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廖鲁言穿毛巾浴衣会客,杨尚奎批评水静:你害得人家好苦
那天,杨尚奎带着夫人水静来北京开会,会议期间,他们也见到好多许久未见的老友。一天下午,水静在等待客人的时候,恰巧遇到曾经的老首长萧劲光大将。
解放战争初期,萧劲光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辽东军区司令员,那个时候的水静已经从新四军调到了辽东部队,后来是因为杨尚奎的关系,水静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遇到萧劲光,时间久了,他们也渐渐从战友变成好友。
有段时间没见面了,但萧劲光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水静,他笑呵呵地走到水静面前,热情地同她握手,说话期间,萧劲光还不忘把水静介绍给身边的杨勇等人。
“来,给你们介绍下,她就是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爱人。你们知道吗?我们水静同志啊,那可是一位常胜将军呢!”
杨勇等人在这之前并不认识水静,听萧劲光这么一说,他们便赞叹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水静同志也上过前线吗?”
萧劲光和杨勇的一唱一和直接把水静给说懵了。她虽然于1944年9月投身革命,然后又参加了新四军,也到过前线,但她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怎么自己一下就成了“将军”,而且还“常胜”呢?
见水静一脸不解的样子,萧劲光笑着说:“她酒量非常好!把我们东海舰队陶勇司令员喝得烂醉如泥!陶勇在部队里算是酒量非常好的,能把陶勇打败的人,当然是‘常胜将军’啦!”
原来水静的“常胜将军”是这么来的呀!听完萧劲光的解释,大家笑得直不起腰来。
说起军中能喝酒的战士,很多人会想到的是热衷于茅台的许世友将军,许世友将军曾说:“多喝有害,少喝有利于。”
他的“多”和“少”有没有标准?有,许世友说:“我只喝多过,但没有喝醉过!”
这句话放在水静身上同样适用。
1958年,中央农业部部长廖鲁言来江西视察工作,受到省委的热烈欢迎。在来江西之前,廖鲁言就听说江西人都非常好客,百闻不如一见,事实果然如此。
廖鲁言知道江西是个农业省,省里的人都盼望着他的到来可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所以一抵达江西,廖鲁言就投入到工作中,直到晚上才抽出时间参加饭局。
这个饭局是由江西主管农业的书记刘俊秀组织的,为了表示对廖鲁言的重视,也为了江西的农业发展,刘俊秀特意邀请了老战友杨尚奎和水静出席,除此之外,出席的还有几位领导们。
宴席一开始,那张桌子上时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几位书记轮流向廖鲁言部长敬酒,频频举杯,笑语不断。
廖部长虽然是江苏南京人,但他却拥有着北方人的豪爽性格,他喝起酒来也是非常爽快的,听说在中央部长中,他算是最能喝的一位。
吃着吃着,刘俊秀突然站起来,把水静拉到廖部长身边说:“廖部长,我给你介绍一位同志,她是我们尚奎同志的爱人,叫水静。”
廖鲁言立刻起身向水静打招呼:“你好你好,水静同志。”说着,廖鲁言又转过头对杨尚奎说:“你夫人来了,你怎么也不吭一声呢?”
杨尚奎看了看廖鲁言,又看了一眼刘秀俊,笑而不言,他显然已经知道刘秀俊为什么要把水静介绍给廖鲁言了。
见大家都没说话,爽朗健谈的廖部长自顾自地拿起酒杯对大家说:“这样吧,水静同志,杨大哥没有向我们介绍你,我要罚他三杯,但是杨大哥不会喝酒,我看就由你来代劳吧!”
水静站在那里没有说要喝,也没有说不要喝,只是摇了摇头。对于这位部长,水静虽然和他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关于廖部长发生在部队里的那些故事,她还是有所耳闻。
而且通过短暂的聊天,水静也看出来廖部长是一个性格直率,有着燕赵之士的旷达豪爽。这次廖部长是来谈公事的,她必须要谨慎些。
这时,站在一旁的刘俊秀说话了:“廖部长,水静毕竟是个女同志,你就陪她喝三杯怎么样?”
“可以,只要她能喝,我一定陪她喝!”廖部长很直爽地说。
既然刘俊秀发话了,那水静也不必顾虑,直接举起摆在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廖部长没想到水静竟然这么爽快,而且三杯下肚不上脸,跟没喝一样。
水静淡定自若的样子反而让廖部长“着急”了,他再次举起酒杯说:“我这是第一次来江西,也是第一次见到尚奎的夫人,三杯不够!”
闻言,水静也非常坦率地说:“尚奎不能喝酒,我可以和廖部长喝。”
说罢,刚放下的酒杯又被水静拿起来。
“好!痛快!”廖鲁言高兴至极,并对服务员说:“给换个大杯子来!”
接着,他又让人搬了一把椅子,加了一个座位,让水静也坐在他们身边。
廖部长毕竟对水静不了解,而且他对自己的酒量一直很有把握,所以不认为水静可以喝得过他,酒过三巡,廖部长有些醉了。
杨尚奎知道妻子的酒量好,但如果他再这样喝下去,恐怕明天要耽误工作了,于是,杨尚奎出面说:“算了,算了,廖部长别喝了,先吃点水果,吃点菜。”
“我没有醉!你看我多清醒……”
一旁的水静也意识到不能再让廖部长继续喝了,于是喝完了杯中酒,扣上了酒杯。
吃完饭后,杨尚奎夫妇、刘俊秀等人搀扶着廖部长回了房间。他们知道廖部长来一次江西很不容易,所以想着继续和他聊聊工作上的事情,但是说了不到半个钟头,廖部长的眼睛就睁不开了。
杨尚奎等人见状准备离开,让廖部长好好休息,他说:“没事,没事,我们再继续聊一聊!”杨尚奎等人只好坐下,继续陪着廖部长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显然酒力已经涌上来,廖部长已经睡着了。见他睡了,杨尚奎等人才悄然离去。
路上,杨尚奎说:“他今天可是喝了不少啊!”
一旁的水静说:“听说他的酒量很大,怎么一下子就醉了呢?”
“你不知道,没和你喝之前,他已经喝了不少了。”杨尚奎解释道。
第二天,杨尚奎带着水静去看他,只见昨天穿着整齐中山装的部长不见了,如今站在他们面前的是穿着毛衣,外面罩着件毛巾浴衣的廖鲁言,而他竟然还穿着这样的衣服在待客。
这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原来,他昨天睡到半夜,便吐得一塌糊涂,把衣服全都弄脏了。他这次的行程比较赶,在江西也就停留两天,所以廖鲁言就没有拿行李。
考虑到明天还有工作,廖鲁言又赶紧把弄脏的衣服给洗了,但是眼下正下着小雨,空气湿度大,衣服一时半会儿干不了,没办法,他只好穿着毛巾浴衣会客。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水静立刻找到招待所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准备一个火盆,马上给廖部长把衣服烤干了。
水静安排妥当出来后,发现杨尚奎和刘俊秀在等她,杨尚奎批评水静把廖鲁言这个农业部长害得好苦。
水静反驳道:“书记同志,我只是服从命令啊!”
水静的一句话把杨尚奎和刘俊秀逗得哈哈大笑。至于当事人廖鲁言嘛,他当然不会怪水静,只会怪自己酒量不好,竟然喝不过一个女同志!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北方人喝酒豪迈,酒量好就是天生的,作为南方人的廖鲁言喝不过水静(安徽人)也是情理之中,但事实上,北方出生的中央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也同样喝不过水静。
上文提到,廖鲁言是中央部长中比较能喝的,而李葆华则是省委书记里比较能喝的。
那次,华东局召开华东各省、市第一书记会议,杨尚奎和李葆华都参加了。会议后,几个老战友聚集在一起喝酒吃饭,几轮过后,水静毫无反应,李葆华则是脸红脖子粗。
因下午还要乘车回省里,离开车的时间比较近,杨尚奎怕他喝多,在车上呕吐,因此出面劝阻,大家这才罢休。
岂想,即便杨尚奎打断了大家的“兴致”,李葆华也醉了,被人抬到火车上后,他就直接呼呼大睡起来,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到了安徽后,他才清醒过来。
水静酒量好,但她平时却很少喝酒,只有在重要的聚会、熟悉的朋友面前,水静才会展现出她的“真面目”。对此,水静说:“我是一个女同志,不显山,不露水,容易被人忽视,所以我从不主动出击;等到那些自称‘海量’的同志找我来的时候,我再和他们一决高下。”
谁能想到,喝酒还需要“战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