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牦牛酸奶产业链带动千人就业

推荐 05-04 阅读:0 评论:0

在甘南藏区这片广袤而神圣的高原上,蓝天白云下,牦牛悠然自得地穿梭于翠绿的草甸之间。这些被誉为 “高原之舟” 的生灵,不仅是藏区文化的象征,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牦牛酸奶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壮大,它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为甘南藏区带来了勃勃生机,带动了上千人实现就业。

得天独厚的奶源优势

甘南藏区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拥有中国五大牧区之一的甘南草原。这里土壤富硒,雪山融水富含矿物质,高原牧草更是药食同源,有着零公害、零激素残留、零农药残留、零物理污染、零化学污染的 “五零” 牧场美誉,堪称世界上最纯净的草场。2017 年,甘南州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授予 “中国牦牛乳都” 的称号,这无疑是对其奶源品质的高度认可。

在燎原牧场,农牧民们告诉我们,这里的牦牛生活得十分惬意,它们无需人工饲料喂养,充足的天然食物让它们茁壮成长。如此得天独厚的奶源环境和肥美优渥的天然牧草,造就了牦牛奶的高品质,为牦牛酸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模式创新,多方共赢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甘南藏区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其中 “公司 + 科技 + 基地 + 合作社 + 牧户”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尤为突出。以华羚公司为例,多年来,它以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广大农牧民群众建立了稳定的产业带动长效机制。据统计,华羚累计收购牧区牦牛乳原料资金已达 100 多亿元,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农牧民生活的改善。在华羚的产业化带动下,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曲拉价格大幅上涨,牦牛乳价格也水涨船高,不仅提升了牦牛乳价值,还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辐射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合作市卡加道乡木道村岗吉草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则以 “村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牧户” 的发展模式,打造草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燕麦种植基地,年销售额破百万元。这种模式将各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从牧场到市场的全流程就业带动

牦牛酸奶产业链涵盖了从牧场养殖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牧场端,牧民们负责牦牛的养殖与照料,这不仅是他们世代传承的技能,如今更成为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入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牧民,户均年收入 13 万元以上,多的甚至能达到 20 万元,曾经致富的愿景如今已变为现实。

在生产加工环节,甘南已成为牦牛乳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为主的产业聚集区。像燎原乳业这样的现代化乳制品企业,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与繁育、产品研发、生产加工、检测、储运、营销为一体。在其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酸奶的加工、包装等工作,这些岗位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从最初的奶源收购,到中间的生产制作,再到最后的成品包装,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专业的人员,而这恰恰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产品生产出来后,销售环节同样不可或缺。甘南州的牦牛奶制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走向了世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销售人员、电商运营人员等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燎原乳业每年与中海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签署定向采购协议,同时大量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购买。2018 年,燎原乳业在巴基斯坦成立国际营销公司,牦牛乳品辐射中亚、东亚、中东等地区。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需要开拓市场、维护客户关系,电商运营人员则要负责线上店铺的运营、推广等工作,这些岗位让许多人在家乡就能实现就业。

未来可期

甘南藏区牦牛酸奶产业链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上千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一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更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农牧民的共同努力。在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拓展,相信它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甘南藏区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就请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吧,愿你生活顺心,财运亨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