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母又相遇?日舰暴露美军行踪,菲媒:4艘中国战舰抵近禁区

推荐 05-07 阅读:2 评论:0

而在近期,中菲两国围绕着南海问题的争端变得更加的激烈,以小马科斯为首的菲律宾政府,铁了心的要将本国人民绑在美国的战车之上,想试图通过反华这一举措,来让美国政府主动向菲军提供更多的资源,好让菲律宾具备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格。可他们没料到的一点是,在高烈度的南海对抗当中,第一个拖了后腿的居然是日本人。

01.中美航母南海斗法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在美国与菲律宾肩并肩2025的演习期间,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战斗群突然现身菲律宾北部的巴布延岛,刚好与从关岛海军基地出发,并进入菲律宾海的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出现在同一片海域当中。

如果是放在过去,这种情况非常的罕见,因为中美两军双方存在一种非常微妙的默契,都会远洋部署活动当中,极力避免各自的航空母舰出现在同一片水域内,最大程度上降低背后的紧张氛围。

但这次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双方之间与其说是“相遇”,倒不如说就是冲着对方来的。因为美国方面已经彻底“不演了”,直接将今年的美菲联合军演定义为了所谓的战斗测试,目的就是为了提前推演在南海地区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美军究竟该如何进行应对。

而且按照菲律宾方面所爆料的消息称,山东和航空母舰直接进入了巴布延岛周边水域,抵进美菲杨国问了联合军事演习所专门划设的“禁区”,释放出的信号相当的强烈。

02.日本驱逐舰成了“开路先锋”

对于这一点,或许有人感到疑惑,一支海军的行踪在大洋之上完全属于军事机密,就算是公开了演习的相关计划,也是相当大的一个区域范围之内,为何这是中美双方突然就变成了“王对王”式的软对抗?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有人“泄密”。

按照美国军队原先的规划,监视山东号航母战斗群所派出的海上力量,并非属于美军战斗序列的军舰,而是来自日本海上自卫队的DD-109“有明”号导弹驱逐舰。该舰属于“村雨”级,在2002年进入服役,满载排水量仅为4600吨,火力极其羸弱,用护卫舰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固然也可以是说是试探中国所使用的“炮灰”,就算被当场击沉了,日美双方也不会很“心疼”。

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担任监视中国航母战斗群任务的“有明”号,在完成任务返航之时,遭到了山东舰编队的反追踪,并且无法进行任何的有效反制,让对方一路跟踪到了菲律宾海,直接暴露了美军航母战斗前的行踪。

按从军事学的角度上来说,鉴于中国在第一,第二岛链之内,有着庞大的反航母弹道导弹体系,在打击上已经不存在任何的困难,中方所要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针对处于机动状态下的美军航母编队的持续性追踪。

冷战时期,苏联进行此类任务的中继机型,是由图95战略轰炸机专门改造而来的图95RTS特种机。但解放军没有如此庞大,且能长时间续航的空中平台,因此,用航母来反航母,便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03.南海局势最终会如何演变?

实际上,如果单是从美国海军全球力量的部署结构上看,这一次从美国本土圣迭戈港远道而来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所能形成的威慑力实在是有限。

这不仅是由于这艘船即将在2026年直接退出美军现役,更是昭示着美国已经深陷多个热点区域的地缘政治问题,兵力首次出现了不够用的局面,导致白宫难以在南海区进行较为常态化的大规模兵力部署,这背后所体现出的是美国造船业的青黄不接,以及美军在战斗力上的整体下滑,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实打实的好事。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美国介入南海地区局势的能力出现了全面下滑,更意味着美国介入台海事务的能力也正在消失。

同时,这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当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绝不能盲目的推行所谓的环保工程以及居工业化政策。因为完成工业化以及后来的现代化,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和几代人的积累,拆除之后想要重新捡回来,那便是难上加难。

特朗普前后两个任期,无外乎就是想重振美国的制造业,但它的一系列举措全都起到了反效果,反而让美国的军事工业面临极大的供应链缺口,这又是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在这一点上,中国与美国完全一致,双方的强大都是基于全球化之上的,如果有任何一方想要逆全球化而行,那么相当于是自断双臂。

当然,对于美国军队的这一起行动,我们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姿态,这不只是因为美军介入的态势过于强硬,更是因为中菲之间的领土问题正在持续性的发酵,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也是特朗普对华施压的一环。

但中国航母战斗群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出了中国的态度,哪怕纠集全部盟友的军队聚焦在南海地区,美国人也吓不倒中国,美国政府用这种小手段所能取得的唯一结果,只会是自取其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