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再原创丨美甲(随笔)
美甲
文/周铁再
在街头巷尾,美甲店林立,精致的美甲成为许多女性指尖的风景。然而,当看到美甲的女人,我内心总会泛起一种难以言语的顾虑,甚至笃定自己不会选择这样的女性作为伴侣。这份担忧并非毫无来由:一方面,精心修饰的美甲可能影响日常家务操作,让清洁、烹饪变得不便;另一方面,美甲所使用的化学材料若质量不过关,不仅可能残留有害物质,还可能随着食物进入人体,让人对其烹饪的食物安全性心生疑虑。再者,过度追求夸张美甲风格,也让人质疑其审美判断力是否被潮流裹挟,偏离了对美的本质认知。
身边一位老乡的经历,也印证了美甲行业背后潜藏的健康风险。这位老乡曾投身美甲行业,两年多后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问及缘由,他坦言,深入接触后才发现行业隐患重重,长期接触化学试剂、粉尘,令他担心继续从业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这份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最终决定彻底告别这个行业,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回顾历史,曾经的“三寸金莲”是对女性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禁锢,女性被迫以小脚为美,限制了行动自由,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如今的美甲潮流,看似是女性追求美的自由表达,但若过度发展,演变成一种极端文化,同样令人担忧。从裹足到美甲,一个束缚双脚,一个“束缚”双手,本质上都是对女性正常生活能力的削弱。试想,当一双原本能劳作、能创造价值的手,因过度美甲而丧失劳动功能,这样的“美”又有何意义?
现实中,个别女性为了所谓的“事业”,将美甲推向极致。比如那位痴迷舞蹈的女性,为了保持十指美甲的精致,不仅放弃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还依赖专人照顾生活起居,甚至为美甲购买高额保险。然而,女性生来不仅拥有展现美的权利,更肩负着社会责任。过度沉溺于形式上的美,而忽视自身能力的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失衡的。
美甲本身作为时尚表达无可厚非,但若任其过度发展,从个人爱好演变成一种扭曲的文化现象,后果不堪设想。它不仅可能导致女性劳动能力退化,更可能引发价值观的偏移。从新中国成立废除裹足陋习,到如今面临美甲文化可能带来的新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女人呀女人,真是穷不得,富不得,给你点光就去没节制地“灿烂”。
时下,一些不良社会现象频发,衣服故意剪洞穿、美甲文化畸形发展……这些现象如浊流般冲击着社会价值观。女性的双手本应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工具,若沦为仅供观赏的“宠物式”装饰,失去了劳动与创造的能力,又何谈人生价值与幸福?这种将人“物化”的趋势,值得我们警惕与深思。
面对美甲潮流,我们不能简单否定或排斥,而是需要理性认知与正确引导。既要尊重每个人追求美的权利,也要倡导健康、适度的审美观念,让美真正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促进个人发展的积极力量,而非阻碍社会进步的隐患。
【作者简介】周铁再(男),河南省卢氏县人,二十三年从军路,戎马半生一世缘。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记录些生活感受,于是就这样做了,乐此不疲,与朋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