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杀暴击!遭白宫特斯拉双下岗?昔日首富恐成美国版乔布斯
当曾经在政商两界呼风唤雨的马斯克,在白宫内阁会议上摘下那顶标志性的帽子,这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动作,似乎预示着一段传奇故事正在走向转折。
一边是政坛之路的迷雾重重,一边是商业帝国的暗流涌动,这位科技狂人正经历着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这场突如其来的"两头堵"局面,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又能否再次上演绝地反击?

4月30日,马斯克参加了他理论上最后一次内阁会议。这个场景与他刚加入特朗普政府时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想当初,作为科技新贵的他,带着2万亿市值的商业帝国,以一种近乎"剑履上殿"的姿态踏入政坛,被寄予厚望。然而短短时日,却已走到了离场边缘。
这一切的起点,要从特朗普成立政府效率部说起。马斯克作为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曾雄心勃勃地立下18个月节省1万亿美元的目标。在他的规划里,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能为美国政府"节流",更能助力特朗普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但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作为非联邦政府正式雇员,马斯克受限于法律规定,每年为政府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30天。尽管此前民主党曾有过"累计工时"的操作先例,但这一次,情况似乎不太一样。白宫不断传出消息,暗示马斯克很难续任,5月底任期将满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有媒体断言,4月底的内阁会议就是他的告别演出。
更尴尬的是,政府效率部成立的初衷是为了降低赤字,结果却事与愿违。数据显示,自特朗普上任后的80天里,美国政府支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上一届多花了1550亿美元,债务也增加了50亿美元。马斯克此前宣称砍掉的经费,在这样的结果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立场分歧更是加剧了他的困境。马斯克公开反对关税战,与卢比奥、纳瓦罗等政府官员矛盾不断。据说意大利女总理来访时,他在白宫激烈争吵的声音,甚至传到了椭圆办公室。这些矛盾,让他在美国政府中的地位愈发尴尬。
02.商海浮沉:特斯拉的危机与转机正当马斯克在政坛遭遇滑铁卢时,他的商业帝国也亮起了红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斯拉董事会从3月份开始,就悄然联系多个猎头公司,寻找新的CEO人选。这个消息,让本就因股价下跌、多地爆发反对活动而陷入舆论漩涡的特斯拉,再次成为焦点。

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71%,门店甚至变成了反对者的聚集地。在加州街头,数千民众集会抗议,场面一度失控。面对这样的困境,特斯拉董事会的举动,无疑给马斯克带来了巨大压力。
不过,这位科技狂人也并非全无还手之力。在德克萨斯州,他成功推动SpaceX发射基地升级为城镇。这座占地3.9平方公里、拥有高度自治权的新城镇,不仅能为SpaceX员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他的商业版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个好消息,暂时稳住了他下滑的个人声望,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破局的希望。
03.困局突围:是华丽转身还是黯然退场?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合作,本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联姻"。马斯克希望借助政治力量为自己的商业版图开疆拓土,特朗普则想利用他的影响力和商业头脑推进改革。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逐渐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远比想象中更大。
如今这场看似"分手"的局面,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体面退场。对特朗普来说,和平结束合作既能保留颜面,又不会失去马斯克在科技商业领域的支持;对马斯克而言,离开政坛或许能让他更专注于SpaceX、特斯拉等核心业务,还能换取白宫的政治庇护。
而特斯拉董事会的换帅传闻,无论真假,都为马斯克提供了一个转型的契机。他或许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调整战略布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毕竟,在新能源汽车、航天科技等领域,马斯克依然拥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

回顾马斯克的职业生涯,从来不乏跌宕起伏。从PayPal到特斯拉,从SpaceX到星链计划,他一次次用创新改写行业规则。
这一次,面对政商双重困境,他能否再次上演逆袭好戏?是华丽转身开启新的传奇,还是无奈退场留下遗憾?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马斯克还在,这个世界就永远不缺少惊喜。
文本来源 @麻薯波比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