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年的坚守!这对父子用一生守护烈士墓

推荐 05-07 阅读:1 评论:0

在河北省阜城县的本斋纪念园,每天都能看到一位老人穿梭其中,他叫王志杰。他与 88 位冀中回民支队烈士相伴,默默守护着这片陵园,风雨无阻。而这一守,就是无数个春秋,背后是一段跨越 83 年的坚守与传承。

故事要从王志杰的父亲王梦北说起。那是多年前,王梦北听闻冀中回民支队在这片土地上奋勇杀敌,许多战士血洒疆场,最终长眠于此。当时的他,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对着这些烈士的英魂许下承诺:要守护好他们。从此,王梦北便与这片陵园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那时的陵园,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如今的庄严肃穆,甚至有些破败。但王梦北毫无怨言,每天早早起身,来到陵园,清扫落叶,整理墓碑,精心打理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他心中,这些烈士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值得他用心去守护。

时光匆匆,王梦北渐渐老去,身体也大不如前。但他心中对烈士的守护之情从未减弱,他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郑重地交到了儿子王志杰手中。王志杰没有丝毫犹豫,接过了父亲手中的 “接力棒”,义无反顾地成为了新的守墓人。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父亲的嘱托,更是对烈士们的敬重与承诺。

王志杰对待这份工作,同样是一丝不苟。他每天来到陵园,第一件事就是围着整个园区走上一圈,仔细查看每一块墓碑是否完好,周围的环境是否整洁。他深知,这些墓碑下埋葬的,都是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奉献出生命的英雄。在他眼中,每一块墓碑都像是一位位沉睡的战友,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让这些 “战友” 在这片土地上安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志杰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这些烈士们为国家付出了一切,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不能被遗忘,他们的亲人,也应该知道他们长眠于此。于是,从 2012 年开始,王志杰踏上了为烈士 “寻亲” 的艰难旅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十年过去了,很多线索都已断了。但王志杰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行程。他沿着回民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路打听,一路寻找。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四处询问当地的老人,查阅各种历史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他这一走,就是几千里路,风里来雨里去,历经无数艰辛。

在寻亲的过程中,王志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他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只能靠着双脚一步步前行;有时候,资料匮乏,线索中断,他也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每当他想到陵园里那些烈士的墓碑,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就又充满了力量。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88 名烈士中,已有 72 名确定了身份。每确定一位烈士的身份,王志杰都像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心中满是欣慰。他说:“能让烈士们‘回家’,能让他们的亲人知道他们的下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志杰与父亲王梦北的坚守,不仅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深深影响了下一代。王志杰的儿子王春明,从小就看着爷爷和父亲守护陵园,在他心中,这些烈士也是他最敬重的人。如今,王春明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来到陵园,协助父亲共同守护烈士忠骨。他会跟着父亲一起清扫陵园,认真聆听父亲讲述每一位烈士的故事。他知道,这份责任,他也将继续传承下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王志杰一家三代人,用 83 年的时间,默默守护着烈士墓。他们的坚守,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人们对烈士的敬仰之路。他们让我们看到,有一种承诺,叫一生守护;有一种传承,叫铭记历史。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人,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烈士们,才永远不会被遗忘。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请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愿大家都能收获满满,生活顺心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