“小黄牌”等。
那么,韩国为何如此歧视中国人?

20世纪中后期,韩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成就使韩国民众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但同时也伴随着对中国的错误认知。
部分韩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不如韩国,并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抱有抵触心理。

韩国在端午节、春节等文化领域。频繁推动申遗行动,试图将中国的文化划归为韩国,以此塑造独立的文化形象。
这种行为加剧了中韩之间的文化纠纷,韩国的保守势力通过渲染“中国文化侵略”的概念,试图巩固民众的民族自尊心。

此外,很多韩国政客还频繁利用反华情绪捞取政治利益。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韩国部分政客和媒体炒作“韩服争议”和“短道速滑判罚争议”,煽动民众反华情绪。
而韩国最大在野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甚至公开表示“韩国应与中国保持距离”,以迎合年轻选民。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对中国的仇视情绪并非完全是国内问题,美国在其中的间接影响不可忽视。

作为美国的盟友,韩国在军事、经济和文化领域深受美国的影响。
2016年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部署事件,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也成为韩国媒体渲染“中国威胁”的重要素材。

美国通过舆论战在亚洲地区制造“中国威胁论”,韩国作为其盟友,在这种话语体系中成为了重要一环。
那么,既然韩国如此不欢迎我们,为何还有很多人去韩国旅行定居呢?

韩国的流行音乐、韩剧以及时尚产业等韩流文化,凭借鲜明的风格和强大的传播力,吸引了大量中国年轻人。
相比欧美国家,韩国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传统有许多共通之处,在饮食、礼仪等方面的差异更容易被适应。
此外,三星、LG 等大型韩企在中国设有广泛业务,招聘了大量中国员工。部分职场人为了追求职业发展,选择调往韩国总部工作。

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的矛盾态度提醒我们:海外华人必须更加团结,争取平等权益。
同时,中国自身的崛起,或许才是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之道:当我们的国家足够强大,海外华人才不会成为“被嫌弃的群体”。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国际在线】【观察者网】【环球网】【界面新闻】【海外网】【红星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