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关门之前1比4,开门之后6比1!打晕了苏中的李默庵:真没想到

历史 05-04 阅读:22 评论:0

就算是到了晚年,国军名将李默庵还是对一件事情耿耿于怀。这件事情和我开国大将粟裕有关。那粟裕做了什么,让李默庵如此放不下?

其实,李默庵放不下的,正是和粟裕所指挥的苏中战役有关。一向自负的李默庵直到晚年依然没明白粟裕到底是怎样转败为胜的?那接下来就来讲讲。

时间,得从1945年说起。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粟裕也在组织的指示下,带着大约6万多人北渡长江。很快,粟裕率部来到了苏中地区,还出任了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一职。

可以说,这是组织上对粟裕最高的认可与期待。面对组织上的信任,粟裕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整顿好部队纪律,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勇猛之军。

在粟裕的整顿指导下,华中野战军成为全军中最出色的部队之一。这让毛主席感到非常放心,内心也充满欢喜。然而毛主席欢喜,蒋介石却并不欢喜。

华中野战军这支部队力量不容小觑,蒋介石非常不开心。而且华中野战军还在苏中,靠近山东、长江和南京上海,真是四面都把握住了。蒋介石感觉到这是威胁。

于是,蒋介石希望让共产党让出苏北苏中地区。并且很早之前,蒋介石就这么提出过,还大言不惭的表示共产党在哪里都能生存,也不是非要在苏北和苏中地区嘛!

脸皮真是像城墙拐角处一样厚!毛主席当然是不可能同意的,所以直接拒绝了蒋介石。眼看如今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发展日益壮大,蒋介石真的是整夜睡不着。

为了了解一下粟裕,蒋介石派出了信任的部下顾祝同邀请粟裕见一面。顾祝同得到指示后,当即以和平谈判为由,邀请粟裕前来参加会议。粟裕也如约赴会。

这位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粟裕早有耳闻,毕竟也算是自己多年的老对手了。而顾祝同见到粟裕后,也还是比较尊重的,赞许的说道:

“粟将军,你很会打仗。”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顾祝同向来眼高于顶的人居然夸人了?那就错了,顾祝同当然不是真心的。表面上刚夸完粟裕,私下里就和部下李默庵开始蛐蛐粟裕了。

然而这些小心思,粟裕根本不屑于理会。顾祝同如何说他都行,他并不在意。而李默庵倒是听进去了顾祝同的话,知道了粟裕是个寡言少语不好对付的人。

此次和谈,总的来说还算是有点成果的。但是到了1946年之后,这点作用全部消耗殆尽了。蒋介石再也按捺不住狼子野心,撕毁了“双十协定”,发起全面内战。

首先蒋介石针对的,便是正在中原的李先念新四军5师。为了拿下李先念,蒋介石集结重兵进行围攻。很快,蒋介石在中原一带频频得手,确实势不可挡。

万幸,虽然被大部兵力围攻,处境很是艰难。但是李先念还是成功率部在重重围困中突围出来,成功的逃到了邻近地。没吃下李先念,这让蒋介石真是气坏了。

虽然生气,但是蒋介石这时候还想的挺开。虽然没吃下李先念部队,给共产党重创。但是好在在中原一带,他可是耍尽了威风,吃尽了红利,也算是得意了。

没吃下李先念,蒋介石立马转换目标。而这目标也不难猜了,正是在苏中地区的粟裕以及其率领的华中野战军。于是,蒋介石很快再次集结重兵,准备发起进攻。

也不难理解蒋介石为何准备吃下粟裕和华中野战军。前面已经说过了,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正在苏中苏北地区盘踞。这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个威胁,总觉得南京和上海不保。

蒋介石当然不可能仍由这样的威胁存在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简直就是他的眼中钉。于是,蒋介石立马决定拔出这根钉子,一定要把粟裕和华中野战军彻底吞下。

为了能够一击即中,蒋介石真是费了不少功夫。很快,蒋介石制订了战法:

多路向心突击。

这个战法的意思,就是蒋介石打算兵分三路,在两淮会战,借此消灭华中野战军。就算消灭不了,也要拿下苏中苏北地区,把粟裕和华中野战军逼迫到山东去。

很快,蒋介石集结了大约5个整编师也就是12万人的兵力跨过长江,驻扎在苏中南部一带,准备随时参战。而率领这支12万人部队的主将,蒋介石选定了李默庵。

李默庵是抗战名将,黄埔一期毕业生,资历甚高,对蒋介石向来忠诚。再加上李默庵部队全是精良美械,打粟裕的华中野战军,纸面实力上可以说是相当有把握。

而李默庵接到命令,也非常激动,自己这一战一定要拿下那个寡言少语的粟裕,给自己争口气,也让他的蒋校长对他刮目相看,以后好好重视他。

李默庵如此自信也不难理解,他手下可是有着12万人,而粟裕手下也就3万多一点,比例上他是4比1,绝对性优势压倒粟裕的华中野战军。

再者,李默庵手里的部队可是拥有着精良美械,战斗武器十全。而华中野战军的武器哪里比得上呢?不管怎么看,李默庵都觉得自己是稳赢!难怪如此自信了。

面对李默庵强大的攻势,粟裕说不急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注意了,急和慌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词语。粟裕急是因为要应对接下来的大战来袭,但是粟裕却并不慌。

虽然粟裕爱好和平,也曾呼吁反对内战,停止内战。但是国民党如此冥顽不灵非要发起战斗,那粟裕也没什么好怕的。粟裕不想战,但是绝对不怕战斗。

于是,粟裕立马和毛主席取得联系,商议接下来即将开打的苏中之战。李默庵没有估计错,粟裕手上能调集到前线参战的确实只有3万人,兵力上很是不占优势。

毛主席虽然远在延安,但是对苏中局势洞若观火,自然是明白粟裕的艰难。所以毛主席着急的在窑洞里踱步,思考着粟裕将要怎么打这一仗。

敌强我弱,粟裕知道绝对不能正面硬拼。为了思考如何应对这一仗,粟裕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门锁上,不允许任何人来打扰他。这也是粟裕打仗的习惯,喜欢关门深思。

在把自己关起来后,粟裕倒坐在椅子上,眼睛一直盯着墙壁上的地图,开始缜密思考起来,真是慎之又慎,生怕自己耽误了某一处击破之法。

很快,粟裕想出了妙招。和李默庵的12万人打,只能智取。如何智取?粟裕决定集中华中野战军的两大主力师,他们分别是1师和6师一共12个团。

粟裕打算集中这两个师去到宣家堡和泰兴作战。此时李默庵的整编83师的2个团,正驻扎在宣家堡和泰兴一带。先拿下李默庵的主力团,打他个措手不及。

为了让1师和6师放心的进攻李默庵的整编83师的2个团。粟裕又下令让7纵3个团的兵力去监视东面,准备阻援。然后又让10纵的3个团去到邵伯方向,准备阻援。

相当于两边把敌人增援都拦住了,可以让1师和6师的12个团的兵力放心的攻打李默庵整编83师的2个团的兵力。这样一来,原本我们1比4的形势,直接变成了6比1的形势,劣势直接倒了过来变为优势。

不得不说,粟裕真是神机妙算。关门前是1比4的劣势,开门后就是6比1的优势了。李默庵直接被打晕了,直到晚年也依然忘不了,直言自己真是没想到。

网友评论

简史档案馆

欢迎大家关注简史档案馆,本账号有许多方面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