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漫画创作者—漫威之父史丹李的故事
1922年12月28日,史丹李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户犹太裔家庭。父亲杰克和母亲西利亚都是来自罗马尼亚的移民,到美国来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多挣点钱,过更好的生活。

父亲在服装厂做裁剪工,母亲则在一家杂货商店做售货员。每天上班累死累活,换来的也只是一份微薄的收入,勉强填饱肚子。

一家人挤在曼哈顿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内,小到啥程度?小到史丹每天只能和他弟弟拉里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父母两人呢,则凑合在一张可折叠的沙发床上。
大萧条期间,老爸杰克不出意外的失业了。曼哈顿的房租自然也付不起了,一家人只能搬去布朗克斯。布朗克斯什么地方?

当时纽约北面有名的贫民窟,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种家庭条件,父母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人整天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停的吵吵。每当这时,史丹就把自己埋在各种书籍中,不去理会他们。
在书本里,他找到了一个奇幻冒险的精彩世界,这与他在现实中的窘境形成了巨大落差。有时他也会写一些小故事来激励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像马克吐温一样的小说家。

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却因此在学校里遭到同学们的冷眼排挤。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高中阶段他放学后就去打零工,早早的就成为一名骑手,不是送外卖就是送报纸,以此来贴补家用。

1939年,16岁的史丹高中毕业。现在的他需要一份正式工作,负担起家庭的责任。很幸运,史丹堂姐的丈夫马丁古德曼拥有一家漫画出版公司。凭借着这层关系,史丹李成为了及时漫画部门的一名小助理,每周工资8美元。说是助理,其实就是打杂的。
史丹在回忆时说道,那时漫画家要用钢笔蘸墨水,而我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墨水池是满的。渐渐的,及时漫画的编辑们时不时的也会问史丹,你觉得我们的漫画怎么样?

而史丹呢,也总能提出一些令人刮目的想法。到后来,他们甚至邀请他为美国队长系列写漫画剧本。在史丹参与的这一集中,他提出了一个想法,说是让美国队长加一个招牌动作,进攻时盾牌扔出,随后右手一伸,盾牌自动弹回。
再后来,他开始为及时漫画写剧本,言情的、恐怖的、悬疑的,什么都写。1941年,马丁古德曼与创作美国队长的编剧乔西蒙和画家杰克科比闹翻了。

两人离开了及时漫画,跳槽去了DC 18岁的史丹李被晋升为见习编辑。从此,他将史丹李这个笔名作为他正式的名字使用。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史丹应征进入美国陆军。他没有去到前线,只是在本土服役,干的也是老本行,在部队里编编手册、做幻灯片、写标语,偶尔也会画一些搞笑的卡通漫画。

1945年退役后,他回到了及时漫画。1947年11月,史丹李和乔恩结婚。婚后他们育有两个孩子,可惜第二个孩子出生三天就夭折了。
在当时,人们并不尊重漫画,大家都觉得这种书没有什么营养,许多父母也不喜欢他们的孩子读漫画。当然,像阿特拉斯这种漫画出版商并不在乎他们的抱怨。在50年代,史丹在阿特拉斯创作了大量漫画故事。

但是1954年一本书的问世,顷刻间令整个美国漫画行业为之震撼,他就是诱惑无辜。在这本书中,作者声称阅读漫画是儿童犯下暴力行为的诱因。

一时间人人谈漫色变,越来越多的父母甚至是政治家们都相信漫画对儿童是有害的,许多商店开始停止销售漫画,美国国会更是举行听证会,讨论是不是要全面禁止漫画,漫画销量一夜之间暴跌。
数十家漫画出版商关门大吉,最终结果是美国成立了漫画准则管理局,主要职责是确保漫画中不会包含令父母和政治家们不满的情节。如果漫画被批准,那么漫画封面上就会印上一个批准印章,让人们知道他对儿童是安全的。

到50年代末期,漫画准则管理局以及电视的崛起让许多创作者离开了这个行业。阿特拉斯虽然还在运营,但当年即使漫画时期的原班人马早已是所剩无几。
史丹在这里工作了也将近20年,现在的他觉得是时候说再见了。1961年的一天,史丹走进马丁的办公室,刚想开口说离职的事儿,却被马丁抢先说道,说兄弟,你来的正好,我前几天和DC的老板莱波维兹打高尔夫,那小子技术太差。

不过他提到说他们最近搞了一个叫什么正义联盟,把之前画的那些超人啊,蝙蝠侠组成了一个战队,没想到销量还不错,给我那一顿吹的都找不到北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搞一个战队?
这时的时代没有心情听马丁说这些,但是他看着马丁滔滔不绝的样子,也不好意思今天再提离职的事儿了。于是他告诉马丁,让他回去想一想。

回到家中,他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倒比他清醒,对他说,反正你本来就是想好要走,这次不如按照你自己真正的想法做最后一本书,成不成的都无所谓。至少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你堂姐夫一个交代。

史丹想想也队,于是一个全新的超级英雄团队涌现在了他的脑海中。与超人和美国队长不同,这些角色并非英俊或者是力大无穷,相反,他们会像普通人一样有弱点,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大多数漫画公司是以儿童作为目标客户,而不是成年人,所以创作角色时缺乏深度。他找来了之前离开公司的画家杰克科比,两人共同携手创造了新的英雄组合神奇四侠。
一年后,第一本神奇四侠问世并迅速走红,销售数字是阿特拉斯多年来最好的一次。公司还第一次收到了大量成年粉丝的信件。许多人表示,神奇四侠是他们能产生共鸣的第一批超级英雄,他们更像是有血有肉的人,比如和家人吵架或者是处理与恋人分手。

粉丝们的一键三连给了史丹巨大的信心。趁着神奇四侠的成功,1962年5月,他与杰克随后创作了不可思议的浩克。浩克是一位性格温和的科学家布鲁斯班纳博士,每当他感到恐慌或者是发脾气时,就会变成一个无法控制的绿色怪物。

浩克利用他的超能力保护着人们免受坏人的伤害,然而他却经常被公众误解和当局迫害,导致他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粉丝们喜爱好客,认为他是为数不多具有人性化的漫画之一。主角好客同军队站在了对立面,对权力尤其是对官方力量的质疑。

正是60年代的潮流让这部漫画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现在,史丹已经成为了出版社的总编辑,马丁也将阿特拉斯更名为漫威。史丹可以要求公司中任何漫画家画出他想要的东西。即便是这样,他和老板马丁在许多事情上时常有不同的看法。
一个被蜘蛛咬伤后拥有类似蜘蛛超能力的小男孩,你觉得这个英雄设定怎么样?史丹问马丁。马丁嘲笑道,没有人会喜欢蜘蛛,更不会有人会喜欢用小男孩做主角。

1962年8月,奇幻第15期蜘蛛侠第一次登场。令马丁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期是奇幻十多年来最畅销的一期。许多读者在蜘蛛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笨拙、不受女孩喜欢和付不起房租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史丹李自己的影子。
激动的马丁跑到史丹的办公室,对他说,兄弟,你那个蜘蛛侠的想法真是太绝妙了。要不我们做个系列吧。于是几个月后,蜘蛛侠开始发行单行本漫画。

接下来的几年,史丹带领漫威团队相继开发了索尔、蚁人、X战警、钢铁侠等一系列英雄人物。他们就和浩克蜘蛛侠一样,每一个英雄拥有着独特的能力,也同时有着普通人的烦恼。
漫威改变了漫画产业,也创造了惊人的收入。马丁古德曼决定退休。1968年,他将公司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商人马丁阿克曼,条件是新老板必须让史丹李继续掌管公司。

1972年,史丹李成为漫威漫画公司的发行人和董事长,不过很快他就卸任了,依旧做回了他的总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电视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里的目光已不再停留在直面上。
他穿梭于好莱坞,希望将超级英雄们搬上荧幕,可惜许多制片人都拒绝了他,理由是制片人认为使用真人演员很难展现漫画中的动作。

这一次,DC又走在了漫威的前面。1978年,超人上映,拿下全球3亿美元票房,这是好莱坞史上第6卖座的电影。史丹非但没有感到失望,反而很高兴,因为制片人开始相信超级英雄电影大有市场。
1975年到1980年,他一直和妻子居住在曼哈顿西63街的一套两居室里。1981年,他搬去加州的洛杉矶,发展漫威的电视电影产业。他成功说服制片人为神奇四侠、蜘蛛侠等漫画角色制作电影。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史丹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制片人之间经常争论,编剧们被命令。反复修改剧本,最终的结果没有人能满意,电影也从未上映,与好莱坞制片人的纠缠让他心力憔悴。

麻烦还不止这些。1986年,漫威被华尔街大鳄罗恩佩雷曼所控制的新世界电影公司收购,新老板只想赚快钱,并不打算打造一个漫画帝国。
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漫威陆续将神奇四侠、X战警、超胆侠、绿巨人等多个经典角色改编权卖给其他电影公司。

到90年代中期,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娱乐方式的崛起,导致美国大批漫画店破产倒闭,漫画产业崩溃,漫威的年销售量也下降了70%,股价从原来的每股35.75美元跌到了2.38美元,漫威陷入了危机,收购、重组、转卖,终于在1997年,漫威的救世主阿维入主漫威出任CEO,成立漫威影业。
1998年,史丹李参与编剧。漫威和新线电影共同制作的刀锋战士大获成功。也正是这一年,史丹李离开了漫威,成立了史丹李传媒公司,但这家公司2001年破产。

虽然离开漫威,但是他与漫威之间的联系从未断过。从1989年第一次在电视电影无敌浩客的审判中客船入殓后,接下来的将近30年时间里,史丹李成为了影迷在漫威电影中寻找的最大彩蛋。
2011年1月4日,89岁的史丹李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成为第2428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明星。2018年11月12日,史丹李在加州的洛杉矶突发脑溢血,因病逝世,享年95岁。

虽然在后期,史丹妮与漫威之间因为角色所有权、版税、终身合同等一系列问题有过纠葛,但这些纠葛并未影响漫威粉丝心中对。给他的喜爱,粉丝们仍然称他为漫威之父,这就是史丹李和漫威之间的故事。