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从蒋光鼐1938年建造“国光号”航母,到2012年“辽宁舰”航母入列。

历史 04-08 阅读:33 评论:0

航母,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是海上霸主,海军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一些原因,我们一直没有自己的航母。被誉为“中国航母之父”的刘华清上将曾言,“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复杂的国际形势,拥有自己的航母,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事。终于,在,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付海军;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航母。圆了刘华清上将的航母梦。随后,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交付海军;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经中央军委批准,命名为“福建舰”。

众所周知,“辽宁舰”是新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鲜为人知的是,民国时期,蒋光鼐曾主持建造过中国第一艘航母,“国光号”。

蒋光鼐,广东东莞人,爱国将领,抗日名将,淞沪会战总指挥。在淞沪会战中,指挥十九路军奋勇抗战,名震中外。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蒋光鼐开始筹备建造航空母舰。由于当时我国在建造大型战舰上技术能力人才匮乏,蒋光鼐聘请了美国海军退役上校威廉·布朗,于1938年开始设计制造。

限于当时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复杂的国内局势,整个航母的建造过程极其艰辛。历时3年,命名“国光号”的航母在1941年5月正式下水试航。

“国光号”航母长约200米,排水量1.2吨,配备10架飞机,4门火炮等武器装备。并有雷达、通讯设备等当时先进的装备。

航母建造好后,随着在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中,蒋光鼐失势,再加上当时抗战局势影响,“国光号”并没投入实际战斗中。

新中国成立后,“国光号”被改装为运输船,服务于新中国的建设。

虽然从“国光号”航母的建设使用来看,由于复杂的因素,是不成功的。但是它所代表的,中国人努力实现国势强盛,不再受辱于他人,追求国家富强的精神,是传承不息的。

网友评论

消食历史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书是胜利者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