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女人”田朴珺,这个女人不简单
多年前,网传王石白手起家,创下宇宙第一的房产“万科房产”。一时间成为社会精英,全民偶像。
事实果真如此?
王石17岁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是要去农村插队的,王石没有去。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当兵,毕竟王石是军人家,几个叔叔包括自己的父亲都是军人。
王石在徐州待了半年,然后去了新疆吐鲁番盆地,干了五年的运输兵。复员后来到郑州铁路局成了一名水电段的锅炉维修师傅,正式编制。
那个年代,这样又红又专的身份,很吃得开。
后来王石在自传里写到:
老师傅们因为我吃苦耐劳,受人喜欢而一致推荐了我上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
那年郑州铁路局只有两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果真如王石自传里所说,因为吃苦耐劳?
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当时柳州铁路局的副领导也姓王,这个王领导正是王石的父亲。
那时候,王石23岁,大学期间学习给排水专业,业余时间研究《政治经济学》,为后来宇宙第一房产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年后,26岁的王石没有再回郑州,而是去了广州铁路局。
为什么去广州?如果去柳州不是更好?毕竟老王家的根基在柳州,有王家庇护,发展前景应该不会差。
这是因为,当时的广东有个主管的书记姓王。他是王石父亲的老朋友。
在广州三年工作期间,王石时不时去王家吃碗红烧肉。1977年的时候,红烧肉在民间,吃起来不容易。因此王石在那个时候爱上红烧肉,并准备学习,以便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去烹制。
王石买了红烧肉秘籍,准备勤奋学习烹饪手法的时候,王家的三闺女与王石因经常一起吃红烧肉,产生了革命般金贵的爱情。
到了1980年,29岁的王石参加某招聘考试,很顺利地进入了广东外经委,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同年8月,深圳特区正式成立。
回头一看,从1977到1980年三年内,王石完成三件大事。
与王家闺女结婚;生下一个闺女;同时完成由技术工人到“正负”工作人员的转变。
自此,王石的人生完成了前期所有的铺垫积累,开始搭上开往宇宙第一房产的列车。
01
1983年5月,王石来到深圳。那时的深圳到处在开发,尘土飞扬。赚钱一靠优惠政策;二靠资源信息。
当时,深圳作为特区,经济政策有,王石背靠大树,紧缺的物质资源大把的有,就看你准备从哪里撕开口子,挖掘一桶金灿灿的黄金了。
敏锐的王石仿佛嗅到了铜臭的味道。
那一年,王石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当时的深圳有两大饲料厂,每厂都年产20万吨以上的饲料,其原料主要是玉米。但玉米主要从香港进口,而其中除了从其他国家进口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北方的大连、天津、青岛出口转内销的。为何国内的玉米不直接销到深圳而是转道香港再回来?
王石通过调查了解到,主要是解决不了从北到深的运输工具问题。
多年后,王石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
我当即找到广东省海运局,了解能否组织货船从大连往深圳运玉米。当时广东省海运局正在研究开辟北方航线,苦于没有货源,当然求之不得。我随即到大连,当地正发愁货物运输能力不足,玉米堆在家里。就这样,我当上了中间商,还卖起饲料。
在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1983年,王石赚了300多万。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吃瓜群众可以扒拉下计算机。
一代富翁就此拉开序幕。
多年后,王石遇到农民企业家,“饲料大王”刘永好时开过玩笑:
如果当年我不转行,‘饲料大王’的名分恐怕就是我的啦。
1984年,王石凭借这300多万元创立了主营视频器材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R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
后来王石说:
除了黄、赌、毒、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这就是万科的前身。
02
1988年,万科进入房地产行业,用了三年时间,万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发展过程中,万科先后:
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
王石也成为“中国地产教父”。当时社会传言王石白手起家,成了社会培训中的一碗浓厚的心灵鸡汤。后来,当人们得知他老丈人的身份后,王石的成功多了一点遐想,王石的光环也暗淡了一些。
成功后的王石,很快乐!
但是,中国有几句古话,很有道理,比如:冷暖自知,饱暖思……
总之,王石还有梦想,更大的梦想,所以称为地产教父的王石开始在山水之间寻欢作乐。
1998年,47岁的王石第一次尝试真正的自由飞行——飞滑翔伞;
1999年,王石登上了第一座雪山——玉珠山;
2000年,王石在西藏青朴创造了中国飞滑翔伞攀高6100米的纪录。
2003年,52岁的王石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他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但此后四年他依旧成功登上11座高峰。
王石登上珠峰的时候,有一个1981年出生在上海的小姑娘叫田朴珺,此时22岁,正在参加王晶导演的《神勇铁金刚》拍摄。
他们之间的故事即将开始。
03
我一直称田朴珺是一匹有野心的野马。
田朴珺确实是有野心的一个姑娘,从小立志当演员的田朴珺,为了能红,使出浑身解数。
2004年,《韩城攻略》开机仪式上,梁朝伟、任贤齐、舒淇、田朴珺及韩国三位女星一起合影。照片中可以看到大家都穿得很厚,田朴珺身穿低胸装紧贴梁朝伟,成功抢镜。后来网络上评价,倒贴梁朝伟,说的就是田朴珺。
同年田朴珺参加由陈果执导,陈可辛监制的惊悚恐怖电影《三更2之饺子》。本片由杨千嬅、梁家辉、白灵、等大咖作为主演。田朴珺扮演了梁家辉的情人,片中床戏,大胆刺激。但是,田小姐依旧没有红起来。
不得不感叹,一个小演员想出人头地,的确不容易。即使有演技,没后台你能怎样?有后台你也还要有机会。在演艺圈有后台的小演员多呢,有当红的明星父母大力投资捧自己的子女,没能红起来的例子也很多。
何况一个田朴珺,演技就那样,后台是没有的,还有什么?脸蛋?身材?要么就只能靠智商了。
如果这些都没有,还能靠什么?
没能红起来的田朴珺从香港失落地回来,报名读了长江商学院EMBA,修读传媒管理课程。
梦想就这样丢失?如果这样,你就太小看田朴珺了。
2007年8月,田朴珺做了意见匪夷所思的事情。当时前世界足球先生、意大利著名球星罗伯特巴乔乘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
身穿蓝色吊带裙田朴珺小姐突然推开警卫,“扑向”巴乔,在脸上连亲两下,同时留给巴乔一封表白信。其中有一句后来让吃瓜群众津津乐道:
我非常需要你强烈的拥抱。
原本想利用巴乔炒作的田朴珺,结果,成为大家饭后谈资。几天之后,一些尘埃落定,田小姐还是之前的田小姐。
伤心,失落的田小姐最终只能去靠智商去成功了。
是谁说过一句精辟的话:
机会就在一瞬间。
后来成为烂尾楼顾问的田小姐,认识了地产圈大佬冯仑。田小姐抓住一瞬间的机会,与王石的交集正式上演。
04
冯仑作为地产圈的大佬,资源广泛,做地产的同时还投资了一家高端旅行社,经常邀请一些企业家朋友出国旅行。偶尔,也会有带上几个不入流的小明星沿途伴游,让旅游伙伴们多一点乐趣。
2008年初冯仑组织了一次旅游,王石与田朴珺有了第一的亲密接触,同时相互确认了眼神。
至于如何确认,一直是一个秘密。
2008年4月25日,田朴珺出演的电视剧《相思树》上映。她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
在我看来,王石可以算是“男人中的男人,他非常有思想,并且深知如何在得失间作选择,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算是我的良师了!
此时,二人关系已非同一般。田朴珺故意说这个话,是想通过王石炒作自己,结果也确实上了很多头条。
半个月后,王石因为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捐款门事件,把王石身上的“社会精英代表”“探险运动家”等标签撕得粉碎。
自此,王石在互联网上沉默,开始专心和田小姐发展感情去了。
此时,王石57岁,田朴珺27岁。
之后,网络上开始爆料王石与田朴珺同游古巴哈瓦,新西兰、巴西。
此时,王石的妻子,王家闺女会不知道?
毕竟,那时候王石的老丈人思维清晰,余威尚在。王家闺女一定清楚,阴沟里,船暂时还翻不了。
所以,王石在第二次攀登珠峰以后,第一时间给他老婆打电话,说:
我登顶中的每一步,都如我们婚姻中走过的每一天,虽然平凡,但都为幸福积蓄着力量。我能再次登顶珠峰,改写中国人最大年龄登顶珠峰的纪录,离不开你和女儿的支持,我会珍惜我们的家庭,与你一起登上人生的顶峰!
呵呵!此地无银三百的同时,王石也在试探着说明些什么。
05
2011年,王石去美国游学,田朴珺去美国读书。王石在波士顿,田朴珺在纽约,二人并不在一座城市。
期间发生了那些事情?在田朴珺后来的专栏文章里详细的写过。
王石连续五天请田朴珺吃饭,结果三顿没带钱。第三顿时,田朴珺火了:“你太没诚意。 ”于是王石诚意十足地再请第四顿,不记仇的田朴珺欣然前往,打着“一定要把请他的吃回来”的主意。而第五顿,他终于向田朴珺表白。
嗯,通过五顿饭,终于把王石搞到手了。
一切尽在田小姐的掌控之中,表白后的王石终于可以有机会烹制多年前一直想亲手制作红烧肉的梦想。
2012年1月29日,田朴珺发了一篇信息:
终于吃到笨笨的红烧肉了,太好吃了,一口气吃了半锅。
呵呵,王石一代地产教父,全民精英偶像,在田小姐的口里是笨笨,有点傻白甜的味道。
此时,王石的老丈人89岁高龄,意识不太清醒,第二年随即去世。
此时,田朴珺吹响了抢班夺权的号角。
此时,提起裤子的王石很负责的回去与王家闺女离婚。
06
此后,田朴珺一夜成名,终于实现多年想红的梦想。
互联网大V开始扒田朴珺的过往。大火的田朴珺在互联网被扒了个底朝天。
同时,名气很响的长江商学院躺着中枪:
一些大V说长江商学院就是小三中介所,他们调侃长江商学院的loge,“横竖都是三”。
这与后来田朴珺对王石说“田”字里横竖都是王,如出一辙。
利用王石红起来的田朴珺,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她的野心不只是红,她要树立一个心事到女性独立的人格形象,
在王石的运作下,开始做编剧,做专栏,在文字里开始标榜自己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但是,田朴珺有点作,曾几个耳光扇得差点找不到北。
2013年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制片人一栏赫然写着“田朴珺”。而这部电影的导演陈可辛,和田朴珺也是旧识。
然后田朴珺在杂志上开辟“闺密专栏”,第一篇写的就是《我的男闺蜜:你不知道的陈可辛》。
很快这篇文章就上了头条,被各种八卦媒体所追捧。
陈可辛回应说:
我只有一个闺蜜,就是君如。
吴君如随后也在微博上回应:
不用理会什么闺蜜或龟蜜,反正我知道他的心(和财产)归me!哈哈哈!
晕,这对夫妻的耳光是左右开弓,同时又温文尔雅。
2014年,田朴珺写褚时健75岁再创业的故事,文章中还配了张和褚老的合影。褚时健公开表态:
非我所愿,王石的面子不能不给。
这就尴尬了。此事之后,估计王石会对田小姐进行一些批评教育了。因为这耳光不只是扇了田朴珺,也狠狠的扇了王石,隐隐作痛的感觉估计不会太好。
07
作为“王的女人”田朴珺,一直在狠狠地消费着王石。她知道若干年之后,王还是不是王是个问题,所以她要尽快扭转局面,让王石成为“田的男人”。
一些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2014年田朴珺出了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所有和我一样,出生在平凡家庭但有灿烂梦想的女孩。”书的内容以自曝她在纽约那些年的励志往事为主。
整本书就在给她洗白,洗她没有勾引王石,而是王石主动追她的。洗她多么努力打拼,连还M国房贷都没用过王石的钱……
吃瓜群众,你相信?
此后,田朴珺洗白成功,王石到哪都带上田朴珺,逢人介绍“this is my wife”。
“王的女人”终于成功独立,得到王石的营养迅速成长。王呢,要驾驭田小姐,你得有足够的能力。
08
可惜!
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万科董事会上,公开挑战宝能系,万科股权之争正式进入正面肉搏阶段。直到2017年6月21日,万科发布公告,66岁的王石宣布退休。
王石黯然退出,宣告战争结束。
此时的田朴珺,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可以淡然离开。毕竟,王石已经没有什么剩余价值了。
如真如此,也合乎情理。
似乎田小姐准备一条路走到黑,是在乎王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价值可用,还是因为爱情?
中国有句古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石的资产还有一点,王石的声望还有一点。
随后田朴珺发了一条信息:
守护你,也成全我自己。
此后,王石在公众的视野里消失,只偶尔在账号里发一些花花草草。
后来,王石出任华大集团联席董事长,看似人生又翻开了新篇章。但王石再也上不了热搜,上不了头条。田朴珺倒是风生水起,圈粉无数,成了一个独立,进取的女性人物标榜。
他们从此不再是“王的女人”的附属关系,他们是王石与田朴珺的幸福人生的关系。
沉寂的王石直到2018年10月9日,由于在“绿色环保领域”的贡献,王石获得2018“亚洲创新变革者”大奖。67岁的王石在纽约出席“亚洲创变者”颁奖典礼。王石因为一句话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上了一回热搜。
王石在获奖感言的最后说:“Thanks to my wife Meme.”翻译成中文就是“谢谢我的老婆田朴珺”。
呵呵,地产教父,全民精英人物代表因为借助说“谢谢我的老婆田朴珺”的八卦上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